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8個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18年1月5日,教育部網站發佈《教育部關於公佈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通知》。首批201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獲認定。陝西8所高校教師團隊入選。他們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教師團隊、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教師團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獸醫學教師團隊、長安大學機械工程教師團隊、西北大學基礎地質教師團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部綠色建築重點實驗室教師團隊、陝西科技大學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教師團隊、西安理工大學雷射雷達教師團隊。

西安交通大學單智偉團隊入選首批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ing Materials Performance from the Nanoscale, CAMP-Nano, 以下簡稱“中心”)以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西安交大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託,以現代科學技術的核心研究領域-微納尺度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為主要研究方向,

以國際領先的原位、定量、動態測試技術為主要工具,輔助以現代化的電腦類比和理論計算,努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研究平臺,目標是和本領域的世界同行們一起系統定量地構築起微納尺度材料的知識理論體系,為其規模化的工業化應用奠定堅實的理論根基和方法論的指導;同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培養出一大批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具備獨立科研與創新能力的國際通用人才,
發明和發展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和技術。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的力學行為、材料的輻照效應、能源材料、彈性應變工程、資料存儲材料、計算材料學、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實驗儀器研發等。

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團隊馬恩(左)教授、單智偉(右)教授、李巨(中)教授

2010年至今,微納中心已發表署名文章91篇,其中以中心學生為第一作者的文章30篇,包括權威期刊《自然》(Nature)1篇,《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1篇,《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6篇,《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2篇,《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1篇,《納米快報》(Nano Letters)1篇,《自然亞洲材料》(NPG Asia Materials)1篇,《材料學報》(Acta Materialia)5篇等。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電腦軟體著作權2項,授權發明專利12項。其中3項發明專利使用權轉讓費合計100萬元(兩項30萬,

一項40萬),獲得300萬重大校企合作橫向課題一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獸醫學教師團隊

張湧教授團隊獲批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近日,教育部公佈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認定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張湧教授為主要負責人的胚胎工程教師團隊成功入選。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重要指示精神,引導廣大教師持續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教育部於2017年7月發佈了《關於開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的通知》,正式啟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

陝西師範大學黨委、行政高度重視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工作,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對活動的組織、開展進行了安排部署。除王喆之教授團隊外,學校還遴選確定了5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培育團隊,在拓展發展通道、承擔科研任務、提供保障條件、加大激勵力度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以長效機制建設促進團隊可持續性發展。學校將以此契機,以“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示範,切實推進高校教師團隊建設,以團隊建設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團隊建設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以團隊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加快學校“雙一流”建設步伐。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王喆之教授在陝南牡丹種植基地

團隊成員深深熱愛著黨的教育事業,他們心系祖國,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社會需求緊密聯繫起來。作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他們在學術上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甘於寂寞,潛心治學。多年來,團隊負責人的王喆之教授帶領團隊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致力於中藥現代化的發展,為西部地區社會發展和進步不懈努力。團隊成員足跡遍佈西部地區十二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行程近百萬公里。長期野外工作嚴重影響團隊成員身體健康,並隨時面臨各種意外威脅:野外基地往往山大溝深,地質災害頻發,地震、洪水、車禍等危險隨時發生,2002年陝西佛坪暴發洪水、 2003年佛坪山林大火、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雲南景谷地震,團隊成員不顧危險,仍然在所在地區藥材基地堅持工作。危險和困難都沒有阻滯團隊前進的步伐。團隊成員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藥產業基地建設先進個人、陝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陝西省產學研先進科技工作者、陝西省師德標兵等光榮稱號。

團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始終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宣導科學嚴謹的學風,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勇於創新。他們淵博的學術知識,執著忘我、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吃虧是福”的處世格言影響和激勵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五年來,已培養博士研究生43人,碩士研究生345人,在讀博、碩士研究生218人,聯合培養研究生34人。13名研究生受到國家留學基金委或外方全額獎學金資助,前往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院、慕尼克大學等高水準大學深造學習。所培養研究生在MetabolicEngineering,MolecularTherapy等雜誌發表高水準論文196篇,以會議報告、壁報等形式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30餘次;實驗室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等獎項436人次。大部分學生畢業後奮戰在西部地區的科研、教學與生產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科技報國、奉獻西部的理想,為西部地區的教育科研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團隊以秦巴山區和黃土高原名優、道地、大宗和珍稀瀕危藥用資源為研究物件,從藥用資源及可持續利用、藥用植物次生代謝及調控、天然藥物化學成分與功能等三個方向開展重點突出、相互關聯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重點解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藥用資源短缺、藥材品質不穩定、有效成分合成及作用機制不明等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為中醫藥發展搭建多學科研究平臺,使實驗室成為我國重要的藥用資源研究、人才培養、技術成果孵化和產業技術推廣基地,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和藥用資源國家安全戰略。收集、整理、保存中藥材種質資源1萬余份,建立了白芨等20餘種瀕危藥材種苗快速繁育技術體系,制定了30余種大宗、道地中藥材SOP、SMP和品質標準,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973”子課題、科技惠民計畫、星火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課題等專案186項,經費累計6120.76萬元,申請專利92項,授權73項;出版專著與教材16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84篇,其中SCI收錄152篇;獲得省部級等科技與教學獎11項,為國家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

團隊作為學校科技扶貧的主力軍,指導陝南、陝甘寧革命老區、甘肅、雲南、四川、貴州等西部省區30餘家企業和眾多藥農開展中藥材規範化生產和野生資源撫育,精准扶貧;長期為陝西省科技廳、發改委等部門提供政策與技術諮詢,制定省級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和省市縣科技部門合作,建立中藥材生產技術服務和培訓體系;組建陝西省黃薑、絞股藍2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領陝西省黃薑和絞股藍產業發展;研究制定規範化種植技術30余項,推廣規範化種植面積27.89萬畝,撫育野生藥材50.85萬畝,年新增經濟效益22.7億元,幫助數萬名農戶脫貧致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中藥材品質的提升和區域經濟發展。

團隊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團隊成員長期在雲南景谷、延安延川梁家河、安康嵐皋以掛職等方式參與扶貧;團隊成員作為省市科技特派員為貧困地區提供長期技術支援,開展科技惠民和精准扶貧,編著培訓教材,培訓藥農與技術人員2萬余人次。2015年,受教育部委託,實驗室承辦了教育部滇西領導幹部研修班,為滇西連片貧困地區100餘名州市縣領導幹部和企業主管進行生物醫藥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培訓,受到了教育部領導和培訓學員的一致好評。實驗室作為陝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會,開展日常性的科普教育活動,圓滿完成國家“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等大型科普活動任務,近五年接待參觀來訪3800餘人次,已成為學校科普教育的重要視窗。

