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三必看」高考作文十大作死行為

大家都知道,語文作文在高考總分中,所占分值比例不容小覷,因此作文的好壞對於成績的高低有很大的影響。作文可以直接決定考生的命運,但是有些同學在寫作文時,為了節省時間或是湊夠字數,

往往會字跡潦草、照抄材料等,這樣的作文分數不低也不會太高。今天,新大陸教育集團就整理了考場作文常見的十大“作死”情況。

十大作文禁忌

NO.1卷面不整

有半數以上的學生過不了書寫關,本來字跡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連標點都標不清楚,

還有很多塗改的現象,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態度,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潔,很難得高分,絕大多數同學都是2類以下的分數。

NO.2 標題可能直接決定文章的品質

現在都以材料為主,如果你的文章標題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即便中規中矩也可以,千萬不要用大話、“假哲學”的文章,例如“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之類的標題。

NO.3 開頭就可能註定了“結局”

辛辛苦苦寫了七八百字,結果老師都不會去仔細的看,因為你的開頭就告訴閱卷老師,你的文章沒有看的價值。見字如面,以下的幾種開頭可能直接導致你的文章被冷落:

1材料作文,第一段幾乎把材料抄一遍,你還覺得這是引用或者是聯繫材料,

豈不知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材料的內容是什麼?

2開頭的觀點就存在爭議,讓閱卷老師覺得你偏激,看問題不全面,一個偏激、看問題不全面的學生能寫好什麼文章?

3套作開頭,很多學生覺得用排比句開頭就很好,於是就用“XX、、因為XX才”,“正因為有了XX才會有XX”,上來就好幾句,不說罷了,一說就麻煩了。

4感慨半天,卻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刪掉,

沒有什麼意義。

NO.4無視閱卷老師智商,給老師講“低級”的道理

有的學生在作文中,非要給“授人以魚”做好好的解釋,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就你知道還在試卷上做一個詳細的解釋,顯示自己什麼?

NO.5不能切題,滿篇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高考作文歷來把審題放在第一位,簡明快速介入主題是最最重要的。在審題上要求穩妥,不能劍走偏鋒。

NO.6思想缺乏深度,不積極向上

在閱卷中,戀愛題材是高考作文的禁區,武俠故事是“無人區”,發牢騷的文章是“白區”。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你卻把愛情故事拿來分享,其次看問題偏激,在你的眼裡滿眼都是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那麼這樣的文章,肯定不會受到歡迎。

NO.7“無中生有”的觀點

現實閱卷中,有太多的學生在文中“牽強附會”,常常不符合事實,如一個學生高考作文中寫道“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沒有氣餒,卻淡然處之、一笑而過”。但事實卻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濕透了衣服。”這樣的文章難有說理性。

NO.8 你的故事,也許沒有人願意聽

很多考生,高考作文中會寫到“小學時候的我”“初中時候的我……”“兒時的我……”,要知道,你即將邁進大學校門,你的文章也應成熟了。那些和小夥伴“戰勝困難,彼此相互”的故事,只適合“英語書面表達”,在語文作文中,已經很難得到老師的認同,更不要說共鳴了。

NO.9 套用模式明顯

很多學生在高考作文中,套用範本,如三大段、“觀點+材料”的公式、“引、議、聯、結”的公式,結果文章不能給人真實感,很難拿到高分。

NO.10 沒有主旨句,很難看出文章主旨

一些優秀的學生,寫作也是如此,其實閱卷老師,很難靜心把你的文章讀一遍,一般都是流覽一、兩遍,卻沒有從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看看語句還可以,字跡也可以,讓閱卷者給高分又不願意,給低分又捨不得,所以分數還是可以的,但是很難拿高分。

NO.7“無中生有”的觀點

現實閱卷中,有太多的學生在文中“牽強附會”,常常不符合事實,如一個學生高考作文中寫道“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沒有氣餒,卻淡然處之、一笑而過”。但事實卻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濕透了衣服。”這樣的文章難有說理性。

NO.8 你的故事,也許沒有人願意聽

很多考生,高考作文中會寫到“小學時候的我”“初中時候的我……”“兒時的我……”,要知道,你即將邁進大學校門,你的文章也應成熟了。那些和小夥伴“戰勝困難,彼此相互”的故事,只適合“英語書面表達”,在語文作文中,已經很難得到老師的認同,更不要說共鳴了。

NO.9 套用模式明顯

很多學生在高考作文中,套用範本,如三大段、“觀點+材料”的公式、“引、議、聯、結”的公式,結果文章不能給人真實感,很難拿到高分。

NO.10 沒有主旨句,很難看出文章主旨

一些優秀的學生,寫作也是如此,其實閱卷老師,很難靜心把你的文章讀一遍,一般都是流覽一、兩遍,卻沒有從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看看語句還可以,字跡也可以,讓閱卷者給高分又不願意,給低分又捨不得,所以分數還是可以的,但是很難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