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日軍強大的白刃戰:一個日軍能挑翻三五個中國兵!

在二戰時期由於我們彈藥有限,為了節約彈藥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白刃戰與日軍肉搏。在電視劇力我們的大刀隊所向無敵,逮住鬼子就像拎小雞一樣輕鬆痛快。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麼回事。

相反的是日本非常擅長白刃戰,戰鬥力非常的彪悍。就連當時的美國也非常害怕與日軍進行白刃戰。

由於日本一直提倡武士道精神,所以非常注重劍道發展,其他國家把劍道作為軍隊禮儀或者體育項目。而日本則運用到實戰當中。

並取得很大的成功。特別是在二戰後期由於強弩之末的日本彈藥已經耗盡,很多時候也會選擇白刃戰。並且次數越來越頻繁。

然而當時我國正值民國時期,雖然名義上是統一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國民黨軍隊實際上就是由新舊軍閥拼湊而成的混合體,

不但政令和軍令無從統一,步兵訓練水準方面也是參差不齊的。很多士兵都是為了混飯吃、土匪收編、抓壯丁而來的並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而且當時的我們物資缺乏,伙食很差每個戰士都瘦骨嶙峋。“不擅長白刃戰”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已。抗戰爆發初期,進入白刃戰階段後,國民黨軍的部隊普遍缺乏組織,火力點的配置也無法對士兵起到掩護作用,即使在士氣較為高漲的情況之下,
廣大官兵們也只能憑藉自己的一腔熱血與敵人死拼,由於拼刺訓練的不足,一般來說傷亡比普遍較大。

在白刃戰最主要的武器上日軍也佔有很大優勢。日軍所裝備的三零式刺刀,配上三八式步槍全長為1276mm,上刺刀的全長為1659mm,

其長度可以保證在白刃戰中佔據一定優勢。而我們的達到主要是有漢陽造的步槍配備的刺刀,相對較短的雜式刺刀。這些刺刀大多不僅長度較短,而且加工品質也參差不齊。而八路這邊則是從民間作坊鍛造的馬刀和繳獲而來的其他刺刀。品質更是難以保證。大多的時候只能靠一腔熱血和生命來與強大的日軍拼殺。根據老兵回憶,當年日本非常擅長白刃戰,
我們3到5個士兵才能對抗1個日軍!而且還不一定能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