團隊目前具有博士學位人數48人,占總人數的87.3%,73.5%的人員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團隊成員學科分佈廣泛,研究領域涵蓋生命科學和醫學的多個領域,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青年千人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部級人才計畫5人。實驗室特別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40歲以下的青年人員20人,占總人數的36.4%,青年骨幹的快速成長對實驗室研究水準的提升起到了顯著的帶動作用。

這是一支用科技與智慧服務教書育人、對接社會發展的高校教師團隊。他們開發了25種142個型號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系列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等13個國家;他們帶領組織學生自主研發FSC獵風賽車,連續7年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並取得顯著成績……

這也是一支老中青三代結合,近5年主持了數十項國家級科研專案、40多項省部級科研專案、60余項企業委託專案的優秀團隊。

這就是長安大學機械工程教師團隊。

——名師引領促提升,團隊攜手助成長。該校機械工程教師團隊源于汽車學院車輛工程教師團隊。自90年代以來,在學科帶頭人馬建教授的帶領下,汽車學院車輛工程系從新能源汽車、汽車檢測、商用車技術攻關中不斷發展壯大,逐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理論扎實、經驗豐富的教學科研團隊。2008年,車輛工程教學團隊建成了國家級和陝西省教學團隊。依託車輛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陝西省特色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陝西省“專業改革綜合試點”專業以及陝西省一流專業、車輛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車輛與動力工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長安大學-陝西汽車集團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商用車輛運用與製造陝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建設,團隊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機械工程教師團隊現有來自車輛工程、物流工程、交通安全、機電動力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多個專業方向的教職工39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講師12人、高級工程師1人、實驗室工作人員2人。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不滿29歲。十八大以來,團隊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馬建、余強、劉晶郁、胡大偉等優秀教師為帶頭人,以培養培訓高素質、專業化的青年骨幹教師為己任,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團隊成員多次獲得“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陝西省教學名師”“長安大學師德標兵”等個人榮譽稱號,先後獲得校級先進集體、優秀黨支部等集體榮譽。

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團隊中,馬建教授可以說是核心人物。多年來,馬建教授以身作則,注意在工作中對團隊加強管理,督促學習、學以致用,把“全心全意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教學科研的根本宗旨,刻苦鑽研,解決了汽車制動與ABS整車不解體檢測理論與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對我國汽車整車檢測關鍵技術的壟斷,主持和參加編寫11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了我國汽車檢測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種自力更生、開拓創新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團隊年輕教師的工作熱情促使他們在工作、生活中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創優爭先,向先鋒模範看齊。

16名80後的存在給這個39人的大集體注入了與時俱進的生命力。團隊在培養青年教師上自有一套自己的做法。為適應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的特點,車輛工程系組建了教師學習活動的微單元,並將這一傳統保留至今。團隊成員採用個人自學、專家輔導、撰寫心得、知識競賽、建立微信群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每週召開討論會,交流心得體會;對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新動向具體分析,討論解決方法;交流科研最新趨勢和動態,加強融合創新,不斷解決研究中遇到的新問題。以教學為例,省級精品視頻課“汽車理論”的教學隊伍可謂“業務精湛、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充滿活力”。該課程隊伍由19名教師組成,其中40歲以下的教師達到15名。通過實行課程輔導、青年教師試講、聽課、每週研討等制度,青年教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近年來已培養了8名青年骨幹教師,其中3名青年教師晉升為副教授,名晉升為碩士生導師,4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名教師獲得中國博士後科技基金項目,3名教師獲得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專案,青年教師橫向課題到款年均逾百萬元人民幣。

在前輩的指點、幫助和激勵下,團隊中一批80後教師,如:李耀華、趙軒、王建鋒、馮鎮、陳軼嵩等迅速成長起來,在新能源汽車、汽車檢測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發表高品質學術論文多篇,已逐步成為團隊中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教書育人勤鑽研,人才培養結碩果。多年來,車輛工程系主動整合相關資源,從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探索前沿科研背景下的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豐碩成果。

2005年,團隊建設的“汽車設計”課程獲批省級精品課程,講授該課程的所有教師多年來一直研究車輛設計課題,對車輛設計實踐和教學有豐富經驗。他們根據本課程具有的系統性、實用性特點,結合現代汽車設計中的先進技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了一套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勤於思考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汽車理論”省級視頻公開課的獲批也是機械工程教師團隊多年努力的結果,該課程形成了以課堂講課為主,課堂研討、網路輔助教學、案例教學、課程試驗和現場實習等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方式,大大強化了教學效果。汽車行業同行專家在聽完“汽車理論”課後表示,“汽車理論教學內容豐富,緊跟現代汽車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先進,教學效果良好,課程建設成績顯著,為國內相關院校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學生則反映教學內容豐富、收穫很大,效果好。每年,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學校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都會來該校旁聽學習這門課程。

教學實踐催生教學成果。2005年,由團隊教師主持完成的“交通運輸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專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5年,主持完成的“強化實踐教學,培養面向道路運輸行業創新型人才”榮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研究團隊牽頭申報的“智慧網聯創新驅動下的‘汽車製造2025’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成為2017年全校唯一獲批的陝西省教改重點攻關專案。依託汽車專業優勢打造的特色校園文化項目“長安大學汽車文化節的探索與實踐”獲得第七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

基於現代汽車創新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團隊建立了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等第二課堂育人體系,通過校企互動的聯合實驗室建設,提高人才培養的先進性、應用性和前瞻性,有效解決傳統教育環境下人才培養重書本、輕實踐和企業培養環境下學生基礎專業知識狹窄、不扎實的矛盾。近年來,團隊老師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活動,獲得了陝西省研究生成果展一等獎、第十一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賽三等獎、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慧汽車競賽二等獎、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慧汽車全國總決賽創意組優秀獎等,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開拓創新謀發展,服務社會勇擔當。十八大以來,車輛工程系團隊教師主持了國家“863”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等數十項國家級科研專案,教育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陝西省等40多項省部級科研專案,以及企業委託專案60余項,科研總經費4000余萬元;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00餘篇,被國際三大檢索機構(SCI、EI、ISTP)收錄論文70餘篇,多項技術被企業應用,取得巨大經濟效益。

