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貞醫院:關於心臟移植的那些事~

二十歲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得不接受換心手術?供體遠在數千里之外,病情危重的他,為什麼還要趕過去接受治療?接收器官移植,終生需要吃抗排異藥物,為什麼在今天節目中出現的“他”,

服用的藥量卻只需別人的一半?

什麼樣的心臟病患者會發展到必須換心的地步,換心手術在國內開展這些年來,究竟有了哪些進步?敬請關注由北京安貞醫院心臟移植團隊帶來的《重啟人生之換心日記》。

一、心臟移植時用的體外迴圈機

心臟移植需在6小時內完成。做手術要用到體外迴圈機,就是我們在給病人做心臟手術時,不單單是心臟移植,在做手術過程中只要你把主動脈阻斷以後,讓心臟停跳的時候,患者的心臟和肺是不工作的,它通過管道把人體的血引入體外迴圈機器,在心臟不跳的時候是靠那個機器來支持身體的其他各個臟器。

這個體外迴圈機可以維持4、5個小時,不會影響到患者身體。

二、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在等不到心臟供體的時候的方法

人工心臟輔助的方法

這個是利用液磁懸浮的力量來模擬心臟往外打血,來幫助心臟獲得暫時能等待的時間。這個時間可以延長到幾年到十三年。這是科技發展過程當中給人類的健康給人類的生命帶來極大的改變。

三、心臟術後的情況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都需要終生吃抗排異藥,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往往不“認識”移植進來的器官。有些患者,即便吃了抗排異藥,時間長了,身體仍然會出現排異反應,導致移植器官出現問題。

但有一個例外,

患者盧傑吃的抗排異藥不到別人的一半,換來的心臟卻一直好好的。這是因為在植入心臟的同時,也植入了這個捐獻者的骨髓幹細胞。然後把它放在液氮裡進行保存。

骨髓幹細胞移植的作用是為了植入心臟時的排異反應的問題,植入患者身體之後這些細胞就像種子一樣發芽了,那麼盧傑的身體就會認為這是我身體自己的東西,所以排異反應就沒有那麼明顯。

整理:京視傳媒 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