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頭條|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重磅打擊網路傳銷 電商中心在行動!

國家工商總局2018年1月18日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共查處各類經濟違法違章案件49.4萬件,案值99.1億元,其中惡性傳銷、金融詐騙違法案件成為新的焦點,數量不多,但傳銷的社會危害性比較大,

金額也比較大,特別是涉及到金融詐騙、非法集資這些領域,成為了一個影響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十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一直堅持預警、曝光網路傳銷違法行徑,並聯合專業律師評論預警,為國民保駕護航!

為更全面剖析網路傳銷的表現形式、特徵、類型和典型案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獨家專題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重磅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活動(http://www.100ec.cn/zt/pyramid_scheme/)近日上線發佈。

專題從網路傳銷的定義、識別方式、類型、被定性傳銷和疑似傳銷企業、網路傳銷研究、專家點評等幾部分展開。

教你如何識別網路傳銷?

什麼是網路傳銷?網路傳銷是指利用網路等手段進行傳銷,使用了隱秘的不公開的手段,通常有自己的網站,通過拉人加入,人拉人然後拉下線,拉的越多就掙的越多,是傳統傳銷的變種。它的得利方式同樣是交納會費(或享受產品),然後再拉人進入作為自己的下線,如此方式與傳統傳銷沒有本質的區別。

與傳統行銷相比,網路傳銷具備:虛擬性更強、更具欺騙性、隱蔽性強、跨地域性傳播,以及處於工商監管的“灰色地帶”五大特徵。

為了更直觀瞭解網路傳銷與直銷的區別,以防大家落入網路傳銷陷阱,我們製作圖表如下:

如圖所示,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瞭解,網路傳銷與網路直銷在經銷商利益來源、公司利潤來源、加入條件、產品價格、品質、售後等方面有明顯差異。

1、入門費。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

牟取非法利益;

3、計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

網路傳銷典型代表類型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十年跟蹤研究顯示,網路傳銷存在多種表現形式,讓人防不勝防,典型的有:微商傳銷、微信傳銷、社交傳銷、返利傳銷、消費傳銷、網購傳銷、金融傳銷、貨幣傳銷、養老傳銷、旅遊傳銷、理財傳銷等。

而近年來,被定性為傳銷和疑似傳銷的企業也數不勝數。據中國網路傳銷網(http://www.100ec.cn/zt/wlcx2/)企業庫顯示,目前社會影響大、又比較典型的網路傳銷或疑似網路傳銷平臺有太平洋直購網、萬家購物、雲在指間、上海家帝豪、借貸寶、大大理財、雲夢生活、摩能國際、夢幻之旅、世華旅遊、安貝特、世華旅遊、海納百特、富寬購物網、新智網、精彩生活網、星火燎原、博邦商城、雲集微店、環球捕手等。

另據2018年1月,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年終盤點】2017年十大互聯網傳銷案例與點評 顯示,錢寶網、五行幣、維卡幣、五化聯盟、雲在指尖、雲集微店、魔幻農莊、1040陽光工程、IGOFX、亞歐幣為“2017年十大互聯網傳銷案例”,其中,打著“互聯網金融”名義的詐騙傳銷是2017年的“重災區”。

此前,全國首份網路傳銷調查報告主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為“浙大-四川省工商局打擊網路傳銷班”做主題為《電子商務發展與網路監管實務》講座(詳見【前沿】曹磊出席四川省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大會分享乾貨 ),傳授工商系統嚴打網路傳銷的“心經”。曹磊講述網路傳銷之所以猖獗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監管層相關法律法規缺乏與時俱進;網路傳銷組織借“互聯網+”瞄準電商、微商、互聯網金融陣地;極個別電子商務公司行銷過程中有傳銷嫌疑;用戶缺乏相關知識,對電商、微商、直銷和傳銷認識模糊。

曹磊指出,由於網路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由於屬地管轄的限制,各地工商部門只能就本轄區的傳銷活動進行監督,很難從源頭上切斷,更需要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平臺實現“以網管網”。

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行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近年來各類披著互聯網/電子商務外衣的傳銷組織屢禁不止,微商、數位貨幣、校園貸、資金盤等成為網路傳銷“重災區”,類似於雲在指尖、摩能國際、博邦商城等打著電子商務幌子的幾十億傳銷大案浮出水面。

近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行動,從2010年開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通過聯手中國反傳銷協會、中國反傳銷志願者聯盟,啟動了“2010中國網路傳銷不完全調查”(http://www.100ec.cn/zt/wlcx/),對網路傳銷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深入“臥底”調查體驗,並最終撰寫《2010年中國網路傳銷調查報告》。

該報告一經發佈,引發全國1000多家媒體紛紛報導,引發巨大社會反響。報告經有關“內參”管道上報中央有關領導批閱後,最終推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在內的六部門聯合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查處一大批網路傳銷企業,有效淨化了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互聯網電商環境。

為淨化網路環境,為使用者減少損失,避免受騙,十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一直第一時間披露、預警、曝光網路傳銷案件,並聯合專業律師點評分析,為全體國民保駕護航!

