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後創業新貴,京城IT四少最早成名的80後創業者茅侃侃走了

北方的很多城市漂著雪花,似乎在祭奠這位英年早逝的80後茅侃侃。

早晨在朋友圈看到茅侃侃離世的消息,內心無比的震撼。我以為是過勞死,卻沒料到茅侃侃選擇了自殺這種方式終結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中國80後創業偶像、萬家電競CEO茅侃侃於1月25日自殺,生命定格在35歲。

一知情人士告訴小編,茅侃侃患有十幾年的重度抑鬱症,跟萬家文化之間的糾紛助推了抑鬱症的加重。他曾經跟一位元好友電話、微信說過十幾次自己想要自殺,一開始大家都勸他,但說過幾次後大家都沒有當真。直到茅侃侃真的離開後,眾人仍深陷在錯愕裡。抑鬱症加重的時候,

茅侃侃晚上睡不著覺,只能靠大量吃東西來填補。他經常在半夜點外賣,也會在朋友圈裡吐槽各式各樣的外賣小哥。

在他離世後,與茅侃侃有過交集的人紛紛在朋友圈轉發:“生活中,他永遠是第一個出來幫朋友抗事的人,沒有目的,不求回報;創業中,他背負了所有屬於他以及完全不屬於他的全部責任。身邊小有成就的人很多,但份量最終的那個哥們,茅侃侃是唯一。

走好,兄弟。“

茅侃侃最後一次發朋友圈是在1月23日,內容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配圖似乎是一家KTV的螢幕。後來他回復了別人一個捂臉的表情,說這次是“老圖新發。“沒人知道他是在向誰告別。畢竟前三天,他還誇獎張韶涵唱的《阿刁》很會選歌。

茅侃侃出生於1983年,被稱為80後創業代表人物,曾被媒體和大眾狂熱追捧。

2004年底,茅侃侃開始運營MaJoy,他把網路遊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後臺資料運行,但用實景、由玩家實際扮演。此後,茅侃侃又先後做了移動醫療領域的APP以及提供即時路況資訊APP“哪兒堵”;

2013年,茅侃侃加入GTV,踏入電競圈;

2015年,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

從拋開明星創業者、萬家電競CEO的身份,現實生活中的茅侃侃跟一個愛玩的80後青年並無二異。

朋友圈裡的他搞笑愛調侃,看過的電影、喝過的啤酒、玩過的遊戲,都會曬圖還經常刷屏。最後一批90後告別少年時代時,他發了七張自己18歲的照片,配文:“誰還沒幾張‘18’歲,這童顏天天18歲。“

茅侃侃給人的感覺特別樂觀,

沒有架子,而且講義氣很爺們。他知道身邊創業者特別不容易,經常給他們幫助。比如有個朋友近期不順,他會組局吃飯大家暢聊一番,散場之後會讓司機把每個人安全送到家,是名副其實的暖男。而去年12月份電影《縫紉機樂隊》上映的時候他看哭了,回來感慨:“靠,人總還是要有些夢想吧。”煽情不過四天,他又自我調侃:“此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人對我說你是最胖的。”

當時,萬家電競的資金鏈已經斷裂,這個曾經的億萬富翁已經身家散盡。面對這一切的崩塌,他卻沒有過活得像外界想像的失意。這大概是這個創業家骨子裡殘存的樂觀細胞。

作為80後創業的代表人物,茅侃侃年少成名。

2006年初,年僅23歲的他就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的CEO,他創造的“真人實景數位引擎”的想法得到了某國企副總裁的認同,這是一款將網遊搬到實景中體驗的項目,很快,他的創業項目得到政府批准,這位17歲時兩度輟學的少年搖身變成了80後CEO。

這個身份很快就引來媒體的關注。2006年5月14日,茅侃侃作為嘉賓做客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和他一起對話的還有時任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CEO戴志康、MyseeCEO高燃。彼時韓寒叛逆成名的事蹟還在流傳,而他們4人的崛起迅速在商業領域掀起軒然大波,“京城IT四少”、“80後創業新貴”等名詞在此後數年被媒體反復提及。

坦白說,選擇死亡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這種做法必須批判。的確,茅侃侃的最後一次創業又失敗了,萬家電競深陷生存泥潭,但這不能成為選擇死亡的理由。民間有句話說得好,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

只是,經歷了多次創業失敗的茅侃侃再也爬不起來了。對於茅侃侃的死,媒體有太多的分析,有人甚至把矛盾頭向了資本。作為一名還算了解茅侃侃的人來看,創業或許並不是茅侃侃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10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網的李想、康盛創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4個出生在80年代,20歲出頭便有公司,成了當時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

作為一名出生於部隊大院的80後,茅侃侃十幾歲就頭頂光環。獨生子的他,有著放蕩不羈的性格。或許是因為這種性格,茅侃侃中途輟學選擇創業。很多成功的互聯網創業者,也有輟學創業的經歷,但茅侃侃只有初中文憑。所以,媒體一味把茅侃侃與李想、高燃和戴志康相提並論,這有失公允。嚴格來說,媒體把這四人稱這“京城四少”本身就有過度鼓吹之嫌。

