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電影年度報告,精心為你準備的!

2018已經到來,回望銀幕意外的2017年,人們想到的第一件事一定會是——奧斯卡出現大烏龍。

掌聲、尖叫、歡笑、擁抱

還有眼角的淚光

《愛樂之城》的主創團隊登臺

領獎致辭

第一位製片人致辭

第二位製片人

第三位…….

不對,錯了,先生們

這小金人不是你們的!

如此驚心動魄的大逆轉,什麼電影也比不上。而2017年初這場奇詭的烏龍秀,也預示著2017年電影業界註定不會平凡。

於是兆禧文化將開設2017匯總,在2018年初進行上一年電影行業總結,帶您一同回顧2017年不一樣的電影年。

國內前期低迷 後期崛起

2017年上半年,國產電影都波瀾不驚。從3月到6月,國產片沒有一部票房超過5億,影院經理們都指望著好萊塢。

別說怪物級的《速度與激情8》,連《極限特工3》和《生化危機》這種爛尾續貂之作,也能輕易卷走10億票房。

當然,

國產片歷來有“大紮堆”的習慣,於是很少有偏方看重淡季。於是,恰恰在大家拱手讓出的“淡季”裡,一部跟進口大片完全打不上關係的印度電影異軍突起,不靠情懷不靠IP,完全靠口碑拿下13億票房的《摔跤吧!爸爸》,連拿小動物賺眼淚的《一條狗的使命》都能賣到6億,讓國內同行們不由得深思起來。

2017年6月官方公佈稱,中國電影銀幕數量已超過4.5萬塊,躍居世界第一,而在2016年年底,這個數字還不到4萬呢。觀眾對於內容的接受力也在趨於飽和。從《變形金剛5》的票房不及預期,我們也能看出些端倪。

但是,特別的是!上半年的頹勢在2017年7月27日被一掃而光,

因為——《戰狼2》降臨了。

到10月30日正式下線為止,《戰狼2》的累計票房收入為56.8億人民幣,他只用了4個小時就票房過億,只用12提案就打破去年《美人魚》創下的中國電影票房紀錄。

《戰狼2》具備一部標準好萊塢商業片的基本素質,或者說,是一部合格的類型片。一部“合格的類型片”,80%的國產電影都做不到這幾個字。高調英雄,節奏緊湊,衝突鮮明,既有火爆的動作戲,也有小幽默來控制節奏,這樣的電影又點燃了全名的愛國熱情,有著自己的主旋律。但,這樣的“神話級”電影,是時機,是運勢,和時代的產物,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這樣的電影會在何時再次爆發。

好萊塢走迷 國產出現“異類”

回顧2017年夏天的好萊塢的電影,票房和口碑都令人滿意的確實有幾部:《銀河護衛隊2》、《神奇女俠》、《敦克爾克》。好萊塢的中國依賴症還在加劇。《速度與激情8》、《加勒比海盜5》、《新木乃伊》的海外票房占比都超過了75%。因此,一部好萊塢電影往往在製作最初階段就要考量中國市場與政策的需要。雖然中國觀眾還沒能普遍接受《敦克爾克》的程度,但我們顯然也越來越不好糊弄,IP和特效並不是萬能藥。

當然這一年裡也有不太好的現象,一直有所收斂的“票補現象”捲土重來,還有新的名詞也開始出現在觀眾眼前:“幽靈場”、“鎖場”、“假包場”……

這一年的起落還有很多,在《戰狼2》的萬丈霞光之下,《羞羞的鐵拳》也創下了22億票房佳績。還有一些“異類”,比如講述藏民虔誠朝聖經歷的《岡仁波齊》,關注慰安婦命運的紀錄片《二十二》,或者取材自性侵女童案件,上映時就恰逢虐☆禁☆童熱點事件的《嘉年華》。

以往這樣的小片子不可能有太多關注,但在2017年,我們欣喜地發現,有人在拍,更有人在看這種電影。

這是一個信號,能夠觸及國人情懷,或者反映社會問題、現實生活電影,慢慢會多起來。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小眾電影和新人導演的處境還是很艱難,青年導演胡遷的自殺就令人惋惜不已。

但我們依舊堅信通過2017年的電影走向,2018年會有一個更好的電影發展趨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是一部合格的類型片。一部“合格的類型片”,80%的國產電影都做不到這幾個字。高調英雄,節奏緊湊,衝突鮮明,既有火爆的動作戲,也有小幽默來控制節奏,這樣的電影又點燃了全名的愛國熱情,有著自己的主旋律。但,這樣的“神話級”電影,是時機,是運勢,和時代的產物,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這樣的電影會在何時再次爆發。

好萊塢走迷 國產出現“異類”

回顧2017年夏天的好萊塢的電影,票房和口碑都令人滿意的確實有幾部:《銀河護衛隊2》、《神奇女俠》、《敦克爾克》。好萊塢的中國依賴症還在加劇。《速度與激情8》、《加勒比海盜5》、《新木乃伊》的海外票房占比都超過了75%。因此,一部好萊塢電影往往在製作最初階段就要考量中國市場與政策的需要。雖然中國觀眾還沒能普遍接受《敦克爾克》的程度,但我們顯然也越來越不好糊弄,IP和特效並不是萬能藥。

當然這一年裡也有不太好的現象,一直有所收斂的“票補現象”捲土重來,還有新的名詞也開始出現在觀眾眼前:“幽靈場”、“鎖場”、“假包場”……

這一年的起落還有很多,在《戰狼2》的萬丈霞光之下,《羞羞的鐵拳》也創下了22億票房佳績。還有一些“異類”,比如講述藏民虔誠朝聖經歷的《岡仁波齊》,關注慰安婦命運的紀錄片《二十二》,或者取材自性侵女童案件,上映時就恰逢虐☆禁☆童熱點事件的《嘉年華》。

以往這樣的小片子不可能有太多關注,但在2017年,我們欣喜地發現,有人在拍,更有人在看這種電影。

這是一個信號,能夠觸及國人情懷,或者反映社會問題、現實生活電影,慢慢會多起來。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小眾電影和新人導演的處境還是很艱難,青年導演胡遷的自殺就令人惋惜不已。

但我們依舊堅信通過2017年的電影走向,2018年會有一個更好的電影發展趨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