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8年前這部國產動畫震驚世界,至今無人超越!

最近被美國皮克斯的動畫短篇《鷸》刷屏了沒?

皮克斯用3年時間製作了這部時長6分鐘的動畫,

畫面真實得像是實拍的動物世界。

小鳥被媽媽推醒時,羽毛粘上砂礫的細緻,

海浪湧向沙灘,

浮起的白色泡沫,折射的水光,太美!太真實!再次證明皮克斯的這群動畫“瘋子”有多變態!

而每當出現這種動畫精品時,國產動畫總會被拉出來打臉——

蟲妹想說,打臉何須外來人,28年前就已經有一批國產優質動畫留給後人,專業打臉不走心動畫。

它們像一面鏡子立在當今國產動畫之前,照出一個巨大的疑問:不是我們不能做到,但為什麼我們現在做不到?

今天蟲妹要介紹的,

就是那個時代最後的絕唱,國產水墨短片——《山水情》。

豆瓣評分9.2,好於98%的短片。

2006年法國安錫國際動畫電影節將其收入一個世紀以來的一百部動畫代表作名單(100 FILMS FOR A CENTURY OF ANIMATION)。

日本動畫屆甚至稱之為“奇跡”。

1988年,已近末路的上海美影廠製作了這部19分鐘的短片。

作畫的是當代有名的藝術家吳山明與卓鶴君先生,

他們揮毫潑墨的作品可都是天價,卻為這部短片畫了不知道多少張賽璐璐片(在透明的賽璐璐上作畫,疊加移動形成動畫畫面)。

和《鷸》的寫實不同,《山水情》寫意,眼睛看到的不是真實世界,但感覺卻又那麼真實——

紅葉的飄零,每一幀動態都有所不同,最絕的是紅葉在空中輕微抖動,好像真的有風在吹。

少年在月下彈琴,竹葉靜止,無風,可一旁水面搖曳的月光又讓我們感受到河水的流動。

再看看風中的竹林,風好像不小,看得人想加衣服。

不過蟲妹最喜歡的,還是遊魚這個畫面,讓蟲妹想起了郊外的小河。特別是一條魚叼走魚餌,其他魚尾隨躥遊的鏡頭,真的是活了好嘛!

想像一下,這是多瞭解自然的每一秒一瞬,下多少工夫才能有的動畫之美啊!

《山水情》的用心還不僅在此,不像普通動畫,水墨動畫不是用線條來表現,而是用墨的濃淡來表現。

然而在賽璐璐上繪畫,水墨的濃淡沒法控制怎麼辦?他們就事先塗好同樣濃度的墨色,通過疊加賽璐璐來調整墨色的深淺。

所以水墨畫花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都是普通動畫的4到5倍。

《山水情》又與普通的水墨動畫有所不同,影片最後的“惜別”鏡頭,是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再與動畫鏡頭合成。

看效果,蟲妹服,暈染的水墨太美!

19分鐘,《山水情》只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位老琴師在歸途中病倒,被漁家少年所救。病癒後,他教少年彈琴,並將古琴贈送給少年,飄然而去。

不要覺得無聊,電影短片向來說的都是劇情背後的事,而《山水情》更像是上海美影廠的自白。

八十年代,《醜小鴨》《睡美人》等譯製動畫引入中國,隨後以《阿童木》為首,大量日本動畫角色成為九十年代孩子們的偶像。

失去國家資助的上海美影廠開始自負盈虧。在80年代後期的商業大潮中,水墨動畫這一高成本動畫形式要扛不住了!

此時的上海美影廠,就像片中的琴師一樣,已近老態,萬分無奈。

但仍然希望有一個少年,可以接過他心愛的古琴,將這一份熱愛和執著的藝術傳承下去。

是的,這部電影最打動人的便是這份傳承,它不是一個人的獨奏,而是一個時代接替一個時代的共鳴!

然而,少年後來嫌彈琴不賺錢,去彈吉他了~

嘿嘿,這當然只是蟲妹的調侃,可與現實又多麼相似呢。

好在,還有人一直記著那份熱愛和執著。近幾年,國產動畫也出現了《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這樣的作品,雖然各有不足,可蟲妹還是激動到飛起!

有人說,水墨動畫對藝術的要求,成本的要求,都註定它會走向失敗。

蟲妹舉四肢駁斥:水墨動畫是中國動畫史上的一次偉大嘗試,曾經那麼多的經典都證明它的成功和價值,它只是被這個時代拋棄了。

畢竟各國動畫人嚮往的聖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FB)每年都虧損上億加幣,優質動畫仍然層出不窮。我們就不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來否定一種藝術了。

不過蟲妹最喜歡的,還是遊魚這個畫面,讓蟲妹想起了郊外的小河。特別是一條魚叼走魚餌,其他魚尾隨躥遊的鏡頭,真的是活了好嘛!

想像一下,這是多瞭解自然的每一秒一瞬,下多少工夫才能有的動畫之美啊!

《山水情》的用心還不僅在此,不像普通動畫,水墨動畫不是用線條來表現,而是用墨的濃淡來表現。

然而在賽璐璐上繪畫,水墨的濃淡沒法控制怎麼辦?他們就事先塗好同樣濃度的墨色,通過疊加賽璐璐來調整墨色的深淺。

所以水墨畫花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都是普通動畫的4到5倍。

《山水情》又與普通的水墨動畫有所不同,影片最後的“惜別”鏡頭,是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再與動畫鏡頭合成。

看效果,蟲妹服,暈染的水墨太美!

19分鐘,《山水情》只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位老琴師在歸途中病倒,被漁家少年所救。病癒後,他教少年彈琴,並將古琴贈送給少年,飄然而去。

不要覺得無聊,電影短片向來說的都是劇情背後的事,而《山水情》更像是上海美影廠的自白。

八十年代,《醜小鴨》《睡美人》等譯製動畫引入中國,隨後以《阿童木》為首,大量日本動畫角色成為九十年代孩子們的偶像。

失去國家資助的上海美影廠開始自負盈虧。在80年代後期的商業大潮中,水墨動畫這一高成本動畫形式要扛不住了!

此時的上海美影廠,就像片中的琴師一樣,已近老態,萬分無奈。

但仍然希望有一個少年,可以接過他心愛的古琴,將這一份熱愛和執著的藝術傳承下去。

是的,這部電影最打動人的便是這份傳承,它不是一個人的獨奏,而是一個時代接替一個時代的共鳴!

然而,少年後來嫌彈琴不賺錢,去彈吉他了~

嘿嘿,這當然只是蟲妹的調侃,可與現實又多麼相似呢。

好在,還有人一直記著那份熱愛和執著。近幾年,國產動畫也出現了《大聖歸來》、《大魚海棠》這樣的作品,雖然各有不足,可蟲妹還是激動到飛起!

有人說,水墨動畫對藝術的要求,成本的要求,都註定它會走向失敗。

蟲妹舉四肢駁斥:水墨動畫是中國動畫史上的一次偉大嘗試,曾經那麼多的經典都證明它的成功和價值,它只是被這個時代拋棄了。

畢竟各國動畫人嚮往的聖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FB)每年都虧損上億加幣,優質動畫仍然層出不窮。我們就不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來否定一種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