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英雄到小丑,為什麼說害袁世凱一世英名盡毀的是他的親生兒子

在還是初中的時候,當老師講到護國運動、辛亥革命等對中國近代史影響巨大的歷史事件時,都會提到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然而當上大總統的袁世凱卻貪得無厭,

一意孤行要稱帝,結果多行不義遭到全國人民的討伐,僅做了83天的皇帝之後不得不取消了帝制,最終半年不到就被氣死了。

於是在那個尚還不能分辨太多事物年紀,從老師那輕蔑的語氣和不屑的神情裡面我們都知道了中國有個大壞蛋,有個跳樑小丑叫做袁世凱。他不僅刺殺革命家宋教仁,還賣國和日本人簽訂《二十一條》,如此的袁世凱從此成了大家內心根深蒂固的形象。

可是,等再長大一點,我們從更多的書裡看到了一個有勇有謀,目光長遠,從區區一個小站練兵在那個時代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這樣的傳奇經歷,我們更知道傳聞袁世凱臨死之前的四個字“他害了我”!意指稱帝是為人所蠱惑。

那麼真實的袁世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我們是該相信小時候的老師呢?還是更應該相信現在那些所謂的學者教授?也許你繼續看下去,就有自己的觀點了。

環顧宇內,人才無出袁世凱右者—李鴻章

當然,在說袁世凱的後半生眾叛親離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袁世凱那堪稱傳奇的發家史。至少小編認為,如果把袁世凱以皇帝論,能比得上他的,除了劉邦,朱元璋以外,

整個華夏史也寥寥無幾。

袁世凱出生于河南項城的一個大家族,父親袁保中是當地地主,但是袁世凱七歲就被過繼給了他叔叔袁保慶。所以說在那個時代,袁世凱雖然不是說如“少帥”張學良那樣出身軍閥權貴,但至少比普通的百姓要強上少許,從小就良好的教育以及優越的環境,

他的父母至少給了他比稍微能夠看看的起點,而他也憑藉著這起點,在朝鮮一戰成名。

西元1882年7月23日,朝鮮發生因為日本干涉而引起的壬午兵變,中國和日本同時被牽扯到內。不管是從歷史上,還是利益上,朝鮮半島一直都是中日兩國博弈的地點。隋末唐初的百濟、新羅、高句麗混戰,既朝鮮三國時期,最終以唐朝和新羅聯軍吞滅百濟,日本聯軍和高句麗,

日本戰敗臣服大唐,並開始積極吸收唐文化為結局。而這次,任誰都知道,日本想要改變歷史。而兩次名落孫山的袁世凱在灰心之餘,決定隨清軍東渡朝鮮建功立業。

正如有句諺語所言,是金子總會發光,袁世凱“文”的不行,“武”卻在家族的薰陶下勇猛常人,不僅在清軍中被推舉為首功,更得到清末權臣李鴻章的賞識,自此袁世凱正式走進了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角色名單中。接著從1898年告密戊戌變法地位扶搖直上開始,到兩年後李鴻章去世接任北洋大臣兼任直隸總督,當年的小站練兵已經成為了當時中外都不容忽視的實權人物。

總所周知,袁世凱並沒有止步於此,他逼清帝溥儀退位,成為了結束中國封建社會的關鍵人物,接著又當上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任大總統,可謂風光無限。然而,在這個當口,他卻在所有人的始料不及下,稱帝了?幾乎所有版本的教科書在此處都用了“滑稽”一詞,滑稽?真的是之前我們所認識的袁世凱會做出來的事麼?所以關於文章的後半段,則不得不提跟袁世凱稱帝極其相關的“籌安六君子”。

所謂“籌安六君子”,既袁世凱長子袁克定策劃,楊度領銜,聯合孫毓筠、嚴複、劉師培、李燮和、胡瑛,成立的“籌安會,時稱“六君子”,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勸袁世凱登帝。於是在各方資源的策劃下,袁世凱最終叫楊士琦代表自己發了這樣一份聲明:

維持共和國體,尤為本大總統當盡之職分。近見各省國民紛紛向代行立法院請願改革國體,于本大總統現居之地位,似難相容,然大總統之地位,本為國民所公舉,自應仍聽之國民。

有時候我們常常說當人地位足夠高以後,他的眼睛就無法觸及更遠的地方,那是因為他所見所聞其實都是早就被人設計好的。那麼袁世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的意思就是,如果老百姓讓我當皇帝,那麼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吧。作為袁世凱長子的袁克定聽到這話,難道不會讓袁世凱看到他想要讓袁世凱看到的“民意”麼?