茅侃侃是一名沒有上過大學的孩子,而李想、高燃和戴志康這三位創業者,大多出身名校。

公開信息顯示,高燃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後入經濟觀察報,任財經記者。而戴志康則畢業于哈爾濱工程大學。雖然李想高中畢業,但在創辦了泡泡網成功後,後續也不止一次學習充電。更重要的是,李想、高燃和戴志康都有豐富的從業經歷,這是他們創業成功一個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

事實上,茅侃侃也是有機會走進大學深造的。在放蕩不羈性格的驅使下,這位80後初中就輟學,這種做法變相的反襯出一個人性格和處事能力方面的差異。加上創業本身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對學歷、能力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沒有上過大學的茅侃侃,雖然頭頂CEO的光環,但能力如何還是需要打上一個問號的。

來自媒體報導的消息稱,茅侃侃並非第一次創業。在2004年的時候,茅侃侃正式創業,任MaJoy總裁。結果,第一次創業失敗,茅侃侃又嘗試多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萬家電競,是茅侃侃的最後一次創業,結局大家也看到了。有不少業內人士稱,資本過於苛刻,逼死了茅侃侃。事實上,真正逼死自己的,或許是茅侃侃自己偏執和放蕩不羈的性格。

多次創業失敗,證明茅侃侃並不適合創業。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條,茅侃侃完全可以選擇打工,或者從一個小店做起。然而,茅侃侃的多次創業,起點都比較高,而不是從基礎做起。對成功的執著,再加上媒體的過度鼓吹,以及對自己過高的期待,多次創業失敗無疑讓茅侃侃背負了太大的壓力。或因于此,茅侃侃才選擇了終結生命。

這個曾經的億萬富翁已經身家散盡。面對這一切的崩塌,他卻沒有過活得像外界想像的失意。這大概是這個創業家骨子裡殘存的樂觀細胞。

作為80後創業的代表人物,茅侃侃年少成名。

2006年初,年僅23歲的他就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的CEO,他創造的“真人實景數位引擎”的想法得到了某國企副總裁的認同,這是一款將網遊搬到實景中體驗的項目,很快,他的創業項目得到政府批准,這位17歲時兩度輟學的少年搖身變成了80後CEO。

這個身份很快就引來媒體的關注。2006年5月14日,茅侃侃作為嘉賓做客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和他一起對話的還有時任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CEO戴志康、MyseeCEO高燃。彼時韓寒叛逆成名的事蹟還在流傳,而他們4人的崛起迅速在商業領域掀起軒然大波,“京城IT四少”、“80後創業新貴”等名詞在此後數年被媒體反復提及。

坦白說,選擇死亡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這種做法必須批判。的確,茅侃侃的最後一次創業又失敗了,萬家電競深陷生存泥潭,但這不能成為選擇死亡的理由。民間有句話說得好,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

只是,經歷了多次創業失敗的茅侃侃再也爬不起來了。對於茅侃侃的死,媒體有太多的分析,有人甚至把矛盾頭向了資本。作為一名還算了解茅侃侃的人來看,創業或許並不是茅侃侃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10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網的李想、康盛創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4個出生在80年代,20歲出頭便有公司,成了當時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

作為一名出生於部隊大院的80後,茅侃侃十幾歲就頭頂光環。獨生子的他,有著放蕩不羈的性格。或許是因為這種性格,茅侃侃中途輟學選擇創業。很多成功的互聯網創業者,也有輟學創業的經歷,但茅侃侃只有初中文憑。所以,媒體一味把茅侃侃與李想、高燃和戴志康相提並論,這有失公允。嚴格來說,媒體把這四人稱這“京城四少”本身就有過度鼓吹之嫌。

茅侃侃是一名沒有上過大學的孩子,而李想、高燃和戴志康這三位創業者,大多出身名校。

公開信息顯示,高燃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後入經濟觀察報,任財經記者。而戴志康則畢業于哈爾濱工程大學。雖然李想高中畢業,但在創辦了泡泡網成功後,後續也不止一次學習充電。更重要的是,李想、高燃和戴志康都有豐富的從業經歷,這是他們創業成功一個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

事實上,茅侃侃也是有機會走進大學深造的。在放蕩不羈性格的驅使下,這位80後初中就輟學,這種做法變相的反襯出一個人性格和處事能力方面的差異。加上創業本身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對學歷、能力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沒有上過大學的茅侃侃,雖然頭頂CEO的光環,但能力如何還是需要打上一個問號的。

來自媒體報導的消息稱,茅侃侃並非第一次創業。在2004年的時候,茅侃侃正式創業,任MaJoy總裁。結果,第一次創業失敗,茅侃侃又嘗試多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萬家電競,是茅侃侃的最後一次創業,結局大家也看到了。有不少業內人士稱,資本過於苛刻,逼死了茅侃侃。事實上,真正逼死自己的,或許是茅侃侃自己偏執和放蕩不羈的性格。

多次創業失敗,證明茅侃侃並不適合創業。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條,茅侃侃完全可以選擇打工,或者從一個小店做起。然而,茅侃侃的多次創業,起點都比較高,而不是從基礎做起。對成功的執著,再加上媒體的過度鼓吹,以及對自己過高的期待,多次創業失敗無疑讓茅侃侃背負了太大的壓力。或因于此,茅侃侃才選擇了終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