2014年,馬建教授主持完成的汽車制動與ABS多工況整車智慧檢測技術及裝備開發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系列產品通過自主創新,實現了對汽車安全性、動力性、可靠性、經濟性、發動機技術狀況及尾氣排放等綜合性能的單項和聯網自動測試,形成了我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完整的技術體系,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行業共性難題,對我國汽車檢測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大推動作用。依託本項成果,團隊開發了25種142個型號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系列產品並實現了產業化,其中12種產品獲國家、省級名牌產品或列入國家火炬計畫。參加編寫了12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檢測標準,完善了我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標準體系。專案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在我國汽車製造、檢測與維修行業廣泛應用,用戶遍及全國所有省份1000多家單位,並通過合作企業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等13個國家,形成了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為回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車輛工程教師團隊主動“走出去”,與地方政府對接,建成了長安大學張家港汽車工程研究院和長安大學韓城汽車工程研究院,從事技術轉化工作,強化高校智慧財產權的運用。團隊先後吸引了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蘇州金龍汽車有限公司、陝西汽車集團公司、宇通集團、中通集團、安凱客車、廈門金龍等國內知名汽車企業主動來校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聯合畢業設計、科研成果共用、“3+1”培養模式、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等方式加強合作,有效解決了校企之間的人才需求脫節問題。

機械工程教師團隊目前正在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點專項“重大事故下客運車輛應急逃生、自主救援關鍵技術及裝備”的研究工作。站在“交通強國”、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新起點上,他們將會繼續發揚團隊的優良傳統,敢為人先,順勢而為,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推動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服務陝西和國家經濟發展、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西北大學地質學科創建於1939年,70多年來,群英薈萃,名師雲集,迄今已培養出10000余名地學英才,為中國地質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地學大家王恒升、謝家榮、楊鐘健,中國五大構造學派之一的“波浪鑲嵌學說”創始人張伯聲院士等都曾在此執教。本學科是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地質學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地質教師團隊是西北大學地質學科的核心組成之一,承擔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礦物學、晶體光學、岩石學、古生物學、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礦床學、礦相學等10門地質學基礎核心課程群教學工作。主持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精品資源分享課、1門國家雙語示範課、1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傳承“自強不息、敢為人先、奮力拼搏、追求卓越”的“西大地質精神”,淡泊名利、勇於奉獻、甘為人梯,爭做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持之不懈提高學生培養品質,化育英才。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地質學系誕生在國難當頭、西北大學遠避城固的抗日戰爭年代,78年歷經坎坷,鑄就了西大地質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視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為己任。團隊秉承“公誠勤樸”的校訓,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自覺砥礪品行,加強師德修養,潛心教書育人,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熱忱奉獻給教育科技事業。十八大以來,團隊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效顯著。團隊老一輩科學家張國偉院士入選首批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舒德幹院士當選十八大代表、陝西省教書育人楷模,團隊負責人賴紹聰入選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團隊成員張興亮入選全國模範教師,董雲鵬入選陝西省師德標兵。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團隊始終把人才培養品質作為生命線,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出對學生具有思想啟迪、行為導向和心靈震撼的有益價值因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辨析,將價值觀教育實質性地融入每一個教學環節。系統改革實習實驗教學構架,構建了教學上循序漸進,內容上密切協調,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新體系,將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主動的探索者。所有教授均為本科生上課。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地質學專業成為“六星級”頂尖專業,3次評為全國優秀理科人才培養基地,成為我國地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編寫的教材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三部教材獲陝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近5年舉辦重要教學會議5個,在全國重要教學會議作特邀報告12次,發表教學論文20篇。學生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67人次,在地質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

——敢為人先,開拓創新。團隊秉持“急國家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光榮傳統,以國際化視野,聚焦當代地學前緣,以中央造山系、南北構造帶、澄江化石庫為主要研究基地,對比全球,密切結合國家資源能源重大需求,深入開展當代地學發展前緣綜合研究,在攻關地學重大科學難題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與實力。並已在大陸地質、早期生命起源、特提斯岩漿作用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令國際學術界矚目的成果,顯著帶動了國內外相關學科的發展。十八大以來,團隊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40余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2017年1月在Nature雜誌發表封面亮點文章,發現了最古老的原始後口動物,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

——知行統一,甘於奉獻。團隊瞄準國家目標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注重科研成果轉化,突出社會效益。團隊負責人作為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為西部大開發提出了資源開發與環境治理等方面重要建議。團隊有關山盆耦合關係等領域的創新貢獻,為中國南方海相油氣、陝北能源基地、鄂爾多斯盆地能源勘探開發和戰略佈局提供了關鍵性決策諮詢,有力推動了鄂爾多斯和漢中、鎮巴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團隊的研究成果還成為我國地勘部門秦嶺及鄰區多金屬找礦勘探戰略佈局的關鍵科學依據,極大地促進了秦嶺造山帶固體金屬礦產開發與勘探。團隊還廣泛開展了有關資源、能源、環境、災害等公益科普活動,積極宣導和推動,並協助陝西省獲准“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為全省產學研合作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發揮校內博物館、實驗室、示範中心和野外實習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採用靈活多樣方式,落實“地學知識進中小學”。為推動地學知識的全民普及,培養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科技觀,完善中小學有關基礎自然科學的知識結構發揮重要作用。團隊帶頭人在擔任教育部地球科學教指委秘書長、地質學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期間,承擔並執筆完成“地質及地球物理學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地質學專業教學品質國家標準”,引領全國地質學基礎教學改革。

