華文網

文明武清建設巡禮 弘揚社會新風尚 發展成果惠民生──記全國文明鎮上馬台鎮

城鎮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文明是城鎮的靈魂。近年來,上馬台鎮圍繞創建文明村鎮,以提升生態文明水準、加強精神文明引領、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為著力點,久久為功、砥礪前行,

鎮村人居環境“舊貌”展“新顏”,全鎮居民思想道德素質和鎮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一件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好事、實事落到實處。去年11月,該鎮成功獲評“全國文明鎮”榮譽稱號。

生態文明 大招頻出

取暖用上了清潔能源,街道裡巷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同步到位,

村街衛生專人負責……說起道路順暢、環境整潔、生態優美的人居環境,上馬台鎮魏家堡村村民紛紛表示,如今住在村裡比城區一點也不差。據村黨支部書記魏士坤介紹,近幾年,在鎮裡的幫助下,村裡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並配備了6名保潔員,每天按時打掃村裡的衛生。“環境好了,大夥兒的環保意識也更強了,村民們都自覺把家裡垃圾放在統一配發的垃圾桶內,路上看見垃圾也會主動撿起投進路邊垃圾箱。
”村民蒙士平笑著說。

魏家堡村的變化只是上馬台鎮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為了讓鎮村環境美起來,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強市容綜合環境整治,落實村莊長效保潔機制,大力實施美麗村莊工程,完成村街道路裡巷硬化9.1萬平方米,清淤治理溝渠坑塘5.1萬平方米,鋪設排汙管網3000米。在此基礎上,上馬台鎮實施綠色廊道建設,啟動金泉湖、龍鳳河、主幹道路及村莊綠化工程,

新增造林3000畝、植樹33萬株;啟動了亮化美化工程,完成武甯路、北寶路、工業區道路建設,修建鄉村公路30公里;安裝路燈1800盞,基本實現全域亮化;完成武甯路沿線門臉、工業區環境提升改造。此外,該鎮圓滿完成清潔能源爐具更換、鎮區改燃並網等工程,企業燃煤設施、秸稈禁燒等專項治理效果顯著,空氣環境品質逐年好轉。

生態文明“大招”頻出之下,如今的上馬台鎮,

風光旖旎的景色多了,“髒亂差”的現象少了;外出鍛煉健身的人多了,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不文明行為少了,一個移步皆景的美麗小鎮盡現眼前。

崇德向善 提升氣質

如果說不斷改善鎮村環境提升了上馬台鎮的“顏值”,那麼弘揚崇德向善的精神內涵則提升了城鎮的“氣質”。多年來,上馬台鎮始終把精神文明引領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道德講堂、文明宣講、文藝匯演、完善村規民約、設置文明景觀小品等各色宣傳教育形式,

凝聚全鎮幹部群眾力量、攜手共建文明村鎮,擦亮了鎮村的文明底色。

李洪敏家住上馬台村,今年45歲。12年前,她的丈夫因車禍高位截癱。當時,車報廢了,手術費又花了9萬餘元,再加上買車時尚未還清的貸款,無疑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雖然苦難突然襲來,但堅強的李洪敏並沒有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壓垮,她毅然挑起了照顧丈夫、償還債務的沉重負擔。如今,李洪敏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兒子正在讀高中,一家人過得十分幸福。前不久,李洪敏被邀請到上馬台鎮的道德講堂,為居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12年來,多虧了政府和鄉親們的幫助,我們一家才能從困難中走出來,希望我的故事能夠幫助那些暫時遇到困境的人們,重新燃起他們對生活的希望。”結束宣講的李洪敏說。“每次參加完道德講堂,我都被宣講人的故事深深感動,他們不僅給大夥鼓足了勁兒,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居民杜寶香激動地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近兩年,上馬台鎮舉辦了10余次道德講堂活動,通過這種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學身邊人的方式,讓居民以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為榜樣,宣揚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敬業奉獻等優秀的道德品質,在全鎮營造了崇德向善的社會新風尚。

