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剪紙:剪出節日風情,溫暖流年時光

小時,每到秋末冬初,北風肆虐,刺骨寒風從窗櫺的縫隙裡吹進。母親總是買回一些白紙和紅紙,白紙貼窗戶,紅紙剪成窗花。那時,一張張普通的紅紙,在母親手中霎時變成一幅幅美麗的圖案,

如一只只蝴蝶振翅飛翔。再看窗戶,變得煥然一新。流年裡的窗花,一朵一朵綻放在窗前,溫暖了往日歲月。

2018年1月20日下午,“宣德堂”文化大講堂第二場活動——“紙上花紋,剪出歲月風情”在建鄴區車站村27號“宣德堂”舉行,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陳耀解析了民間剪紙中所蘊藏的吉祥民俗寓意,並通過作品展示、現場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大家耳濡目染加深印象,逐步瞭解民間剪紙藝術的樂趣和魅力,

不時贏得陣陣歡呼和掌聲。

陳耀老師上課聲情並茂。

宣德堂內坐滿了聽眾。

參與活動的50多人還跟著陳耀老師一起學習剪紙,

和大師親距離互動交流,氣氛極其熱烈。當天還來了幾名外國留學生,也是熱情高漲,和其他人一樣,現場交出了幾份剪紙作品。

外國朋友展示剛完成的作品。

講解寓意

陳耀老師說,中國剪紙有兩千多年歷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群眾基礎,在國際上也有極高的知名度。學習民間剪紙,可以更好的喚起我們的民族意識,增加我們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民間剪紙利用了大量的民間吉祥元素來表達思想。圖案構思中採用比方、比喻、象徵、擬人、諧音等方法,它所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剪紙的形式也豐富多彩。優秀的剪紙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

講解寓意。

陳耀作品《馬上大發》。

陳耀作品《鴻運當頭》。

認真聽講中。

陳耀作品《吉虎鎮宅》。

陳耀作品《吉祥如意》。

講解兩隻螃蟹的寓意。

現場教學

陳耀老師說,通過學習剪紙,能培養學生的細心、恒心、耐心、 信心以及學生自身空間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概括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對人真、善、美的性格培養,快捷提高人的思想品德、藝術素養至關重要。學會剪紙就多掌握了一份人與人交流,乃國與國交流的過硬本領。

現場剪出作品。

現場教學。

學習剪紙,不是靠簡單的臨摹。應該從剪紙的基本功入手,先訓練初學者的手感和手腦的協調能力,從練習製作線條、圓、波浪紋、鋸齒紋、挖空等手法逐步深入。

陳耀老師以外國朋友做模特剪的頭像。

兩名外國朋友在學習中。

提倡脫稿剪,充分體現一個孩子的童真、童趣,給他一個天馬行空的空間,一個天真浪漫的世界。絕對不要禁錮他的想像力。

學員展示剛剪的作品。

學員學習時,要看樣不剪紙、剪紙不看樣。可以用大量的時間看樣稿, 直到他認為自己能記住了再動手剪,反復練習才能加快記憶的速度。

小朋友也秀一個。

大家可以先學簡單的個體圖案,如蝴蝶,青蛙,金魚,蝙蝠等等,再學做折疊剪紙,然後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就像編織漁網一樣,最終才能做成一個點線面都很完美的作品。

部分學員和陳耀老師合影。

“前堂後堂羅袖人,南窗北窗花發春。”貼幾張大紅喜氣的窗花在自家門上、窗上,迎接新春到來,春節也變得越來越有滋味。靚麗紛呈的窗花,返璞歸真綻放在鄉村及城市的窗戶上。

栩栩如生的剪紙畫面不光成為一種年俗,而且逐漸成為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藏藝術品。古老而喜慶的年俗,就這樣再次盛開在了紅紅火火的日子裡。

主辦單位:建鄴區委宣傳部、莫愁湖街道

承辦單位:蓓蕾社區、宣德堂、建鄴圖書館

協辦單位:南京市建鄴區揚子文化交流服務中心

編輯:葉子

陳耀作品《吉祥如意》。

講解兩隻螃蟹的寓意。

現場教學

陳耀老師說,通過學習剪紙,能培養學生的細心、恒心、耐心、 信心以及學生自身空間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概括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對人真、善、美的性格培養,快捷提高人的思想品德、藝術素養至關重要。學會剪紙就多掌握了一份人與人交流,乃國與國交流的過硬本領。

現場剪出作品。

現場教學。

學習剪紙,不是靠簡單的臨摹。應該從剪紙的基本功入手,先訓練初學者的手感和手腦的協調能力,從練習製作線條、圓、波浪紋、鋸齒紋、挖空等手法逐步深入。

陳耀老師以外國朋友做模特剪的頭像。

兩名外國朋友在學習中。

提倡脫稿剪,充分體現一個孩子的童真、童趣,給他一個天馬行空的空間,一個天真浪漫的世界。絕對不要禁錮他的想像力。

學員展示剛剪的作品。

學員學習時,要看樣不剪紙、剪紙不看樣。可以用大量的時間看樣稿, 直到他認為自己能記住了再動手剪,反復練習才能加快記憶的速度。

小朋友也秀一個。

大家可以先學簡單的個體圖案,如蝴蝶,青蛙,金魚,蝙蝠等等,再學做折疊剪紙,然後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就像編織漁網一樣,最終才能做成一個點線面都很完美的作品。

部分學員和陳耀老師合影。

“前堂後堂羅袖人,南窗北窗花發春。”貼幾張大紅喜氣的窗花在自家門上、窗上,迎接新春到來,春節也變得越來越有滋味。靚麗紛呈的窗花,返璞歸真綻放在鄉村及城市的窗戶上。

栩栩如生的剪紙畫面不光成為一種年俗,而且逐漸成為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藏藝術品。古老而喜慶的年俗,就這樣再次盛開在了紅紅火火的日子裡。

主辦單位:建鄴區委宣傳部、莫愁湖街道

承辦單位:蓓蕾社區、宣德堂、建鄴圖書館

協辦單位:南京市建鄴區揚子文化交流服務中心

編輯: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