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弘揚工業文化 建設製造強國

2018年1月20日,第三屆中國工業文化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工業和資訊化部指導,工業和資訊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文化建設委員會協辦,

是一次全國性、高規格、高水準的工業文化領域盛會。來自工業和資訊化部有關司局、各地主管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領軍企業等400余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弘揚工業文化建設製造強國”的會議主題,共同研討加快中國特色工業文化發展,助力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的新思路、新路徑和新舉措。

工業和資訊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在致辭時指出,工業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工業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在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建設,既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有力舉措,

也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

張峰強調,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交流研討新時期工業文化的新特點新趨勢,提高全社會對工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豐富工業文化的內涵和提升中國工業軟實力。一是構築新時代的中國工業精神,

為製造強國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踐行創新精神,宣導誠信精神,為建設製造強國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二是發展工業文化產業,為經濟文化融合發展提供新動能。下一步將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支援建設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裝備製造與文化創新融合發展,促進工藝美術、工業旅遊、工業創意產業發展,
培育工業文化新業態,著力打造製造業新的增長點。三是營造工業文化氛圍,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從促進豐富產品內涵、提升產品品質、塑造中國品牌、體現產品的人文關懷、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等多方面發力,形成工作體系,多管齊下有效推進。四是講好中國工業故事,塑造國家工業新形象。著力塑造我國工業誠信、質優、創新、綠色等新形象,不斷豐富中國製造的文化內涵,
進一步提高對外交流水準,提升中國製造的美譽度,圍繞中國製造新成就,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工業新形象。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工業和資訊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許科敏,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凱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董事、東北工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于中赤,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勇,本溪城市文化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姜昱,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時代楷模、鞍鋼冷軋廠特級技師李超,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特級技師王連友等10余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和產業工人代表,圍繞論壇主題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工業和資訊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主持了會議。

在工業文化系列專案簽約儀式上,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與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寧東鎮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清城工業文旅小鎮”“青少年工業文化教育”和“先進製造商學院”等重點工業文化專案進行了現場簽約,並向社會正式發佈了中創工信首支智慧製造基金。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工業和資訊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許科敏,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凱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董事、東北工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于中赤,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勇,本溪城市文化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姜昱,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時代楷模、鞍鋼冷軋廠特級技師李超,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特級技師王連友等10余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和產業工人代表,圍繞論壇主題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工業和資訊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主持了會議。

在工業文化系列專案簽約儀式上,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與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寧東鎮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清城工業文旅小鎮”“青少年工業文化教育”和“先進製造商學院”等重點工業文化專案進行了現場簽約,並向社會正式發佈了中創工信首支智慧製造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