民心工程 開花結果

近年來,伴隨文明創建工作的開展,一批又一批民心工程在上馬台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文明創建的成果扎扎實實落到了全鎮居民的身上,廣大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孩子上幼稚園不僅免費,上下學還有專門的校車接送,我們家長省了好多心。”“我家孩子在鎮中學讀書,前不久他們學校重新改造了食堂、操場,孩子回家總跟我說好。”“如今不僅孩子們學習環境越來越好,鎮裡的公共衛生服務水準也提升不少,鎮衛生院環境更好了,各村的衛生服務站也是越來越完善,鎮裡還常邀請市里、區裡的名醫專家來義診,又給咱全額補貼了醫療保險,如今看病真是方便又省錢。”“不光是看病,許多困難家庭、孤老戶、五保戶,鎮裡都把他們放在心上,辦敬老院、資助、慰問等暖心舉措不僅暖了當事人的心,也溫暖了大夥的心。”“可不是嘛,這衣食住行政府都提前給咱想好了,沒事兒去讀書室看看書、去健身廣場鍛煉鍛煉身體,生活別提多愜意了。”……在上馬台鎮綜合服務中心的書畫室,前來練書法的謝善廷、周文起等居民聚在一起,聊著生活中的喜人變化。

群眾訴求得到落實,群眾問題得到解決,群眾利益得到保障,群眾生活全面向好。這些年,上馬台鎮以增加群眾獲得感為目標,堅持創建為民的宗旨,將文明創建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去謀劃推進,創建為民、創建惠民成為文明創建的最強音,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

回首上馬台鎮的文明創建之路,步步皆鏗鏘。從“面子”到“裡子”,上馬台鎮齊抓共管、提質拓面,同全鎮人民群眾一起,譜寫了文明創建的絢麗篇章。文明建設之路沒有終點,上馬台鎮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堅持文明建設不停步,繼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推動全鎮整體文明程度再上新水準。

她毅然挑起了照顧丈夫、償還債務的沉重負擔。如今,李洪敏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兒子正在讀高中,一家人過得十分幸福。前不久,李洪敏被邀請到上馬台鎮的道德講堂,為居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12年來,多虧了政府和鄉親們的幫助,我們一家才能從困難中走出來,希望我的故事能夠幫助那些暫時遇到困境的人們,重新燃起他們對生活的希望。”結束宣講的李洪敏說。“每次參加完道德講堂,我都被宣講人的故事深深感動,他們不僅給大夥鼓足了勁兒,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居民杜寶香激動地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近兩年,上馬台鎮舉辦了10余次道德講堂活動,通過這種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學身邊人的方式,讓居民以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為榜樣,宣揚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敬業奉獻等優秀的道德品質,在全鎮營造了崇德向善的社會新風尚。

民心工程 開花結果

近年來,伴隨文明創建工作的開展,一批又一批民心工程在上馬台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文明創建的成果扎扎實實落到了全鎮居民的身上,廣大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孩子上幼稚園不僅免費,上下學還有專門的校車接送,我們家長省了好多心。”“我家孩子在鎮中學讀書,前不久他們學校重新改造了食堂、操場,孩子回家總跟我說好。”“如今不僅孩子們學習環境越來越好,鎮裡的公共衛生服務水準也提升不少,鎮衛生院環境更好了,各村的衛生服務站也是越來越完善,鎮裡還常邀請市里、區裡的名醫專家來義診,又給咱全額補貼了醫療保險,如今看病真是方便又省錢。”“不光是看病,許多困難家庭、孤老戶、五保戶,鎮裡都把他們放在心上,辦敬老院、資助、慰問等暖心舉措不僅暖了當事人的心,也溫暖了大夥的心。”“可不是嘛,這衣食住行政府都提前給咱想好了,沒事兒去讀書室看看書、去健身廣場鍛煉鍛煉身體,生活別提多愜意了。”……在上馬台鎮綜合服務中心的書畫室,前來練書法的謝善廷、周文起等居民聚在一起,聊著生活中的喜人變化。

群眾訴求得到落實,群眾問題得到解決,群眾利益得到保障,群眾生活全面向好。這些年,上馬台鎮以增加群眾獲得感為目標,堅持創建為民的宗旨,將文明創建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去謀劃推進,創建為民、創建惠民成為文明創建的最強音,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

回首上馬台鎮的文明創建之路,步步皆鏗鏘。從“面子”到“裡子”,上馬台鎮齊抓共管、提質拓面,同全鎮人民群眾一起,譜寫了文明創建的絢麗篇章。文明建設之路沒有終點,上馬台鎮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堅持文明建設不停步,繼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推動全鎮整體文明程度再上新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