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滴滴共用單車平臺登陸成都 用戶可轉換小藍押金

中新網1月25日電 滴滴共用單車平臺(滴滴出行APP內標籤為“單車”)今日在成都上線,成都用戶可通過滴滴騎行小藍單車、青桔單車以及ofo小黃車,前兩者支持免押金騎行。滴滴出行表示,

希望以此優化共用單車的用戶體驗,為成都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多樣化的服務。

滴滴出行APP

近期滴滴和小藍單車達成了業務託管安排,小藍的品牌、押金和欠款等各項事務仍歸屬于小藍公司。關於押金事宜,滴滴提供了一個備選方案,用戶可選擇將小藍APP內的押金、特權卡及充值餘額轉換為等值滴滴單車券和出行券;或與小藍公司溝通其他方案。

今日開始,成都的小藍單車用戶可以選擇押金轉換,充值餘額可轉換為等值滴滴平臺單車券,押金和特權卡可轉換為等值滴滴平臺單車券或單車券與滴滴出行券(無門檻現金抵用券)的組合。單車券適用於滴滴平臺內所有單車品牌。用戶轉換之後即可使用相應抵用券。

經過滴滴維修後,部分小藍單車重新回到了成都街頭,方便用戶出行;青桔單車則為滴滴自有品牌。青桔,是滴滴出行的新成員,寓意是略顯青澀又飽含希望的果實。青桔單車將免押金騎行,希望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好騎的騎行體驗。由於小藍單車經回收、維修後,仍有部分達不到使用要求,滴滴自有品牌青桔單車置換了部分損壞的小藍單車。

在滴滴平臺進行芝麻信用認證後,

用戶可以免押金騎行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滴滴希望優化使用者的使用流程,減少押金負擔。另外,使用者需要更新至滴滴出行APP5.1.28版,以體驗這兩個品牌的單車。

據新華社報導,成都是全國最早出臺鼓勵和規範共用單車發展意見的城市,政府搭台、企業擔責、社會共治正成為共用單車管理的“成都經驗”。去年3月,成都市交委、城管委、公安局聯合發佈《關於鼓勵共用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

形成政府、企業、使用者齊抓共管、有序使用的“共用”服務體系。成都市交委相關人士對新華社記者表示,該意見首次明確了各方的責任,政府承擔服務、規範的監管職責,企業承擔共用單車投放、經營和維護的主體責任,使用者做到文明使用。

滴滴青桔單車

滴滴將加強對單車的維護,優化停放秩序。基於滴滴平臺海量的大資料,滴滴對供需能精准預測,以指揮車輛高效率調度,避免車輛淤積。同時,滴滴在成都搭建了完備的運維人員團隊,按區域細分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確保車輛擺放整齊有序,對車輛熱點區及時介入,確保道路暢通。

2017年,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共用單車實施鼓勵發展政策。共用單車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方便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的交通服務方式。意見同時強調,要加強用戶資金安全監管,鼓勵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採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

對共用單車實施鼓勵發展政策。共用單車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方便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的交通服務方式。意見同時強調,要加強用戶資金安全監管,鼓勵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採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