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這套書,最年輕直轄市重慶有多少文獻家底終於不再是糊塗賬了!

“《巴渝文獻總目》的出版,對於巴渝文化的挖掘、闡釋、傳承和弘揚,第一次提供了文獻綱目的依據。”

近日,藍錫麟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下我可說得清重慶有多少文獻家底了。

文獻總目是研究的基礎

根據《巴渝文獻總目》,歷代先人創造的巴渝文化被首次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起自先秦,結于魏晉南北朝,長達千餘年。

較之西向蜀文化和東向楚文化,這一階段的巴渝文化明顯地處於後發展態勢。

第二個階段,
涵蓋了隋唐、五代、兩宋,近700年。

其間,包括李白、杜甫、“三蘇”、白居易、劉禹錫、黃庭堅、陸游、范成大等文學巨擘寓跡巴渝,直接催生出“夔州詩”和“竹枝詞”兩大輝煌。這個階段顯示著巴渝文化振起突升。

竹枝詞

第三個階段,貫通元明清,600多年。

在這一時期,巴渝文化拓寬領域沉穩成長,

本地區文化名人前赴後繼,成就和影響都超越了一時一地。

第四個階段,從1912年民國成立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之前,不足40年。

抗戰時期,重慶成為全中國的戰時首都,期間,巴渝文化再次突升。

陪都文化

(本文摘編自:巴渝文化首次被劃分為四個階段_鳳凰資訊 http://news.ifeng.com/a/20180122/55339168_0.shtml,
特此說明,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