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省政協委員:緩解看病貴需加快完善公立醫院改革措施

圖為四川省政協委員方明恒接受媒體採訪。苗志勇 攝 苗志勇 攝

中新網成都1月25日電 (苗志勇)“目前,在一些地區仍然存在公立醫院改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難以適應醫改工作的任務要求和城鄉居民在本轄區內就近治病的基本健康需求。”在成都參加四川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四川省政協委員,巴中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方明恒今日向記者說,他在《關於加快完善公立醫院配套政策的建議》的提案中指出,由於公立醫院一些政策措施不配套,

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導致公立醫院一些綜合改革任務尚未真正完成。他建議實行城鄉一體化,實現分級診療;實行醫療同質化,保障城市居民需求;實行公共衛生均等化,確保公平可及。

“新醫改啟動以來,各級公立醫院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主體得到了快速發展,對改善群眾就醫條件、緩解群眾看病難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不少公立醫院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累積了較多債務。”方明恒委員稱,他是來自紅色老區、貧困山區巴中市衛生戰線的工作者,今年第一次當選省政協委員。他經過數次調研發現,目前四川省內還有很多公立醫院是負債運行,而這些債務成因主要為基礎建設、購置設備、人員保障、歷史債務等,尤其是貧困地區、邊遠山區更為突出。

“國家醫改政策把公立醫院定位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但目前公立醫院用水用電用氣價格與公立學校執行的是雙重標準,依然是按商業定價,增加其運行成本。”方明恒委員說,水電氣價格不配套仍在增加醫院的運營成本,還有養老保險等政策不配套也在影響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他說,公立醫院編制內人員參加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合同制職工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一個單位兩種養老保險政策,
導致公立醫院不能真正實現同工同酬。

“目前的醫療控費考核也不科學!”方明恒委員還指出,由於各地醫院發展不平衡,尤其是貧困地區醫療機構正處於發展階段,醫療費用總額基數小、脫貧任務重,考核指標中“醫療費用總額增長率”不能完全反映醫療收費情況,嚴重制約了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三醫聯動”不協同也是方明恒委員一直關注的重點。他說,一些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力度不夠,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展緩慢,收入結構不合理,政策性投入機制不健全,仍然依靠自我創收來維持運行與發展,導致難以建立自主控制費機制,醫療服務的公益性體現得尚不充分。

“一些醫院長期負債經營,必然倒逼其過分追求經濟利益,不利於維護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更不利於激發公立醫院改革活力。”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為進一步優化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與政策環境,方明恒委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省級層面出臺專項化解債務專項政策,按照“鎖定舊債、嚴控新債、分級負責、上級獎補、逐步化解”原則,積極穩步推進全省公立醫院債務化解,破除各級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回歸和良性運轉;針對所有公立醫院水電氣仍按照商業性質定價,不符合國家公立醫院改革相關政策,省級層面應出定價專項政策,按照非營利性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確定價格,或者由同級財政補貼價格差,減輕公立醫院運行成本;針對公立醫院“一個單位、兩種養老保險”問題,方明恒委員認為,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為省級統籌,省級相關部門需儘快出臺專門政策,將編制備案制管理人員視為事業單位職工,其養老保險按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政策執行,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方明恒委員說,加快完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配套政策,城鄉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完)

方明恒委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省級層面出臺專項化解債務專項政策,按照“鎖定舊債、嚴控新債、分級負責、上級獎補、逐步化解”原則,積極穩步推進全省公立醫院債務化解,破除各級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回歸和良性運轉;針對所有公立醫院水電氣仍按照商業性質定價,不符合國家公立醫院改革相關政策,省級層面應出定價專項政策,按照非營利性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確定價格,或者由同級財政補貼價格差,減輕公立醫院運行成本;針對公立醫院“一個單位、兩種養老保險”問題,方明恒委員認為,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為省級統籌,省級相關部門需儘快出臺專門政策,將編制備案制管理人員視為事業單位職工,其養老保險按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政策執行,進一步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方明恒委員說,加快完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配套政策,城鄉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