——團結協作,持續發展。團隊帶頭人賴紹聰教授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萬人計畫教學名師、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從事高等教育34年,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創新性☆禁☆學術思想,較強組織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群體中發揮了重要凝聚作用。團隊骨幹成員18人,年齡 在30-54歲之間,平均年齡40歲,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團隊中青年學者嶄露才華,中年骨幹勇挑重擔,老一輩科學家運籌帷幄,共同營造出人際關係寬鬆和諧、學術創新氛圍濃厚的研究環境。團隊堅持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團隊建設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採取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師的學術水準和授課水準,對青年教師實施集中培訓和老教師一對一傳、幫、帶的方法,使青年教師授課方法、講課藝術上有了較大提高。十八大以來,3人獲得“傑青”,1人獲得“優青”,3人入選長江學者,1人入選青年長江學者,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2人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西北大學基礎地質教師團隊正借著民族復興的東風,以其長期形成的特色優勢以及“團結拼搏、務實肯幹、艱苦創業、堅韌不拔”的傳統,為我國從地學大國走向地學強國,為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和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部綠色建築重點實驗室教師團隊圍繞我國提高綠色建築整體水準的重大需求,長期開展了相關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創新和教育教學研究,以我國建築學科首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為骨幹的團隊在建築節能原理、綠色建築設計方法做出了突出貢獻,積極推進了大量社會公益性示範工程的優化設計與建設工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團隊培養了以院士、長江學者、傑青、優青等突出人才為代表的綠色建築教學科研教師隊伍,並為我國尤其是以西藏、新疆、寧夏等地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從事綠色建築研究與應用的技術人才。

——淡泊名利,甘於平凡,以德為本展師風。從20世紀90年代起,團隊負責人劉加平教授帶領團隊從民生問題出發,從黃土高原的窯洞改造到雪域高原太陽能採暖方案的制定,從長江上游雲南彝族生土民居設計到地震災區生態家園重建,這支團隊的整個足跡穿越了祖國西部,為改善西部地區弱勢群體的居住環境而貢獻才智、努力實踐。團隊成員曾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陝西省師德標兵”“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教育工會五一巾幗標兵”“陝西青年五四獎章”“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最受學生歡迎的授課教師”等榮譽稱號,在西部乃至全國樹起了一面鮮豔旗幟。

——立足本職,深入一線,春華秋實育桃李。團隊積極發揮學科優勢,構建完備的教學體系,形成了“創新研究、實驗認知、實踐應用”為主體的漸進式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近五年累計培養碩、博士生及博士後達到近千人,目前已成為綠色建築領域主要技術骨幹和有生力量。團隊積極凝練教學研究經驗,形成豐富教學成果,累計編寫專著及教材共計22本(套)。其中劉加平院士所主編的全國統編教材《綠色建築概論》是國內建築學專業為適應新時代增開的相關專業主幹課程的唯一教材,現已被80多所高校建築學專業使用,楊柳教授編寫的《建築氣候學》在建築老八校率先開設了與歐美本科教學同步的“建築與城市氣候”課程,王樹聲教授及其團隊歷時12年,收集了1400多個城市的歷史資料,編撰出版了18卷本的《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巨著,從十個方面系統梳理了中國城市人居環境規劃智慧。

——紮根西部,放眼全國,潮乘浪動奮攻關。團隊成員近年來共承擔綠色建築領域各類科研專案440余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3項,政府間國際合作專案2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2項、課題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43項等。團隊秉承因地制宜、適應氣候、就地取材、繼承傳統的綠色建築核心理念,提出並率先開展了傳統民居生態建築經驗的科學化研究,建立了研究創作地域性低能耗建築模式的方法,揭示了西部傳統建築節能經驗的科學機理。團隊還針對極端熱濕氣候區、太陽能富集區的建築節能科學理論和技術支撐嚴重不足,現行建築節能設計體系亦不能滿足其超低能耗建築設計與建設的需求等問題,啟動了科學表徵極端熱濕氣候要素、適宜極端熱濕氣候的建築模式、圍護結構構造體系、太陽能建築一體化系統等方面的研究。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服務社會促發展。團隊長期系統地研究人、氣候、建築以及建築能耗的關係,堅持將熱工與節能設計基礎研究和建築設計工程實踐相結合,先後設計完成了雲南多民族聚集區生態民居建築、新疆生土民居建築、黃土高原綠色窯居建築、長江上游低能耗生土民居建築、西北荒漠區低能耗生態民居建築等低能耗建築模式,並付諸實踐,示範工程建築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學術成果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其中在研究發展生態民居方面的成就,被國外學者評價為“體現了中國現代建築的精神,對於西方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理論,亦將是極具價值的貢獻”。團隊集成運用被動式和主動式太陽能採暖技術,完成西藏自治區低能耗住宅建築設計、青海牧區組合式太陽能建築設計,示範工程面積百余萬平方米,建築節能率達到近90%。近年來,團隊成員還主編完成了十餘部國家和行業規範,包括我國首部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

——創新機制,追趕超越,團隊培養結碩果。在“追趕超越”的背景下,團隊積極創新團隊和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了“引育用留”相結合的全方位全生涯“團隊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佳績。團隊帶頭人劉加平院士是我國建築學科首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並于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員1人獲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1人獲何梁何利獎,1人受聘“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獲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獲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2人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3人獲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等。人才建設成效奠定了多層級研發平臺基礎,促進了各研究方向的科研產出,中青年人才成為科技創新骨幹,團隊先後獲准我國建築學科首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和5個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等。

教育部近日公佈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該校張美雲教授領銜的“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教師團隊”榮登榜單。陝西省共有十所高校的教師團隊獲此殊榮。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來自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團隊,團隊負責人基本都是各自領域領軍科學家和知名學者,包括數十位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團隊負責人張美雲教授是該校制漿造紙學科帶頭人、中國造紙學會副理事長,是我國特種紙領域著名的專家和領軍人才,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陝西省教育領域頂尖人才、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多年來,“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教師團隊”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一線,始終堅持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教書育人的日常工作中,在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團隊教師且行且思踏實進取,至善至美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在張美雲教授的帶領下,團隊成員紮根西部,多次放棄出國或條件好待遇高的工作崗位,長期堅守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作為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先後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863計畫、“十二五”國家支撐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重大科技創新專項等國家和省部級專案30余項,在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非木材纖維乙醇法制漿技術、粉煤灰提取矽酸鈣製備高加填紙技術,以及秸稈無污染多聯產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多項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餘件;主編出版專著/國家規劃教材8部,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400餘篇。學校號召全校師生向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習,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教書育人、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從自我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發揚“三創兩遷”精神,奮力追趕超越,為實現學校“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準教學研究型大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該團隊主要從事雷射雷達大氣探測技術,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機械、電子與光電子、光學、電腦測控,大氣科學,雷達遙感等多學科交叉技術。1993年至2005年在日本福井大學及公司研究所從事雷射雷達大氣污染及氣象參數的遙感探測基礎理論研究及產品研發,並在2003年主持研發了國際首台《氣象觀測雷射雷達系統》的原理樣機,獲得日本主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與“日刊工業新聞”及“東京電視臺”的專欄報導,並獲2004年東京發明展覽會的“東京都知事獎”及日本RISONA財團的新技術產品研發“優秀獎”,受到日本學術界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2005年8月回國,籌建西北地方首家西安理工大學雷射雷達大氣遙測研究中心,開展多參量、多學科交叉的雷射雷達大氣遙感新技術、新方法及實驗研究、產品研發,目前研發4套地基雷射雷達系統,研究涵蓋大氣主要氣象參數與物理參數及植物螢光探測技術,特別是在大氣溫濕度及氣溶膠全天時遙感技術取得一系列國際領先研究成果。

