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解放軍新型步槍有一個性能先進,因這個問題尚不能在全軍推廣

近日,陸軍某部偵察連公開展示了新裝備的QST11型突擊步槍,這款目前中國研製的最為先進的步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不過筆者認為,目前QST11型不可能在全軍推廣,還只能在少量偵察部隊裡裝備。

裝備QST11型作戰系統的士官

QST11型的最大特點是,整合了大量感測器和20毫米榴彈發射器,形成了整套以5.8毫米突擊步槍、20毫米榴彈發射器為基幹的單兵作戰火控系統。美軍下馬的QICW主要還是依託槍榴彈來實現精確面殺傷,特別是XM29型榴彈還是空爆智慧榴彈,

打擊塹壕和工事內人員非常合適。而步槍上整合的光學和紅外線裝置則可以擴大單兵的戰場感知能力。但是必須看到,目前單兵輕武器已經達到了極限,在現有的技術路徑上如果繼續提高性能,就會發現輕武器不再“輕”,過重的武器會影響士兵的持續作戰能力。除非士兵有辦法解決力量問題,否則現有的輕武器基本無法繼續增長。

比起美國OICW,QST-11已經很輕了

不過殺傷力並非是QST11的主要突破,主要在於資訊化。頭盔瞄準具、通信設備、掌上型單兵電腦等設備被專門整合進一套系統,將單兵變成作戰網路中的一個節點,將戰場資訊迅速共用。換言之,每一個步兵在戰場上的動態都可以被即時共用,如果步兵分隊遇到了阻擊,

步兵可以迅速通過相關設備就近呼叫體系內其他兵力實施打擊。

QST-11不僅僅在於槍

有這樣的性能,價格自然不可能便宜,而更貴的則是整個資訊化合成營的成套設備及其作戰系統。可以說沒有資訊化作戰體系,單獨一個單兵系統並沒有真正的威力。

但是,軍費始終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部隊都能分享。比如此次公開的中部戰區某師偵察營,前身是原38軍112師,是重點建設的部隊也是資訊化程度非常高的一支部隊。因此,在“楊子榮連”裡可以實現更高水準的整合,這是許多部隊不敢奢望的。如果沒有體系支撐,那麼QST-11就只有較強的感知和反掩體打擊能力,這種能力以目前的95式突擊步槍+87式榴彈發射器也並非不能完全實現。

大部分部隊裝備不起QST11系統

因此,QST-11單兵作戰系統不太可能實現全軍推廣,其性能很好,但是要發揮出全部性能對於大量普通部隊仍然不太可行。

除了陸軍少量裝備,海軍陸戰隊也有少量裝備

除了陸軍少量裝備,海軍陸戰隊也有少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