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雪地中的文明如何保全?《天劫餘生》一場“驚心動魄”的自我救贖

《天劫餘生》是由美國導演弗蘭克.馬歇爾執導的,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求生影片。

故事發生在1972年,南美的橄欖球隊的飛機在烏拉圭飛往智利途中,意外墜毀於天寒地凍的安第斯山脈中。飛機經過猛烈撞擊後,上面僅剩下二十多位倖存者。隊長安東尼帶領生還者掙扎著活下去,一邊等候救難隊的救援,但苦無反應。在大風雪下撐了九天,他們被迫分食死難者的肉維生,並嘗試派人下山救援,但無功而返。後來又發生雪崩等災難,
經六十多天后天氣漸暖,才派出2人翻過山去,找到救援,剩下十六個人逃出生天。

在《天劫餘生》中,災難來得猝不及防。一是人禍,醉酒駕駛;二是天災,大雪封山。在人類無力的世界,神的意志開始頻繁顯現。寒冷的天氣凍死了一批人,饑餓的折磨餓死了一批人,骨肉分離的痛楚又毀掉了一批人,糾纏於權力和食物的內鬥中又失去了一批人,無人救援的絕望又垮掉了一批人,

相互肉食的罪惡感又蠶食了一批人。可以說,《天劫餘生》中那一場將人困住的暴雪,它所要蕩滌和洗刷的,正是我們人性之中的罪惡:比如怯懦、比如貪婪、比如魯莽、比如孤僻、比如獨裁、比如消極、比如憎恨、比如絕望……每一個人性之惡都是一道裂縫,叫人瞬間就難擋四面八方呼嘯而來的暴風雪。

在《天劫餘生》中,影片幾乎花費了過半的篇幅,來講述人們分食死難者的肉維生的艱難心路歷程。一個精神領袖,在饑腸漉漉的特殊環境下,講究甚麼主義是毫無用處的,所有一切精神鼓動,除了換來一聲訕笑,遠不如遠處一塊新鮮現成的肉更能吸引人的原始欲望。這是人被迫到極致之後的劣根性,雖殘酷萬分但也無比真實。

《天劫餘生》裡,人們分食死難者的肉維生,從剛開始的無比羞愧,到後來的聚眾商討,到後來的心安理得,到後來的無語淡漠,再到最後的嗜血上癮,以及最後的無可自拔,這一切發生的過程,無比迅捷亦是無比漫長,人性和神性在其間交替出現,最後被“我們要活著回去”的信念感征服。雪地中的現代文明,在自然之力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這確實不得不引人深思。

中國版的《1942》裡面,有在饑荒面前人類互食慘劇的真實歷史呈現;外國版的《天劫餘生》慘烈程度亦不逞多讓。影片中,橄欖球隊員從剛開始吃巧克力的興高采烈,到後來吃牙膏的無可奈何,到最後吃死難者肉維生的羞恥負罪。上帝越瘋狂,人類越淡漠。直至最後每個人都成了身懷秘密活下去的,與過往再不一樣的人。

做為人的底線一降再降,對自己的罪惡一再保持緘默。這樣子的一群人,當上帝最後的審判來臨,它到底是宣判他們有罪?還是無罪呢?一部《天劫餘生》,講述人性至善和至惡,講述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性格瓶頸,講述無所不在的上帝,講述命運的拐點,講述令人永生難忘的一幕。《天劫餘生》,你,值得擁有。

與過往再不一樣的人。

做為人的底線一降再降,對自己的罪惡一再保持緘默。這樣子的一群人,當上帝最後的審判來臨,它到底是宣判他們有罪?還是無罪呢?一部《天劫餘生》,講述人性至善和至惡,講述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性格瓶頸,講述無所不在的上帝,講述命運的拐點,講述令人永生難忘的一幕。《天劫餘生》,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