掃一掃分享本頁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重要指示精神,引導廣大教師持續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教育部於2017年7月發佈了《關於開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的通知》,正式啟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

陝西師範大學黨委、行政高度重視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工作,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對活動的組織、開展進行了安排部署。除王喆之教授團隊外,學校還遴選確定了5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培育團隊,在拓展發展通道、承擔科研任務、提供保障條件、加大激勵力度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以長效機制建設促進團隊可持續性發展。學校將以此契機,以“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為示範,切實推進高校教師團隊建設,以團隊建設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團隊建設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以團隊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高校教師隊伍,加快學校“雙一流”建設步伐。

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王喆之教授在陝南牡丹種植基地

團隊成員深深熱愛著黨的教育事業,他們心系祖國,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社會需求緊密聯繫起來。作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他們在學術上腳踏實地,鍥而不捨,甘於寂寞,潛心治學。多年來,團隊負責人的王喆之教授帶領團隊堅持產學研相結合,致力於中藥現代化的發展,為西部地區社會發展和進步不懈努力。團隊成員足跡遍佈西部地區十二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行程近百萬公里。長期野外工作嚴重影響團隊成員身體健康,並隨時面臨各種意外威脅:野外基地往往山大溝深,地質災害頻發,地震、洪水、車禍等危險隨時發生,2002年陝西佛坪暴發洪水、 2003年佛坪山林大火、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雲南景谷地震,團隊成員不顧危險,仍然在所在地區藥材基地堅持工作。危險和困難都沒有阻滯團隊前進的步伐。團隊成員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藥產業基地建設先進個人、陝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陝西省產學研先進科技工作者、陝西省師德標兵等光榮稱號。

團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始終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宣導科學嚴謹的學風,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勇於創新。他們淵博的學術知識,執著忘我、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吃虧是福”的處世格言影響和激勵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五年來,已培養博士研究生43人,碩士研究生345人,在讀博、碩士研究生218人,聯合培養研究生34人。13名研究生受到國家留學基金委或外方全額獎學金資助,前往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院、慕尼克大學等高水準大學深造學習。所培養研究生在MetabolicEngineering,MolecularTherapy等雜誌發表高水準論文196篇,以會議報告、壁報等形式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30餘次;實驗室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等獎項436人次。大部分學生畢業後奮戰在西部地區的科研、教學與生產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科技報國、奉獻西部的理想,為西部地區的教育科研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團隊以秦巴山區和黃土高原名優、道地、大宗和珍稀瀕危藥用資源為研究物件,從藥用資源及可持續利用、藥用植物次生代謝及調控、天然藥物化學成分與功能等三個方向開展重點突出、相互關聯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重點解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藥用資源短缺、藥材品質不穩定、有效成分合成及作用機制不明等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為中醫藥發展搭建多學科研究平臺,使實驗室成為我國重要的藥用資源研究、人才培養、技術成果孵化和產業技術推廣基地,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和藥用資源國家安全戰略。收集、整理、保存中藥材種質資源1萬余份,建立了白芨等20餘種瀕危藥材種苗快速繁育技術體系,制定了30余種大宗、道地中藥材SOP、SMP和品質標準,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973”子課題、科技惠民計畫、星火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課題等專案186項,經費累計6120.76萬元,申請專利92項,授權73項;出版專著與教材16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84篇,其中SCI收錄152篇;獲得省部級等科技與教學獎11項,為國家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

團隊作為學校科技扶貧的主力軍,指導陝南、陝甘寧革命老區、甘肅、雲南、四川、貴州等西部省區30餘家企業和眾多藥農開展中藥材規範化生產和野生資源撫育,精准扶貧;長期為陝西省科技廳、發改委等部門提供政策與技術諮詢,制定省級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和省市縣科技部門合作,建立中藥材生產技術服務和培訓體系;組建陝西省黃薑、絞股藍2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領陝西省黃薑和絞股藍產業發展;研究制定規範化種植技術30余項,推廣規範化種植面積27.89萬畝,撫育野生藥材50.85萬畝,年新增經濟效益22.7億元,幫助數萬名農戶脫貧致富,極大地促進了我國中藥材品質的提升和區域經濟發展。

團隊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團隊成員長期在雲南景谷、延安延川梁家河、安康嵐皋以掛職等方式參與扶貧;團隊成員作為省市科技特派員為貧困地區提供長期技術支援,開展科技惠民和精准扶貧,編著培訓教材,培訓藥農與技術人員2萬余人次。2015年,受教育部委託,實驗室承辦了教育部滇西領導幹部研修班,為滇西連片貧困地區100餘名州市縣領導幹部和企業主管進行生物醫藥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培訓,受到了教育部領導和培訓學員的一致好評。實驗室作為陝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會,開展日常性的科普教育活動,圓滿完成國家“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等大型科普活動任務,近五年接待參觀來訪3800餘人次,已成為學校科普教育的重要視窗。

團隊目前具有博士學位人數48人,占總人數的87.3%,73.5%的人員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團隊成員學科分佈廣泛,研究領域涵蓋生命科學和醫學的多個領域,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青年千人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部級人才計畫5人。實驗室特別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40歲以下的青年人員20人,占總人數的36.4%,青年骨幹的快速成長對實驗室研究水準的提升起到了顯著的帶動作用。

這是一支用科技與智慧服務教書育人、對接社會發展的高校教師團隊。他們開發了25種142個型號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系列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等13個國家;他們帶領組織學生自主研發FSC獵風賽車,連續7年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並取得顯著成績……

