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的正義》胸懷宇宙的孫連城,境遇竟和這位古代人物神似

隨著《人民的名義》第22集的播出,京州市光明區區長孫連城由於其仕途不順,心灰意冷,“喜歡上天文學之後,方知宇宙之浩淼,時空之無限。人類算什麼?李達康、高育良、沙瑞金算什麼?不過都是螞蟻、塵埃罷了。


這位區長當真是“胸懷宇宙”,他“淡泊名利”,不為世俗的小事所擾。市委書記李達康叫他改信訪局視窗他不關心,李達康打電話來催,他就花60塊錢買四個小板凳敷衍了事。市委書記打電話罵他他毫不在意,反而更關心望遠鏡裡的月偏食。

依我看,這位區長趁早轉行,遠離李達康、高育良這些宇宙中的塵埃,像下面這位學習學習,積極投入到天文學研究的事業中去,說不定還能有一番成就呢。

在中國古代,也有著這麼一位官場失意,後一心沉迷於研究天文學的人,與孫連城的境遇有幾分相似,他就是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和帝永元12年(西元100年),他在南陽郡太守門下當主簿,相當於現在在市長手下的秘書。


後來他卸任主簿回家,其間大將軍鄧騭想要聘用他,卻被他拒絕了。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想做官,而是因為當時安帝年幼,鄧騭以舅舅和大將軍的身份總攬大權,而當時人們普遍反對這種架空皇權的做法。張衡在家三年,專心研究天文曆法,還在文學繪畫上有了一定造詣。

永初五年(111年),安帝詔拜張衡為郎中,三年之後又遷為尚書侍郎,一年後再遷為太史令,專掌天文曆法。建光元年,又轉為公車司馬令,實際地位比太史令又高了一些。但是在5年過後,又轉為太史令,這相當於又給他貶了回去,自然是官運不佳,仕途不順。

最後,張衡決定不再理會官場的紛紛擾擾,將勢就勢,利用太史令之職更加孜孜不倦地研究天文學,後來完善了我國的天文曆法,還發明了神奇的地動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