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鷹擊1、海鷹3到鷹擊12、鷹擊18,中國超音速反艦導彈趨完美!

說起國產主力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和鷹擊-18無疑是兩大明星,且這兩種都是通用化、多用途反艦導彈,海陸空三軍都可以使用。特別是鷹擊-18可垂直發射,適裝性更好,不但戰艦能載、潛艇能用,

戰機可射,也能由岸基車載發起遠程攻擊,是我軍反艦殺手鐧武器。

鷹擊-1超音速反艦導彈 圖片來自網路

而中國的第一款超音速反艦導彈是“鷹擊-1”,上世紀70年代末,有關部門計畫研製一款超音速反艦導彈,最開始計畫由“水轟-5”攜帶,便取“鷹擊長空”之意得名“鷹擊”,

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所以便命名為“鷹擊-1號”,彈重達1847千克,射程45千米,速度2馬赫左右。1985年導彈發射實驗成功,但在高速飛行中導彈內部溫度過高最終並未裝備,後經數次改進最終少量裝備。

隨後發展的第二款超音速反艦導彈則是“海鷹-3”,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以亞音速海鷹-2為基礎,移植鷹擊-1技術發展而來,彈重1850千克,射程130公里,

速度2馬赫左右,能在100米低空持續超音速飛行,主要用於岸基摧毀大中型水面戰艦。但由於性能不足等一系列原因,海鷹-3最終下馬並終止,轉為技術儲備,推出外銷型號C-30l。

中國通過鷹擊-1和海鷹-3的研製,積累了大量的超音速導彈技術,並通過兩型彈驗證了衝壓發動機技術,但液體燃料衝壓發動機性能不足,只能通過捆綁火箭助推器來實現超音速和大航程,如此助推段過大,

適裝性很差。而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爆發,阿根廷的高亞音速“飛魚”導彈以10米左右的掠海高度,擊沉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而海鷹-3的掠海高度在300-100米,遠落後於世界。

鷹擊-12發射 圖片來自網路

此後“鷹擊-8”系列亞音速反艦導彈成為中國反艦主力,而“鷹擊-8”被譽為“東方飛魚”,

在“鷹擊-8”的基礎上又發展出鷹擊-81、鷹擊-82、鷹擊-8A、鷹擊-83等型號。直到新世紀中國終於突破了整體式衝壓發動機技術,超燃衝壓發動機能夠產生4倍於火箭的推力,此時中國才迎來了超音速導彈大發展時期,而鷹擊-12和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成為我軍反艦的絕對主力。

鷹擊-12採用GPS+北斗+主動雷達複合制導方式,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和極高的命中精度,它彈長約6-7米,

彈徑約0.5米,艦載版最大射程約300公里,空射版最大射程約400公里,最大速度4馬赫,可瞬間擊毀敵大中型艦艇,被譽“海空霹靂”。鷹擊-12可由轟6、殲轟7A、蘇30MKK、殲16、殲15等飛機攜帶,而改裝後的現代級及051B型167深圳艦上都已配備了鷹擊-12,而岸艦型發射車的圖片也早已出現,是否部署有待證實。

而鷹擊-18雙速制反艦巡航導彈,空射型射程超過600公里,艦載型射程達500公里,採用亞超結合突防方式,巡航階段採用高亞音速,突防階段3倍超音速,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反艦導彈”。具備垂直發射能力,掠海高度全球最低遠超其他型號,最新一代複合制導方式更創造了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命中精度新紀錄,具有反輻射功能的300公斤高爆彈頭,命中一枚足以讓宙斯盾艦瞬間癱瘓,更可摧毀敵艦的雷達等電子系統。

鷹擊-18發射 圖片來自網路

鷹擊-18已裝備了052D、055驅逐艦以及各種常規潛艇、核潛艇,另外蘇-30MKK、殲-11B、殲-15、殲-16、殲轟-7A以及轟-6G/K、蘇-35等機型均可攜帶,而岸基版也已進行過測試,相信不就就會出現。鷹擊-12和鷹擊-18無疑是中國反艦的雙子星,再配合大量亞音速反艦導彈,可讓我軍反艦體系更加完備。感謝閱讀,請搜索關注“007防務”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悉我海陸空天武器裝備的最新進展和戰鬥性能!(作者署名:007防務)

突防階段3倍超音速,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反艦導彈”。具備垂直發射能力,掠海高度全球最低遠超其他型號,最新一代複合制導方式更創造了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命中精度新紀錄,具有反輻射功能的300公斤高爆彈頭,命中一枚足以讓宙斯盾艦瞬間癱瘓,更可摧毀敵艦的雷達等電子系統。

鷹擊-18發射 圖片來自網路

鷹擊-18已裝備了052D、055驅逐艦以及各種常規潛艇、核潛艇,另外蘇-30MKK、殲-11B、殲-15、殲-16、殲轟-7A以及轟-6G/K、蘇-35等機型均可攜帶,而岸基版也已進行過測試,相信不就就會出現。鷹擊-12和鷹擊-18無疑是中國反艦的雙子星,再配合大量亞音速反艦導彈,可讓我軍反艦體系更加完備。感謝閱讀,請搜索關注“007防務”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悉我海陸空天武器裝備的最新進展和戰鬥性能!(作者署名:007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