這也是一支老中青三代結合,近5年主持了數十項國家級科研專案、40多項省部級科研專案、60余項企業委託專案的優秀團隊。

這就是長安大學機械工程教師團隊。

——名師引領促提升,團隊攜手助成長。該校機械工程教師團隊源于汽車學院車輛工程教師團隊。自90年代以來,在學科帶頭人馬建教授的帶領下,汽車學院車輛工程系從新能源汽車、汽車檢測、商用車技術攻關中不斷發展壯大,逐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理論扎實、經驗豐富的教學科研團隊。2008年,車輛工程教學團隊建成了國家級和陝西省教學團隊。依託車輛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陝西省特色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陝西省“專業改革綜合試點”專業以及陝西省一流專業、車輛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車輛與動力工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長安大學-陝西汽車集團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商用車輛運用與製造陝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建設,團隊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機械工程教師團隊現有來自車輛工程、物流工程、交通安全、機電動力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多個專業方向的教職工39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講師12人、高級工程師1人、實驗室工作人員2人。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不滿29歲。十八大以來,團隊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馬建、余強、劉晶郁、胡大偉等優秀教師為帶頭人,以培養培訓高素質、專業化的青年骨幹教師為己任,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團隊成員多次獲得“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章”“陝西省教學名師”“長安大學師德標兵”等個人榮譽稱號,先後獲得校級先進集體、優秀黨支部等集體榮譽。

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團隊中,馬建教授可以說是核心人物。多年來,馬建教授以身作則,注意在工作中對團隊加強管理,督促學習、學以致用,把“全心全意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教學科研的根本宗旨,刻苦鑽研,解決了汽車制動與ABS整車不解體檢測理論與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對我國汽車整車檢測關鍵技術的壟斷,主持和參加編寫11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了我國汽車檢測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種自力更生、開拓創新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團隊年輕教師的工作熱情促使他們在工作、生活中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創優爭先,向先鋒模範看齊。

16名80後的存在給這個39人的大集體注入了與時俱進的生命力。團隊在培養青年教師上自有一套自己的做法。為適應高校教師教學、科研的特點,車輛工程系組建了教師學習活動的微單元,並將這一傳統保留至今。團隊成員採用個人自學、專家輔導、撰寫心得、知識競賽、建立微信群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每週召開討論會,交流心得體會;對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新動向具體分析,討論解決方法;交流科研最新趨勢和動態,加強融合創新,不斷解決研究中遇到的新問題。以教學為例,省級精品視頻課“汽車理論”的教學隊伍可謂“業務精湛、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充滿活力”。該課程隊伍由19名教師組成,其中40歲以下的教師達到15名。通過實行課程輔導、青年教師試講、聽課、每週研討等制度,青年教師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近年來已培養了8名青年骨幹教師,其中3名青年教師晉升為副教授,名晉升為碩士生導師,4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名教師獲得中國博士後科技基金項目,3名教師獲得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專案,青年教師橫向課題到款年均逾百萬元人民幣。

在前輩的指點、幫助和激勵下,團隊中一批80後教師,如:李耀華、趙軒、王建鋒、馮鎮、陳軼嵩等迅速成長起來,在新能源汽車、汽車檢測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發表高品質學術論文多篇,已逐步成為團隊中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教書育人勤鑽研,人才培養結碩果。多年來,車輛工程系主動整合相關資源,從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探索前沿科研背景下的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豐碩成果。

2005年,團隊建設的“汽車設計”課程獲批省級精品課程,講授該課程的所有教師多年來一直研究車輛設計課題,對車輛設計實踐和教學有豐富經驗。他們根據本課程具有的系統性、實用性特點,結合現代汽車設計中的先進技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了一套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勤於思考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汽車理論”省級視頻公開課的獲批也是機械工程教師團隊多年努力的結果,該課程形成了以課堂講課為主,課堂研討、網路輔助教學、案例教學、課程試驗和現場實習等多元化、立體化的教學方式,大大強化了教學效果。汽車行業同行專家在聽完“汽車理論”課後表示,“汽車理論教學內容豐富,緊跟現代汽車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先進,教學效果良好,課程建設成績顯著,為國內相關院校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學生則反映教學內容豐富、收穫很大,效果好。每年,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學校汽車相關專業的學生都會來該校旁聽學習這門課程。

教學實踐催生教學成果。2005年,由團隊教師主持完成的“交通運輸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專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5年,主持完成的“強化實踐教學,培養面向道路運輸行業創新型人才”榮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研究團隊牽頭申報的“智慧網聯創新驅動下的‘汽車製造2025’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成為2017年全校唯一獲批的陝西省教改重點攻關專案。依託汽車專業優勢打造的特色校園文化項目“長安大學汽車文化節的探索與實踐”獲得第七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

基於現代汽車創新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團隊建立了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等第二課堂育人體系,通過校企互動的聯合實驗室建設,提高人才培養的先進性、應用性和前瞻性,有效解決傳統教育環境下人才培養重書本、輕實踐和企業培養環境下學生基礎專業知識狹窄、不扎實的矛盾。近年來,團隊老師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活動,獲得了陝西省研究生成果展一等獎、第十一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賽三等獎、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慧汽車競賽二等獎、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慧汽車全國總決賽創意組優秀獎等,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開拓創新謀發展,服務社會勇擔當。十八大以來,車輛工程系團隊教師主持了國家“863”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等數十項國家級科研專案,教育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陝西省等40多項省部級科研專案,以及企業委託專案60余項,科研總經費4000余萬元;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公安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00餘篇,被國際三大檢索機構(SCI、EI、ISTP)收錄論文70餘篇,多項技術被企業應用,取得巨大經濟效益。

2014年,馬建教授主持完成的汽車制動與ABS多工況整車智慧檢測技術及裝備開發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系列產品通過自主創新,實現了對汽車安全性、動力性、可靠性、經濟性、發動機技術狀況及尾氣排放等綜合性能的單項和聯網自動測試,形成了我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完整的技術體系,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解決了行業共性難題,對我國汽車檢測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重大推動作用。依託本項成果,團隊開發了25種142個型號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系列產品並實現了產業化,其中12種產品獲國家、省級名牌產品或列入國家火炬計畫。參加編寫了12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檢測標準,完善了我國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標準體系。專案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在我國汽車製造、檢測與維修行業廣泛應用,用戶遍及全國所有省份1000多家單位,並通過合作企業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等13個國家,形成了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為回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車輛工程教師團隊主動“走出去”,與地方政府對接,建成了長安大學張家港汽車工程研究院和長安大學韓城汽車工程研究院,從事技術轉化工作,強化高校智慧財產權的運用。團隊先後吸引了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蘇州金龍汽車有限公司、陝西汽車集團公司、宇通集團、中通集團、安凱客車、廈門金龍等國內知名汽車企業主動來校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聯合畢業設計、科研成果共用、“3+1”培養模式、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等方式加強合作,有效解決了校企之間的人才需求脫節問題。

