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日軍想裝備虎式坦克?在他們手裡恐怕會是一堆廢鐵

1943年德國虎式坦克開始在戰場上大規模應用,其強大的戰鬥力讓蘇聯和英美盟軍坦克部隊不寒而慄。而日本那差勁的坦克在太平洋戰場上完全無法應對美軍坦克,美軍可以像切西瓜一樣輕而易舉的摧毀日本小豆坦克。

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日本人決定從他德國老大哥那裡引進一輛虎式坦克。可最後付了2倍于出廠價的錢後,日本人還是沒能拿到這輛坦克,最後不得不放棄了裝備虎式坦克計畫。那麼如果日軍當初真的裝備虎式坦克,它就能扭轉被動局勢嗎?

虎式坦克

首先日軍當初打算引進虎式坦克後自行製造,但是日本工業能力製造虎式這樣的高技術兵器有很多困難(這也是它放棄引進虎式的重要原因),所以日軍即使製造出虎式坦克也是刪減版的虎式。虎式坦克本身故障率就非常高,日軍仿製出的虎式肯定故障率會更高。德軍原版都是動不動就拋錨,以日軍那糟糕的後勤和維護能力肯定無法保證虎式正常出擊作戰。

這還不考慮中國戰場和太平洋小島上不完善的道路系統。

日本軍官在體驗虎式坦克的光學設備

虎式坦克造價高昂,即使是財大氣粗的德國軍隊前後加起來也僅僅生產了1000多輛,而當時日本工業總量僅僅是德國本土的六分之一,

加上其他方面的綜合考慮,日軍滿打滿算最多能生產150-200輛虎式,再多就養不起了!這樣的話,平時保有量也就40-50輛。這50輛再分到多個戰場,也發揮不出什麼作用啦!

日本人在德國試駕虎式坦克

二戰時日軍坦克戰術非常低下,

物資補給能力更是不如德軍,日軍機械維修能力的低下也不能保證這種複雜的戰爭機器正常運行,戰爭後期又被美軍掌握了制空權。所以即使日軍的虎式走到了戰場上,恐怕也會成為美軍的活靶子,最好的結果就是淪為移動堡壘。所以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虎式坦克到了日軍手裡,恐怕就是一堆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