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份粉400元!大眾消費不能靠玩噱頭

位於長沙四方坪的“天價”米粉店開業已有一陣子,

不斷有前來嘗鮮的食客 見習記者 陳柯妤 攝

近日,號稱“長沙最貴”的一家米粉店因為其頗具特色的環境、高昂的價格在網上 “火”了一把。據瞭解,店裡最貴的“天價”燉粉賣到了400元一份,卻不乏躍躍欲試的食客。

作為平民美食的米粉,如今也開始走起中高端小眾路線,除在顏值上下起功夫外,更試圖捆綁一定的文化符號。清吧式、古典風、後現代派等特色粉店陸續在星城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

米粉消費主流仍大眾化的當下,僅靠噱頭不足以支撐高價市場的持續度。

■見習記者 陳柯妤

【體驗】食客不斷但未見排長隊

1月23日,記者來到位於四方坪的這家“天價”米粉店。時值飯點,不到50平方米的店鋪座無虛席,但並沒有出現“刷爆朋友圈”的排長隊現象。

與普通粉店相比,這家網紅粉店裝修考究,門牌上寫著“不想做清吧的粉店不是好粉店”。打開菜單,大份“口味蛇燉粉”標價400元、鮑魚粉80元一碗、牛排粉50元一碗……價格令人咋舌。

無獨有偶,位於湘江世紀城鳳亭路的劉聾子津市牛肉粉店,人均消費也達到了35元以上。在營業面積達300平方米、仿古風格的劉聾子米粉店裡,除不錯的人氣外,記者還注意到,其開放式後廚、手繪壁畫,以及明清風格的桌椅、燈具等極具特色的細節也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賣”起文化和顏值的,還有至今還保留著竹籌換粉傳統的本土品牌“周記”粉店以及此前位於湘江邊、裝修國際范的邵陽風味粉店“隆小寶”等。

“我們想給對用餐環境有要求的客人提供良好體驗。”以“小眾化”、中高檔為方向的“一碗粉”創辦人曹宇夫表示,“顧客消費能力提高的同時,消費要求自然就會提升。

【顧客】多半為嘗鮮,店鋪環境加分

作為平民美食,一碗粉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消費者真的願意買單嗎?在採訪中,記者發現,

顧客多半都是首次過來嘗鮮的。

和朋友一起慕名而來的美食達人劉小姐,在網紅粉店品嘗了一碗售價50元的“野生菌粉”後,儘管認為口味沒有想像中的“驚豔”,仍然對米粉店給了好評,“還是會來這吃粉,乾淨舒適,感覺是個約會的好地方。”

而家住四方坪的周先生則表示,儘管住得很近,自己對於店裡售價高昂的米粉並沒有什麼興趣,“基本每天早餐要吃一碗粉,價格太貴根本吃不起。

排隊近半小時,帶著兒子在劉聾子粉館用餐的黃女士,除了因等久了有些許抱怨,還不忘對店內的風格自個打趣:“吃一碗粉的時間好像穿越了一個時代,挺有意思的。”

分析

長沙餐飲市場不足以支撐玩噱頭的高價消費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星城最早一批“有格調”的“天價”粉店“隆小寶”已關門歇業。那麼,未來在長沙,高價米粉的市場前景究竟如何?

湖南省餐飲協會會長劉國初認為,攀上網路力量的跟風消費後,市場始終會面對冷卻下來的理性。

“米粉是典型的大眾消費產品,貼上文化、小眾的標籤,增加的是錦上添花的新鮮感,最終要回歸親民、踏實的性價比上。”劉國初表示,和北上廣相比,長沙的消費水準還不足以支撐以噱頭、特色為重的消費持續度。

據瞭解,位於開福金街的“隆小寶”第一家門店,2015年開業,去年8月正式關門。曾選址于寸土寸金的萬達廣場,設計前衛如同一家咖啡館的“隆小寶”,一碗普通的牛肉米粉售價近40元。但其跟不上行銷速度的接待服務水準,讓很多顧客失望而歸。曾在“隆小寶”就餐過的傳媒工作者李女士如此評價:“其實就是一碗味道比較一般的粉而已,與其說很多人排隊,不如說是上菜的速度慢”。

攀上網路力量的跟風消費後,市場始終會面對冷卻下來的理性。

“米粉是典型的大眾消費產品,貼上文化、小眾的標籤,增加的是錦上添花的新鮮感,最終要回歸親民、踏實的性價比上。”劉國初表示,和北上廣相比,長沙的消費水準還不足以支撐以噱頭、特色為重的消費持續度。

據瞭解,位於開福金街的“隆小寶”第一家門店,2015年開業,去年8月正式關門。曾選址于寸土寸金的萬達廣場,設計前衛如同一家咖啡館的“隆小寶”,一碗普通的牛肉米粉售價近40元。但其跟不上行銷速度的接待服務水準,讓很多顧客失望而歸。曾在“隆小寶”就餐過的傳媒工作者李女士如此評價:“其實就是一碗味道比較一般的粉而已,與其說很多人排隊,不如說是上菜的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