機械工程教師團隊目前正在開展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點專項“重大事故下客運車輛應急逃生、自主救援關鍵技術及裝備”的研究工作。站在“交通強國”、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新起點上,他們將會繼續發揚團隊的優良傳統,敢為人先,順勢而為,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推動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服務陝西和國家經濟發展、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西北大學地質學科創建於1939年,70多年來,群英薈萃,名師雲集,迄今已培養出10000余名地學英才,為中國地質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地學大家王恒升、謝家榮、楊鐘健,中國五大構造學派之一的“波浪鑲嵌學說”創始人張伯聲院士等都曾在此執教。本學科是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地質學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地質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地質教師團隊是西北大學地質學科的核心組成之一,承擔地球科學概論、結晶學、礦物學、晶體光學、岩石學、古生物學、地史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礦床學、礦相學等10門地質學基礎核心課程群教學工作。主持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精品資源分享課、1門國家雙語示範課、1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傳承“自強不息、敢為人先、奮力拼搏、追求卓越”的“西大地質精神”,淡泊名利、勇於奉獻、甘為人梯,爭做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四有”好教師,教書育人,持之不懈提高學生培養品質,化育英才。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地質學系誕生在國難當頭、西北大學遠避城固的抗日戰爭年代,78年歷經坎坷,鑄就了西大地質人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視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為己任。團隊秉承“公誠勤樸”的校訓,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自覺砥礪品行,加強師德修養,潛心教書育人,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熱忱奉獻給教育科技事業。十八大以來,團隊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效顯著。團隊老一輩科學家張國偉院士入選首批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舒德幹院士當選十八大代表、陝西省教書育人楷模,團隊負責人賴紹聰入選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團隊成員張興亮入選全國模範教師,董雲鵬入選陝西省師德標兵。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團隊始終把人才培養品質作為生命線,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不斷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出對學生具有思想啟迪、行為導向和心靈震撼的有益價值因素,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辨析,將價值觀教育實質性地融入每一個教學環節。系統改革實習實驗教學構架,構建了教學上循序漸進,內容上密切協調,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新體系,將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主動的探索者。所有教授均為本科生上課。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地質學專業成為“六星級”頂尖專業,3次評為全國優秀理科人才培養基地,成為我國地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編寫的教材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三部教材獲陝西省優秀教材一等獎。近5年舉辦重要教學會議5個,在全國重要教學會議作特邀報告12次,發表教學論文20篇。學生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67人次,在地質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

——敢為人先,開拓創新。團隊秉持“急國家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光榮傳統,以國際化視野,聚焦當代地學前緣,以中央造山系、南北構造帶、澄江化石庫為主要研究基地,對比全球,密切結合國家資源能源重大需求,深入開展當代地學發展前緣綜合研究,在攻關地學重大科學難題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與實力。並已在大陸地質、早期生命起源、特提斯岩漿作用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令國際學術界矚目的成果,顯著帶動了國內外相關學科的發展。十八大以來,團隊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40余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2017年1月在Nature雜誌發表封面亮點文章,發現了最古老的原始後口動物,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

——知行統一,甘於奉獻。團隊瞄準國家目標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注重科研成果轉化,突出社會效益。團隊負責人作為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為西部大開發提出了資源開發與環境治理等方面重要建議。團隊有關山盆耦合關係等領域的創新貢獻,為中國南方海相油氣、陝北能源基地、鄂爾多斯盆地能源勘探開發和戰略佈局提供了關鍵性決策諮詢,有力推動了鄂爾多斯和漢中、鎮巴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團隊的研究成果還成為我國地勘部門秦嶺及鄰區多金屬找礦勘探戰略佈局的關鍵科學依據,極大地促進了秦嶺造山帶固體金屬礦產開發與勘探。團隊還廣泛開展了有關資源、能源、環境、災害等公益科普活動,積極宣導和推動,並協助陝西省獲准“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為全省產學研合作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發揮校內博物館、實驗室、示範中心和野外實習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採用靈活多樣方式,落實“地學知識進中小學”。為推動地學知識的全民普及,培養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科技觀,完善中小學有關基礎自然科學的知識結構發揮重要作用。團隊帶頭人在擔任教育部地球科學教指委秘書長、地質學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期間,承擔並執筆完成“地質及地球物理學學科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地質學專業教學品質國家標準”,引領全國地質學基礎教學改革。

——團結協作,持續發展。團隊帶頭人賴紹聰教授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萬人計畫教學名師、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從事高等教育34年,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創新性☆禁☆學術思想,較強組織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群體中發揮了重要凝聚作用。團隊骨幹成員18人,年齡 在30-54歲之間,平均年齡40歲,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團隊中青年學者嶄露才華,中年骨幹勇挑重擔,老一輩科學家運籌帷幄,共同營造出人際關係寬鬆和諧、學術創新氛圍濃厚的研究環境。團隊堅持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團隊建設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採取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師的學術水準和授課水準,對青年教師實施集中培訓和老教師一對一傳、幫、帶的方法,使青年教師授課方法、講課藝術上有了較大提高。十八大以來,3人獲得“傑青”,1人獲得“優青”,3人入選長江學者,1人入選青年長江學者,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2人入選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西北大學基礎地質教師團隊正借著民族復興的東風,以其長期形成的特色優勢以及“團結拼搏、務實肯幹、艱苦創業、堅韌不拔”的傳統,為我國從地學大國走向地學強國,為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和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部綠色建築重點實驗室教師團隊圍繞我國提高綠色建築整體水準的重大需求,長期開展了相關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創新和教育教學研究,以我國建築學科首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為骨幹的團隊在建築節能原理、綠色建築設計方法做出了突出貢獻,積極推進了大量社會公益性示範工程的優化設計與建設工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團隊培養了以院士、長江學者、傑青、優青等突出人才為代表的綠色建築教學科研教師隊伍,並為我國尤其是以西藏、新疆、寧夏等地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從事綠色建築研究與應用的技術人才。

