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分娩側切不用怕,產後護理好,傷口恢復超級快!

分娩時,會陰側切能夠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

順產側切傷口就像剖腹產傷口一樣,表皮的癒合通常是很快的,一般側切傷口的皮膚3天就能長好了。但皮下組織、肌肉癒合後要與周圍的組織重新生長在一起,

軟化到像其他組織一樣的程度,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雖然產後疼痛難耐,但寶媽們還是應該儘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胃活動。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湯水,這樣有利於排便順暢,以免便秘。

因為便秘很容易造成排便時用力過度,造成傷口開裂。

避免體力活、下蹲動作

拆線後的頭2-3天,要避免做出下蹲、用力動作。每次上廁所要先收斂會陰和臀部,再坐在馬桶上,這樣才能避免會陰傷口開裂。

產後 1 個月內不要提重物,不要做家務,抱孩子時記得用省力的姿勢,不然會影響傷口癒合。

多採取相反臥位

若是左側切,產後頭幾天最好多採取右側位,有利於促進傷口內的積血流出,還能防止惡露裡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等 4-5 天后,傷口長得較牢固、惡露難流入時,就可以採取左右輪換臥位了。

平時坐立時,身體的重心最好偏向和側切傷口相反的位置,這樣既可以避免壓迫傷口,又能防止表皮開裂。

大小便後要清洗屁屁

為了避免感染,傷口周圍的清潔護理非常重要。每次大小便後,記得清洗屁屁。

方法是:用智慧馬桶的智慧沖洗功能,清洗之後用暖風烘乾,這樣比較乾淨衛生,可以預防感染,還有衛生巾要勤換,那可是細菌滋生的溫床!

TOTO智慧馬桶蓋潔身器座便蓋日本電子坐便蓋板加熱沖洗 高貴白 ¥3199 購買

出現以下情況及時上醫院

1、傷口血腫

經常出現於會陰側切開術的兩個小時內,所以媽媽產後一般要在產房觀察2小時。

發生血腫的主要表現為:嚴重的傷口疼痛、肛門出現墜脹感,這是要拆開、清除血腫、對出血血管結紮、二次縫合。

2、傷口感染

四大症狀為:紅、腫、熱、痛;用硬結、波動感,擠壓時流出膿性分泌物;這時也要拆開縫線、進行清創,

再行理療。

3、傷口裂開

有些媽媽會出現拆線後傷口裂開,像新鮮傷口一樣,可能需要再次縫合。不多多數處理方式,跟傷口感染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