此後,我們在配合工商、公安等監管部門打擊網路傳銷的道路上一直沒有停歇,不定期發佈大量網路傳銷資訊、預警,提醒廣大互聯網用戶警惕傳銷騙局;並聯合專業律師發佈電商快評,剖析和預警網路傳銷陷阱,通過全國數百家媒體進行發佈,讓更多的用戶小心各類披著互聯網外衣的傳銷陷阱;此外,中心的各位分析師、專家不定期通過媒體呼籲,提醒使用者不要落入網路傳銷“深坑”。

支持行業創新 為被扣“傳銷帽子”的電商正規軍“正名”

電商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是非之地,而一些新型的模式很容易被抹黑。為此,除了曝光一些傳銷或疑似傳銷的企業,給廣大用戶以預警外,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為電商行業被誤解歪曲的新型模式正名。

2017年9月,某地警方在官微發佈了《關於“拼多多”、“拼好貨”等拼團購物平臺存在隱患問題的預警》,該預警文章裡稱,“拼多多”、“拼好貨”等拼團平臺這種薄利多銷的線上商品銷售模式獲得了不少群眾青睞,各類拼團資訊也陸續在朋友圈火爆起來。然而,該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隱患問題,各單位應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有效工作舉措積極應對。拼多多還被不明是非、誤打誤著地扣上了“類似傳銷”的帽子。

對於快速發展中的社交拼團電商“拼多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認為這是一種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屬性而發展的新型電商模式,並非是傳銷。

正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媒體時表示,“相關抹黑言論認為拼多多、拼好貨等社交電商平臺存在類似傳銷形式的問題,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發佈者缺乏電商專業知識,對這類創新模式的電商平臺運作模式並不是特別瞭解,將拼團社交電商與網路傳銷混為一談。(詳見《“拼多多”被“誤指”涉嫌傳銷 專家:與傳銷“風馬牛不相及”》)

正如曹磊指出,判斷披著“互聯網+”外衣的“新模式”是否屬於傳銷,可看其是否具備以下主要特徵:一是是否需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二是否分層級,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三是否根據下線獲利,上線直接或間接從發展的下線人員數量或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返傭”。顯然,以“拼多多”為行業代表的“拼團模式”類移動社交電商模式,與網路傳銷“風馬牛不相及”,更接近美團、大眾點評賴以起家的“團購模式”,而這類團購人數達一定數量就能享受一定優惠的商業模式,無論線上下還是線上,早就被證明是合法、合理,也合乎用戶需求的。

在順利運行八年多後“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迎來了全面升級,2.0版線上系統(http://show.s.315.100ec.cn/)近日已測試上線運行,如您(用戶消費者/平臺商家),遇到電商侵權、消費糾紛、商家維權,以及疑似網路傳銷等情況,歡迎向我們反應、爆料,提供線索,我們將協同有關各大電商平臺和工商、消協、律師等力量協調解決 電商糾紛爭議。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專題】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重磅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十年在行動!

另據2018年1月,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年終盤點】2017年十大互聯網傳銷案例與點評 顯示,錢寶網、五行幣、維卡幣、五化聯盟、雲在指尖、雲集微店、魔幻農莊、1040陽光工程、IGOFX、亞歐幣為“2017年十大互聯網傳銷案例”,其中,打著“互聯網金融”名義的詐騙傳銷是2017年的“重災區”。

此前,全國首份網路傳銷調查報告主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為“浙大-四川省工商局打擊網路傳銷班”做主題為《電子商務發展與網路監管實務》講座(詳見【前沿】曹磊出席四川省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大會分享乾貨 ),傳授工商系統嚴打網路傳銷的“心經”。曹磊講述網路傳銷之所以猖獗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監管層相關法律法規缺乏與時俱進;網路傳銷組織借“互聯網+”瞄準電商、微商、互聯網金融陣地;極個別電子商務公司行銷過程中有傳銷嫌疑;用戶缺乏相關知識,對電商、微商、直銷和傳銷認識模糊。