——淡泊名利,甘於平凡,以德為本展師風。從20世紀90年代起,團隊負責人劉加平教授帶領團隊從民生問題出發,從黃土高原的窯洞改造到雪域高原太陽能採暖方案的制定,從長江上游雲南彝族生土民居設計到地震災區生態家園重建,這支團隊的整個足跡穿越了祖國西部,為改善西部地區弱勢群體的居住環境而貢獻才智、努力實踐。團隊成員曾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陝西省師德標兵”“陝西省教學名師”“陝西省教育工會五一巾幗標兵”“陝西青年五四獎章”“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最受學生歡迎的授課教師”等榮譽稱號,在西部乃至全國樹起了一面鮮豔旗幟。

——立足本職,深入一線,春華秋實育桃李。團隊積極發揮學科優勢,構建完備的教學體系,形成了“創新研究、實驗認知、實踐應用”為主體的漸進式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近五年累計培養碩、博士生及博士後達到近千人,目前已成為綠色建築領域主要技術骨幹和有生力量。團隊積極凝練教學研究經驗,形成豐富教學成果,累計編寫專著及教材共計22本(套)。其中劉加平院士所主編的全國統編教材《綠色建築概論》是國內建築學專業為適應新時代增開的相關專業主幹課程的唯一教材,現已被80多所高校建築學專業使用,楊柳教授編寫的《建築氣候學》在建築老八校率先開設了與歐美本科教學同步的“建築與城市氣候”課程,王樹聲教授及其團隊歷時12年,收集了1400多個城市的歷史資料,編撰出版了18卷本的《中國城市人居環境歷史圖典》巨著,從十個方面系統梳理了中國城市人居環境規劃智慧。

——紮根西部,放眼全國,潮乘浪動奮攻關。團隊成員近年來共承擔綠色建築領域各類科研專案440余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3項,政府間國際合作專案2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2項、課題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43項等。團隊秉承因地制宜、適應氣候、就地取材、繼承傳統的綠色建築核心理念,提出並率先開展了傳統民居生態建築經驗的科學化研究,建立了研究創作地域性低能耗建築模式的方法,揭示了西部傳統建築節能經驗的科學機理。團隊還針對極端熱濕氣候區、太陽能富集區的建築節能科學理論和技術支撐嚴重不足,現行建築節能設計體系亦不能滿足其超低能耗建築設計與建設的需求等問題,啟動了科學表徵極端熱濕氣候要素、適宜極端熱濕氣候的建築模式、圍護結構構造體系、太陽能建築一體化系統等方面的研究。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服務社會促發展。團隊長期系統地研究人、氣候、建築以及建築能耗的關係,堅持將熱工與節能設計基礎研究和建築設計工程實踐相結合,先後設計完成了雲南多民族聚集區生態民居建築、新疆生土民居建築、黃土高原綠色窯居建築、長江上游低能耗生土民居建築、西北荒漠區低能耗生態民居建築等低能耗建築模式,並付諸實踐,示範工程建築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學術成果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其中在研究發展生態民居方面的成就,被國外學者評價為“體現了中國現代建築的精神,對於西方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理論,亦將是極具價值的貢獻”。團隊集成運用被動式和主動式太陽能採暖技術,完成西藏自治區低能耗住宅建築設計、青海牧區組合式太陽能建築設計,示範工程面積百余萬平方米,建築節能率達到近90%。近年來,團隊成員還主編完成了十餘部國家和行業規範,包括我國首部工業建築節能設計統一標準。

——創新機制,追趕超越,團隊培養結碩果。在“追趕超越”的背景下,團隊積極創新團隊和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了“引育用留”相結合的全方位全生涯“團隊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佳績。團隊帶頭人劉加平院士是我國建築學科首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並于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員1人獲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1人獲何梁何利獎,1人受聘“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獲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獲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畫”,2人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3人獲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等。人才建設成效奠定了多層級研發平臺基礎,促進了各研究方向的科研產出,中青年人才成為科技創新骨幹,團隊先後獲准我國建築學科首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和5個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等。

教育部近日公佈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該校張美雲教授領銜的“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教師團隊”榮登榜單。陝西省共有十所高校的教師團隊獲此殊榮。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來自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團隊,團隊負責人基本都是各自領域領軍科學家和知名學者,包括數十位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團隊負責人張美雲教授是該校制漿造紙學科帶頭人、中國造紙學會副理事長,是我國特種紙領域著名的專家和領軍人才,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陝西省教育領域頂尖人才、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多年來,“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教師團隊”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一線,始終堅持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教書育人的日常工作中,在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團隊教師且行且思踏實進取,至善至美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在張美雲教授的帶領下,團隊成員紮根西部,多次放棄出國或條件好待遇高的工作崗位,長期堅守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作為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先後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國家863計畫、“十二五”國家支撐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陝西省重大科技創新專項等國家和省部級專案30余項,在高性能纖維紙基功能材料、非木材纖維乙醇法制漿技術、粉煤灰提取矽酸鈣製備高加填紙技術,以及秸稈無污染多聯產高值化利用等方面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多項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餘件;主編出版專著/國家規劃教材8部,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400餘篇。學校號召全校師生向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習,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教書育人、敢為人先,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從自我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發揚“三創兩遷”精神,奮力追趕超越,為實現學校“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準教學研究型大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該團隊主要從事雷射雷達大氣探測技術,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機械、電子與光電子、光學、電腦測控,大氣科學,雷達遙感等多學科交叉技術。1993年至2005年在日本福井大學及公司研究所從事雷射雷達大氣污染及氣象參數的遙感探測基礎理論研究及產品研發,並在2003年主持研發了國際首台《氣象觀測雷射雷達系統》的原理樣機,獲得日本主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與“日刊工業新聞”及“東京電視臺”的專欄報導,並獲2004年東京發明展覽會的“東京都知事獎”及日本RISONA財團的新技術產品研發“優秀獎”,受到日本學術界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2005年8月回國,籌建西北地方首家西安理工大學雷射雷達大氣遙測研究中心,開展多參量、多學科交叉的雷射雷達大氣遙感新技術、新方法及實驗研究、產品研發,目前研發4套地基雷射雷達系統,研究涵蓋大氣主要氣象參數與物理參數及植物螢光探測技術,特別是在大氣溫濕度及氣溶膠全天時遙感技術取得一系列國際領先研究成果。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