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青春電影《無問西東》震撼拷問娛樂圈潛規則,如何過好你的人生?

作為一部青春愛情劇,《無問西東》無疑是成功的,賺足了觀眾、特別是眾多女性觀眾的眼淚。然而,當觀眾用強烈的代入感,把自己放進故事,當成劇中角色的時候,與他們同喜同悲、寸心激蕩,

卻很少有人能夠清醒地看到電影所標榜的風骨。

無問西東劇照

據說,《無問西東》是一部清華百年校慶的獻禮片。影片名字來自清華的老校歌“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每一個時代背景下,年輕人都曾經有過迷茫,不知所措的青蔥歲月。

就好像汪峰或者侃侃在《時光倒流》裡唱的:“想起曾經走過的歲月/想起曾經熱愛的你/我沒有該去的地方/也不知道身處何處。”

電影《無問西東》裡,王力宏飾演一位元富二代、高帥富的沈光耀,他遠離故鄉北上求學,可那時候的中國戰爭慘烈,

連一張清淨的課桌都已是奢望。

沈光耀迷茫、不知所措,如同曾經的我們一樣,猶豫不決。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他還是遵從內心做出了決定,從心而行,投筆從戎,走上了戰場,也戰死在了沙場。

無問西東劇照

這個角色是有現實原型的,清華大學的紀念碑有一個名字叫沈崇誨,

在一次與日軍的實戰中,他駕駛戰機沖向了一艘日軍軍艦,與敵同歸於盡,年僅27歲。本來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

在青春尚好的歲月,該如何思考即將度過的這一生呢?《無問西東》中,沈光耀母親有一句震撼人心的話,“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就連命都沒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命有沒有似乎並不顯得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讓這一生存在的有價值。正所謂不朽!

何為“不朽”?孔子編撰的《春秋》中用叔孫豹的口說了出來,“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說白了,想要成為不朽的人,就要“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即樹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

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傳之後世。據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

無問西東劇照

拼搏奮進,建功立業的不懈追求,可以激勵個體生命釋放出無比巨大的能量。但總有更多的人,卻在各種頹廢的娛樂文化、遊戲文化中淪為酒囊飯袋、行屍走肉。甚至像生前放言“死後哪怕它洪水滔天”的法王路易十五那樣,為後人所不齒。

且不說當今娛樂圈中的各種不堪入目的潛規則,即便在社會上,到處充斥著追名逐利的短期行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惡訓,使得奔波于名利場上的人們根本無暇顧及如何不朽。

不用說“立德”方面的某些娛樂圈明星假仁假義、虛假捐款的道德作秀,“立功”方面的電視臺各種做秀節目、娛樂圈爆料,即使“立言”方面,不少的所謂“磚家”或者娛樂圈大腕們,總是會經常說出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奇談怪論。

假如,追名逐利、欺瞞狡詐、道德喪失成了集體無意識或社會的潛規則,那將是這個新時代莫大的諷刺和悲哀。

(原創不易 感謝關注 歡迎評論轉發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言圈》)

甚至像生前放言“死後哪怕它洪水滔天”的法王路易十五那樣,為後人所不齒。

且不說當今娛樂圈中的各種不堪入目的潛規則,即便在社會上,到處充斥著追名逐利的短期行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惡訓,使得奔波于名利場上的人們根本無暇顧及如何不朽。

不用說“立德”方面的某些娛樂圈明星假仁假義、虛假捐款的道德作秀,“立功”方面的電視臺各種做秀節目、娛樂圈爆料,即使“立言”方面,不少的所謂“磚家”或者娛樂圈大腕們,總是會經常說出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奇談怪論。

假如,追名逐利、欺瞞狡詐、道德喪失成了集體無意識或社會的潛規則,那將是這個新時代莫大的諷刺和悲哀。

(原創不易 感謝關注 歡迎評論轉發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