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靠賺蘋果三星的錢,他成為第三大富豪,身價比肩李嘉誠

以iPhone為代表的智慧手機潮,造就了一系列的產業神話和財富奇跡。

2016年年末發佈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中,伯恩光學創始人楊建文以118億美元的財富估值,高居香港富豪榜的第三位,這也讓他成了20年來打破地產商長期壟斷香港富豪前三甲的第一人。

但對於行業內的人來講,伯恩光學卻鼎鼎有名,它是全球最大手機玻璃生產商,其核心主業手機玻璃在全球市場佔有份額超過60%,說的通俗點,如果您使用蘋果、三星等手機,多半就用了這家的玻璃。

楊建文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工作節奏非常快,經常來往香港、內地以及國外,很少有時間休息”。在熟悉他的人眼中,他是一個敢於創新,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

八十年代,正值手錶業突飛猛進的年代。楊建文從香港來到深圳,於1986年在橫崗街道一家磚廠的廠區內搭建一個鐵皮棚屋,創辦了一個擁有員工100來號人的小工廠,這便是伯恩光學的前身。

起初,主營業務是生產手錶表面玻璃,從為一兩百元的手錶配套做起,一步步發展做大。

在企業的快速發展中,楊建文從生活經歷中發現了一個新生意,嚴格地說,是他創造了一個新生意。當時,還流行用膠片做手機螢幕,楊建文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發現,這種材料很容易出現劃痕,於是萌生了一個用玻璃材質替代膠片做手機屏的想法。

他利用自己做手錶玻璃的技術基礎加上擅長研發的優勢,

把產品做出來,然後推薦給手機廠商。一場用玻璃取代膠片的手機屏產業革命,由此拉開大幕並很快席捲全球成為新趨勢。

2004年,摩托羅把手機開始使用玻璃屏,第一個月向伯恩下單100萬片,反響不錯,第二個月下單400萬片。“當時真是嚇死人了,我們每個月生產手錶表面也就幾千塊,哪裡有那麼多人和地方做400萬手機螢幕。”無奈之下,50%的生產份額被日本一家企業“瓜分”,

而日企產品的價格是伯恩光學的兩倍。眼睜睜看著生意被搶走,楊建文擴大廠房面積,工人增加到7000人。楊建文最終為摩托羅拉生產了超過1億塊螢幕玻璃。

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蘋果手機,伯恩光學憑藉口碑成功獲得訂單,開始為蘋果提供螢幕,

雙方合作至今。三星智慧手機的崛起,伯恩也是全程陪同。靠著這兩大巨頭的席捲全球,伯恩一舉站上世界巔峰,成為全球最大也是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手機玻璃廠商。

儘管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蓋板供應商,但楊建文一直都很低調,特別是個人受訪資訊很少見諸媒體。他寧願每天花15-16小時去做產品,提升產品品質與良率。這一種“工匠”精神也已經貫穿到企業經營與研發的每一個細節。

伯恩元老認為,“我們只想低調地辦企業,老老實實做事,把每件事情做好。我們公司的口號只是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做好自己的事’。我想,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走到今天”。

實際上,伯恩光學正是在楊建文這種“以身作則”的原則之下,形成了一種低調的企業文化。但儘管低調也難掩曾經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伯恩光學已經取得了很多“業內第一”,比如第一片玻璃蓋板的供應商、3D曲面玻璃產能全球第一。

除了玻璃蓋板、藍寶石等產品的研發之外,楊建文也積極關注整個社會和行業的發展,比如5G時代的來臨、柔性OLED的應用,加快陶瓷、碳纖維等新材料的開發。“因為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別的企業是搶不到訂單,我們是訂單接不過來,有時候還不得不婉拒客戶需求。”楊建文說。

2016年,伯恩的總產值已超過400億。伯恩光學在深圳惠州兩地的總廠房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兩地合計員工超過10萬人。其核心主業手機玻璃在全球市場佔有份額超過60%。

做實業非常成功的楊建文,沒忘對慈善的付出。在2015年9月,楊建文以夫妻名義捐了2億港幣給母校香港城市大學,在捐款儀式的演講中,他寄語年輕人:“不僅要有創新理念,還要有吃苦的精神。”

伯恩元老認為,“我們只想低調地辦企業,老老實實做事,把每件事情做好。我們公司的口號只是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做好自己的事’。我想,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走到今天”。

實際上,伯恩光學正是在楊建文這種“以身作則”的原則之下,形成了一種低調的企業文化。但儘管低調也難掩曾經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伯恩光學已經取得了很多“業內第一”,比如第一片玻璃蓋板的供應商、3D曲面玻璃產能全球第一。

除了玻璃蓋板、藍寶石等產品的研發之外,楊建文也積極關注整個社會和行業的發展,比如5G時代的來臨、柔性OLED的應用,加快陶瓷、碳纖維等新材料的開發。“因為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別的企業是搶不到訂單,我們是訂單接不過來,有時候還不得不婉拒客戶需求。”楊建文說。

2016年,伯恩的總產值已超過400億。伯恩光學在深圳惠州兩地的總廠房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兩地合計員工超過10萬人。其核心主業手機玻璃在全球市場佔有份額超過60%。

做實業非常成功的楊建文,沒忘對慈善的付出。在2015年9月,楊建文以夫妻名義捐了2億港幣給母校香港城市大學,在捐款儀式的演講中,他寄語年輕人:“不僅要有創新理念,還要有吃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