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遺產部簽署合作備忘錄

1月25日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8•8”地震影響評估及保護恢復座談會在成都舉行。會議圍繞著九寨溝“8.8”地震影響評估及保護恢復展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世界遺產部主任 Tim Badman,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會長王鳳武、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小平,阿壩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趙京東,住建部城建司世界遺產與風景名勝處、住建部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及副廳長樊晟、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文化廳文物局省文物考古院以及阿壩州住建局、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等領導和工作人員出席會議。

會議現場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樊晟 組織會議

會上中科院羅鵬研究員彙報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8•8”地震影響評估及保護恢復情況以及蜀道申報世界遺產情況,中科院研究員羅鵬表示,相信這次國際合作將對九寨溝的災後重建和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幫助九寨溝做好重建修復工作,並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早日向世人重新展現世界自然遺產的獨特魅力。

中科院研究院-羅鵬 彙報九寨溝“8·8”地震影響評估及保護恢復情況

會議現場

隨後各方專家進行了交流發言,為有力有序推進九寨溝災後恢復工作,積極探索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修復保護新模式,早日向世人重新展現世界自然遺產的獨特魅力,有效提升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保護、監測、科研與管理水準,全面促進九寨溝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的典範。

阿壩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趙京東 現場發言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何健 現場發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駐華代表-朱春全 現場發言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會長-王鳳武 現場發言

IUCN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營利環保機構,也是世界自然遺產的權威評估諮詢機構。IUCN遺產部負責向世界遺產委員會報告自然遺產的選定情況,追蹤有關列入名錄的遺產的保護狀況。

九寨溝1992年通過IUCN評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是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管理機構。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停止遊客接待,地震發生後九寨溝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遺產部主任-Tim Badman 現場發言

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小平 現場發言

會議現場

此次會議經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與IUCN遺產部友好協商,簽訂了災後恢復的合作備忘錄,合作備忘錄簽署期限為5年,合作方式為雙方建立資訊共用機制,開展交流培訓、技術研討、能力建設、項目評估、項目合作、項目指導、專案示範等工作,目的旨在為有力有序推進九寨溝災後恢復工作,積極探索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修復保護新模式,有效提升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保護、監測、科研與管理水準,全面促進九寨溝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的典範。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

本次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和IUCN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合作內容將包括加強災後恢復指導;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健全OUV監測體系;促進國際培訓交流等。IUCN遺產部將積極組織有關專家為九寨溝災後重建提供技術指導,全面提升九寨溝災後重建項目水準,促進國際社會理解支援,積極探索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修復保護新模式;圍繞景觀成因、震後地質與水迴圈變化、生態系統恢復、提升等問題,組織開展系列科學研究,全面提升科學遺產地科學研究水準;優化整合九寨溝既有監測體系,借鑒國內外保護地的先進監測做法,提升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監測能力水準;加強社區管理、遊客管理的研究和引導,支援九寨溝積極申報“保護地綠色名錄”,制定細化保護管理措施,提升遺產地保護管理能力;加強九寨溝管理局保護管理人員培訓,積極拓展學術與人員交流的管道,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交流互訪、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強合作與交流,特別鼓勵各方年輕學者、管理骨幹的交流與學習。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唐莉 九管局供稿)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駐華代表-朱春全 現場發言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會長-王鳳武 現場發言

IUCN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營利環保機構,也是世界自然遺產的權威評估諮詢機構。IUCN遺產部負責向世界遺產委員會報告自然遺產的選定情況,追蹤有關列入名錄的遺產的保護狀況。

九寨溝1992年通過IUCN評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是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管理機構。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停止遊客接待,地震發生後九寨溝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遺產部主任-Tim Badman 現場發言

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小平 現場發言

會議現場

此次會議經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與IUCN遺產部友好協商,簽訂了災後恢復的合作備忘錄,合作備忘錄簽署期限為5年,合作方式為雙方建立資訊共用機制,開展交流培訓、技術研討、能力建設、項目評估、項目合作、項目指導、專案示範等工作,目的旨在為有力有序推進九寨溝災後恢復工作,積極探索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修復保護新模式,有效提升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保護、監測、科研與管理水準,全面促進九寨溝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的典範。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

本次九寨溝世界遺產管理局和IUCN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合作內容將包括加強災後恢復指導;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健全OUV監測體系;促進國際培訓交流等。IUCN遺產部將積極組織有關專家為九寨溝災後重建提供技術指導,全面提升九寨溝災後重建項目水準,促進國際社會理解支援,積極探索世界自然遺產地的修復保護新模式;圍繞景觀成因、震後地質與水迴圈變化、生態系統恢復、提升等問題,組織開展系列科學研究,全面提升科學遺產地科學研究水準;優化整合九寨溝既有監測體系,借鑒國內外保護地的先進監測做法,提升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監測能力水準;加強社區管理、遊客管理的研究和引導,支援九寨溝積極申報“保護地綠色名錄”,制定細化保護管理措施,提升遺產地保護管理能力;加強九寨溝管理局保護管理人員培訓,積極拓展學術與人員交流的管道,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交流互訪、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強合作與交流,特別鼓勵各方年輕學者、管理骨幹的交流與學習。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

簽署合作備忘錄現場(唐莉 九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