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風百家姓氏頭像,不僅可作頭像還有姓氏來源,既美觀又漲知識

2017年過去了,轉眼2018已經到來。時間在消逝,年齡在增長,世界在改變,我們的姓氏陪我們走過一年又一年,你可知是姓氏是起源哪位老祖先呢?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談談百家姓(喜歡的朋友可以留言你的姓氏)。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

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

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趙姓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總人口大約有2670萬,趙姓人口第一大省是河南。

趙姓人口分佈

2008年,趙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山東半島和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7.5人以上,有的地區達到11人以上;其次在河南、河北、東北三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陝西中部、四川北部,每平方公里的趙姓人口達到6人以上。趙姓分佈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最高的(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6.9%,趙姓人口大約1176萬;4.5—6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13.7%,

趙姓人口大約704萬1.5—4.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6.8%,趙姓人口大約715萬;不足1.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42.6%,趙姓人口大約153萬。 趙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沿黃河流域的省區是趙姓分佈的主要地區。趙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河北、冀魯大部、山西、陝甘寧大部、內蒙古中部,趙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2%以上,
中心地區可達5%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1.8%;在沿魯、蘇、皖、豫、鄂、陝至四川北部一條寬百餘公里的地段,四川中西部、雲南西南、沿川、青、甘、寧至內蒙古一條寬120公里的地段,東北地區,趙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2.4%—3.2%,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2%;在皖蘇南部、浙江、贛閩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貴州、四川東南、雲南東部、青海東部、甘肅中部、新疆西北,趙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8%—2.4%,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8.4%;在其他地區,趙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8%,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7.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占了16%。

錢姓

錢姓,中華姓氏之一,吳越國姓,是一個源流較少但分佈廣泛的姓氏,據史書記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時期的泉府上士錢孚(大彭國始祖篯鏗的裔孫)為得姓始祖。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2位;截至2016年,錢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89位。在中國歷史上,臨安人錢鏐(liú)曾建立五代時期的吳越國,時人謂之錢氏為“東南眾望、吳越福星”。

孫姓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 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義排行第12位,名義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5%。在中國歷史上,孫權(姬姓孫氏)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朱姓

朱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為朱姓始祖。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國位列第13位,主要分佈在江、浙、皖地區,約占了全國人口的1.2%,總人口約有1500余萬。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樑。

汪姓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今安徽歙縣),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

時間問題,我只製作了幾個姓氏頭像,喜歡的朋友可以留言您的姓氏。文中姓氏運用了中國元素以及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

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8.4%;在其他地區,趙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8%,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7.8%,其中比例不足0.5%的地區占了16%。

錢姓

錢姓,中華姓氏之一,吳越國姓,是一個源流較少但分佈廣泛的姓氏,據史書記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時期的泉府上士錢孚(大彭國始祖篯鏗的裔孫)為得姓始祖。錢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2位;截至2016年,錢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89位。在中國歷史上,臨安人錢鏐(liú)曾建立五代時期的吳越國,時人謂之錢氏為“東南眾望、吳越福星”。

孫姓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 姓、媯 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截至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義排行第12位,名義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5%。在中國歷史上,孫權(姬姓孫氏)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朱姓

朱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為朱姓始祖。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國位列第13位,主要分佈在江、浙、皖地區,約占了全國人口的1.2%,總人口約有1500余萬。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樑。

汪姓

汪姓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今安徽歙縣),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

時間問題,我只製作了幾個姓氏頭像,喜歡的朋友可以留言您的姓氏。文中姓氏運用了中國元素以及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