於是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建元洪憲,中外震驚。

項城先自絕於川,宦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陳宦

袁世凱以為這一切都是順應民意,然而緊接著,不僅全國起義四起,各省獨立嗎,甚至連自己的心腹親信諸如四川陳宦,湖南湯薌銘,陝西陳樹藩的退位電報(俗稱“二陳湯”),才終於讓袁世凱明白,自己這一世英名都毀在了陳度和袁克定的手裡,這也是據傳“他害了我”四字遺言所指的對象。

我們縱觀袁世凱的一生,其功自然無法抹殺,不管是當時成功逼退日本沙俄兩國在朝鮮的勢力滲透(雖然留下了很大的隱患,但這並不是袁之過),還是終結大清王朝,他從孫中山手中接任中國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雖不能說實至名歸,但終究沒有多少人不服。即使是臭名昭著的告密“戊戌變法”,使得“戊戌六君子”被斬;暗殺革命名士宋教仁;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但是在依舊無法掩蓋他對整個國家的功勳,因為告密是自保,暗殺至今還是疑暗,《二十一條》有在當時時代中的不可抗力。

然而終究,“稱帝”毀了他的所有。即使有資料表明,袁世凱稱帝或許是為了走向君主立憲,整合中華之力,可這還是無法成為其貪婪權力,妄圖開歷史倒車的替罪羊。他毀在長子手裡,其實也是毀在了自己手裡。

不僅在清軍中被推舉為首功,更得到清末權臣李鴻章的賞識,自此袁世凱正式走進了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角色名單中。接著從1898年告密戊戌變法地位扶搖直上開始,到兩年後李鴻章去世接任北洋大臣兼任直隸總督,當年的小站練兵已經成為了當時中外都不容忽視的實權人物。

總所周知,袁世凱並沒有止步於此,他逼清帝溥儀退位,成為了結束中國封建社會的關鍵人物,接著又當上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任大總統,可謂風光無限。然而,在這個當口,他卻在所有人的始料不及下,稱帝了?幾乎所有版本的教科書在此處都用了“滑稽”一詞,滑稽?真的是之前我們所認識的袁世凱會做出來的事麼?所以關於文章的後半段,則不得不提跟袁世凱稱帝極其相關的“籌安六君子”。

所謂“籌安六君子”,既袁世凱長子袁克定策劃,楊度領銜,聯合孫毓筠、嚴複、劉師培、李燮和、胡瑛,成立的“籌安會,時稱“六君子”,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勸袁世凱登帝。於是在各方資源的策劃下,袁世凱最終叫楊士琦代表自己發了這樣一份聲明:

維持共和國體,尤為本大總統當盡之職分。近見各省國民紛紛向代行立法院請願改革國體,于本大總統現居之地位,似難相容,然大總統之地位,本為國民所公舉,自應仍聽之國民。

有時候我們常常說當人地位足夠高以後,他的眼睛就無法觸及更遠的地方,那是因為他所見所聞其實都是早就被人設計好的。那麼袁世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的意思就是,如果老百姓讓我當皇帝,那麼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吧。作為袁世凱長子的袁克定聽到這話,難道不會讓袁世凱看到他想要讓袁世凱看到的“民意”麼?

於是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建元洪憲,中外震驚。

項城先自絕於川,宦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陳宦

袁世凱以為這一切都是順應民意,然而緊接著,不僅全國起義四起,各省獨立嗎,甚至連自己的心腹親信諸如四川陳宦,湖南湯薌銘,陝西陳樹藩的退位電報(俗稱“二陳湯”),才終於讓袁世凱明白,自己這一世英名都毀在了陳度和袁克定的手裡,這也是據傳“他害了我”四字遺言所指的對象。

我們縱觀袁世凱的一生,其功自然無法抹殺,不管是當時成功逼退日本沙俄兩國在朝鮮的勢力滲透(雖然留下了很大的隱患,但這並不是袁之過),還是終結大清王朝,他從孫中山手中接任中國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雖不能說實至名歸,但終究沒有多少人不服。即使是臭名昭著的告密“戊戌變法”,使得“戊戌六君子”被斬;暗殺革命名士宋教仁;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但是在依舊無法掩蓋他對整個國家的功勳,因為告密是自保,暗殺至今還是疑暗,《二十一條》有在當時時代中的不可抗力。

然而終究,“稱帝”毀了他的所有。即使有資料表明,袁世凱稱帝或許是為了走向君主立憲,整合中華之力,可這還是無法成為其貪婪權力,妄圖開歷史倒車的替罪羊。他毀在長子手裡,其實也是毀在了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