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宋錢在海外的魅力

如今我們越來越習慣不帶現金出門,打開手機就可以完成支付。錢,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信用貨幣在流通。但是在古代,甚至就是在二三十年前,我們恐怕難以想像,突然沒有現金可以流通的社會是怎樣的。

不過,南宋就發生了這樣一件怪事。

南宋理宗朝的一年春天,台州城的市民一覺睡醒,忽然發現“絕無一文小錢,在市行用”。也這就是說,台州城鬧“錢荒”了,市面上幾乎找不到一枚銅錢流通了。這是何故?原來,市面流通的錢都被日本商船收購走了。這些日本商船看中了宋朝的銅錢,低價出售日貨,大量回收銅錢,“以高大深廣之船,一船可載數萬貫文而去”,

讓台州一日之間發生“錢荒”。

宋代是中國史上空前絕後的貨幣品種最豐富的朝代。除了最常用的銅錢,同時使用的貨幣包括鐵錢、金銀,以及包括茶引、鹽鈔在內的“有價證券”及流通“票據”,還有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宋代每年都會發行大量的銅錢,銅錢不僅在大宋國內使用,而且隨著商貿的發展流入其他國家,在當時成為了一種“世界貨幣”,受到海外各國的歡迎,因而發生上述社會上一夜之間沒錢的怪事。

宋錢在當時的哪些國家流通呢?

19世紀末,考古學家在非洲索馬里、坦尚尼亞等地,發掘到了大批“熙寧通寶”、“政和通寶”、“慶元通寶”等宋朝銅錢。可見,當時宋錢已經流通到遠隔重洋,相距萬里之遙的非洲。宋朝銅錢為何會跑到非洲去呢?

其實宋朝時候,中國跟非洲諸國已有接觸,宋人筆下的“弼琶羅”,即今之索馬里,“層拔國”即今之桑吉巴,“蜜徐籬”即今之埃及,“木蘭皮”即今之摩洛哥。宋人趙汝適在《諸蕃志》中介紹了上述國家,還記錄了多條大宋到埃及的商業貿易航線。

發現宋朝銅錢的地方,不僅有非洲。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爪哇等地也發掘過宋錢。斯裡南卡、波斯灣、印度、越南、日本、朝鮮半島,

以及當時的遼、西夏、金轄區均有宋錢出土。

宋人張方平說:“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可見,當時宋錢在國際上暢行無阻。

並且,宋錢流入一些國家,有時會喧賓奪主擠走該國的自鑄幣,成為市場上交易的主要貨幣。還有的國家,得到宋錢之後會分庫貯藏,作為鎮國之寶。當時,由於很多國家傳統上都以金銀等貴重金屬為通貨,但是貴金屬一般只適宜于大宗交易,民間瑣碎交易金銀不便,

很多國家依然是以物易物的原始形式。製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錢流入,為當地市場貿易帶來便利,因而成為海外諸蕃各國苛求、囤積之物。

宋代經濟文化繁榮,以及商業貿易發展讓宋錢走出了國門,受到了海外各國的歡迎。小編猜想,宋代商人出國也是不愁貨幣兌換問題的,畢竟宋錢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啊!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宋代商人出國也是不愁貨幣兌換問題的,畢竟宋錢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啊!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