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江南和中國打武漢會戰,日本為何還敢在東北和蘇聯搞摩擦

1938年武漢會戰前夕,在中、蘇、朝邊界,圖們江邊一個名叫張鼓峰的地方,日軍與蘇軍發生了軍事衝突。

張鼓峰本是中國領土,沙俄在簽訂《中俄璦琿條約》時竊取,日軍佔領中國東北後,

又將其劃入“滿洲國”。

一九三八年七月九日,十余名蘇軍突然進佔張鼓峰,並開始在山上修築工事。

十日夜,日軍第十九師團師團長尾高龜藏命令部隊向蘇軍發起攻擊,蘇軍被迫向東撤退。

正當日軍得意之時,八月二日,蘇軍突然發動猛烈反擊,兩個師的蘇軍在飛機和重炮的支援下,以二百多輛坦克的攻擊陣容直沖日軍陣地。

經過五天的戰鬥,日軍遭遇慘敗,傷亡一千四百多人。第十九師團參謀長中村美明不得不致電東京,要求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事件。

日蘇在張鼓峰發生的軍事衝突,令東京的要員們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日軍在中國已推進至江南,如果日蘇之間再爆發戰爭,日本將無法南北應付。

於是,日本政府立即與蘇聯政府展開談判,

並於八月十日午夜簽訂了一份“停戰協定”。

“張鼓峰事件”是日本關東軍與蘇軍在長期對峙中發生的偶然性摩擦。

雖然日軍在此次摩擦中領略了蘇軍在火力和機動能力方面的絕對優勢,但也同時判定出:蘇聯並不願與日本發生軍事衝突從而分散其應對西方的力量。

至少目前,蘇聯沒有與日本進行大規模作戰的意願。

由此,日本人用北方的慘敗換來了這樣一種急切:趁蘇聯尚未對日本下手,必須儘快讓中國屈服。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