曹磊指出,由於網路傳銷突破了地域和國界,由於屬地管轄的限制,各地工商部門只能就本轄區的傳銷活動進行監督,很難從源頭上切斷,更需要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平臺實現“以網管網”。

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行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近年來各類披著互聯網/電子商務外衣的傳銷組織屢禁不止,微商、數位貨幣、校園貸、資金盤等成為網路傳銷“重災區”,類似於雲在指尖、摩能國際、博邦商城等打著電子商務幌子的幾十億傳銷大案浮出水面。

近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行動,從2010年開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通過聯手中國反傳銷協會、中國反傳銷志願者聯盟,啟動了“2010中國網路傳銷不完全調查”(http://www.100ec.cn/zt/wlcx/),對網路傳銷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深入“臥底”調查體驗,並最終撰寫《2010年中國網路傳銷調查報告》。

該報告一經發佈,引發全國1000多家媒體紛紛報導,引發巨大社會反響。報告經有關“內參”管道上報中央有關領導批閱後,最終推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在內的六部門聯合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查處一大批網路傳銷企業,有效淨化了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互聯網電商環境。

為淨化網路環境,為使用者減少損失,避免受騙,十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一直第一時間披露、預警、曝光網路傳銷案件,並聯合專業律師點評分析,為全體國民保駕護航!

此後,我們在配合工商、公安等監管部門打擊網路傳銷的道路上一直沒有停歇,不定期發佈大量網路傳銷資訊、預警,提醒廣大互聯網用戶警惕傳銷騙局;並聯合專業律師發佈電商快評,剖析和預警網路傳銷陷阱,通過全國數百家媒體進行發佈,讓更多的用戶小心各類披著互聯網外衣的傳銷陷阱;此外,中心的各位分析師、專家不定期通過媒體呼籲,提醒使用者不要落入網路傳銷“深坑”。

支持行業創新 為被扣“傳銷帽子”的電商正規軍“正名”

電商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是非之地,而一些新型的模式很容易被抹黑。為此,除了曝光一些傳銷或疑似傳銷的企業,給廣大用戶以預警外,多年來我們也一直在為電商行業被誤解歪曲的新型模式正名。

2017年9月,某地警方在官微發佈了《關於“拼多多”、“拼好貨”等拼團購物平臺存在隱患問題的預警》,該預警文章裡稱,“拼多多”、“拼好貨”等拼團平臺這種薄利多銷的線上商品銷售模式獲得了不少群眾青睞,各類拼團資訊也陸續在朋友圈火爆起來。然而,該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隱患問題,各單位應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有效工作舉措積極應對。拼多多還被不明是非、誤打誤著地扣上了“類似傳銷”的帽子。

對於快速發展中的社交拼團電商“拼多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認為這是一種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屬性而發展的新型電商模式,並非是傳銷。

正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媒體時表示,“相關抹黑言論認為拼多多、拼好貨等社交電商平臺存在類似傳銷形式的問題,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發佈者缺乏電商專業知識,對這類創新模式的電商平臺運作模式並不是特別瞭解,將拼團社交電商與網路傳銷混為一談。(詳見《“拼多多”被“誤指”涉嫌傳銷 專家:與傳銷“風馬牛不相及”》)

正如曹磊指出,判斷披著“互聯網+”外衣的“新模式”是否屬於傳銷,可看其是否具備以下主要特徵:一是是否需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二是否分層級,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三是否根據下線獲利,上線直接或間接從發展的下線人員數量或銷售業績中計提報酬或“返傭”。顯然,以“拼多多”為行業代表的“拼團模式”類移動社交電商模式,與網路傳銷“風馬牛不相及”,更接近美團、大眾點評賴以起家的“團購模式”,而這類團購人數達一定數量就能享受一定優惠的商業模式,無論線上下還是線上,早就被證明是合法、合理,也合乎用戶需求的。

在順利運行八年多後“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迎來了全面升級,2.0版線上系統(http://show.s.315.100ec.cn/)近日已測試上線運行,如您(用戶消費者/平臺商家),遇到電商侵權、消費糾紛、商家維權,以及疑似網路傳銷等情況,歡迎向我們反應、爆料,提供線索,我們將協同有關各大電商平臺和工商、消協、律師等力量協調解決 電商糾紛爭議。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專題】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重磅打擊網路傳銷違法犯罪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十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