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體育場街道:“暖心”管理促進社區改革轉型

魯中網-魯中晨報1月25日訊日前,體育場街道河濱社區青春舞蹈隊參加了山東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全能挑戰王第一廣場舞》欄目,以此為契機,河濱社區在山東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舉辦的2017年度社區網路評選中,獲得“優秀社區”榮譽稱號。此前,山東電視臺體育頻道專門走進社區採訪社區負責人和居民,

並詳細報導了社區近年來的變化。據悉,這支文藝隊伍的成立與發展,也是社區改革管理模式,創新社區管理的一個縮影。

河濱社區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老舊社區,在2008年改造以前,社區內72座樓全都沒有物業公司,垃圾亂堆放、社區環境差,居民生活環境十分堪憂。自從2013年成立簡易物業以後,社區配備了8名掃保人員,1名安保人員,在黨支部書記的帶動下還成立了義務巡邏隊,

大大改善了社區環境衛生,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社區十分注重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在過去,因為地處老舊社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較多,在社區周邊也有一些自發組成的廣場舞隊伍,一般在早上或者晚上出現,規模不定,人員也十分分散。為了更好的為社區老人服務,

滿足她們跳舞健身、交友的需求,同時又達到規範社區管理的目的,在社區居委會和齊心公益社工的共同努力下,培育了一支由60至80歲的老人組成的“青春舞蹈隊”,並且借老舊社區改造的東風,社區為舞蹈隊建設了專門的活動廣場,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給居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共同打造和諧社區。隊伍成立後,社區還邀請了張店區廣場舞協會和城中體協的專業老師們每週定期給成員們上課,
提升了其專業能力。舞蹈隊也積極參與到社區的迎新年、端午節、七一等各種節日共融活動,為居民表演服務,成為社區文體工作的重要力量。

為提高社區居民幸福指數和歸屬感,居委會定期組織居民參加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

如“三八”婦女節的趣味運動會、端午節包粽子繡荷包、“七一”共同慶祝黨的生日、春節走訪空巢老人等等,截至目前社區走訪殘疾人、低保戶100餘人,這些民生小事的落地也是社區踐行“惠民政策”的最好解答。

2017年,社區全面改革,打造了1000余平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涵蓋未成年人活動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青年志願服務站等多功能、全方位的社區服務場所,打造1500㎡的黨建文體廣場,全天免費開放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活動,使黨群關係更加緊密。社區每月定期組織黨員學習党的理論知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織居民開展“健康自主管理”、“微信課堂”等講座,有效充實居民生活。

“我們希望通過完善社區建設,用‘暖民心’的服務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社區管理中來,不斷擴大社區文藝隊伍,為和諧社區添磚加瓦。”河濱社區黨委書記李成說。“在這個過程中,滿足了大家健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鄰里之間更加熟識,增進了感情,彼此之間也獲得了更多得情感支持。”

打造了1000余平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涵蓋未成年人活動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青年志願服務站等多功能、全方位的社區服務場所,打造1500㎡的黨建文體廣場,全天免費開放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活動,使黨群關係更加緊密。社區每月定期組織黨員學習党的理論知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織居民開展“健康自主管理”、“微信課堂”等講座,有效充實居民生活。

“我們希望通過完善社區建設,用‘暖民心’的服務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社區管理中來,不斷擴大社區文藝隊伍,為和諧社區添磚加瓦。”河濱社區黨委書記李成說。“在這個過程中,滿足了大家健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鄰里之間更加熟識,增進了感情,彼此之間也獲得了更多得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