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今年我也不回家過年了……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離春節越近各種與“家”相關的話題頻繁出現,心卻越來越浪難以平靜。

於是,最近只要看到相關話題,我就按捺不住一顆想懟的心。

然後我看到了這麼一個話題: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想讓朋友來家裡做客?

懟回去的慣性讓我給出了答案:還能因為啥,就是懶啊!

1.

“週末來我家玩呀。”

一旦邀請發出,從著手收拾採購,當天做飯招待,到結束後的收拾殘局……一通折騰下來身體立馬被掏空,一點不比每週一上班的感覺輕鬆多少。

事實證明,我的觀點也很有群眾基礎。

熱門評論

不過講真,拋開這些表(懶)象(癌),的確還是有些更核心的原因的。

比如文章提到社交模式與觀念的改變。

換個角度來看:你最近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做客是什麼時候?

然後我陷入了沉思……大概是在讀大學的時候。那是一年平安夜,為了打消一起出去浪的同學對晚歸不能回寢室睡覺的顧慮,我熱情的邀請同學當晚去我家過夜。

而上班以後,與朋友的各種聚會社交場所幾乎遍佈了城市的大小商圈和大街小巷,唯獨避開了“家”這個選項。

2.

小時候,常聽爸媽和他們的朋友說,改天來我家吃飯。

現在,我們說的最多的是,改天出來坐坐。

翻開手機通訊錄,閨蜜、同學、朋友、同事,我們給每一個人都加上了一個相應的標籤與分組,從此界線分明。

而家,成為了一個很私密的領地。

裝修是歐式、地中海還是北歐風?有沒有書房,書櫃裡又放了什麼書?陳列櫃上那個造型獨特的物件從哪來?說出你的故事……

看出來了吧,

任何一個細節都是對最真實的我的延伸。它暴露的可不只是生活態度,分分鐘都可以上升到品味甚至是圈層劃分。

因此,親密度不夠,是無法解鎖“來家裡做客”這個選項的。

3.

當然,世事無絕對,否則很容易自己啪啪打臉。

所以請朋友來家裡做客的門檻其實也不總那麼高。比如說過年的時候。

誰家還沒幾個不常走動的親戚朋友。就是那種一年只吃一頓飯,過年必來打打卡的親戚朋友。

不過,這種傳統也正在逐漸被我們改變。

前兩年,某婚戀網站的廣告在春節期間刷屏。雖然廣告內容被吐槽三觀不正,但能廣泛傳播說明還是戳中了大家痛點的。

每次過年回家,來自爸媽和三姑六婆圍繞著催婚、工作、催買房、催生展開的各種直擊靈魂的發問,句句紮心,讓人只想原地爆炸。

除此之外,限制年輕人回家腳步的還有“窮”。

這位小夥去年春節小長假回家花了10萬,

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人情往來上。過年時不僅繁瑣還很貴的人情往來,也成了大家想回又不敢回家的痛。

有網友說:小時候一提過年就激動的蹦蹦跳跳,長大了一提過年就嚇的哆嗦。

於是,向來擅長洞察和順應民心的廣告界,今年的畫風也有了不同。

去年12月中旬Airbnb推出了兩條系列廣告《今年,過我的新年》:爸媽,今年我不回家過年了,我要帶你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旅行。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出境旅行。

與年味日漸淡薄、缺乏儀式感、疲于應付的回家過年比起來,帶著家人走出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享受純粹的團聚,是越來越多人對抗不想或不敢回家所衍生的一種過年新方式。

4.

“2017年春節,線上旅遊平臺的大資料顯示,我國遊客從國內242個城市出發,到達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1254個目的地。其中,59%的遊客選擇出境游,最遠乘坐破冰船抵達了南極。”

出國,早已不是什麼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了。

早幾年看過一句玩笑話:說好的一起畢業,你卻偷偷辦了歐洲移民。這話說的是遊戲中的伺服器。

但放在今天,就很有可能發生在現實中了,甚至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和家一樣,移民也是件極為私密的個人事務。

就像上周,吉爾在大家八卦娛樂圈的時候一臉震驚的說:如果不是看網友們的八卦吐槽,我都不知道李小璐原來是美國籍!我又out了嗎?

在“移民不移居”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像吉爾這樣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後知後覺也正常的很。

所以,那些說走就走去國外過春節的人都是拿的旅遊簽嗎?不一定,畢竟像“我移民了”這麼私密的事誰會把它當歌唱呢?

敲黑板:我也想帶家人說走就走滿世界浪,需要些什麼裝備呢?

首先來看看基本標配:最基本的當然是簽證在手,才能說走就走。我有一本中國護照,上面貼滿了美國十年簽、加拿大十年簽、澳洲一年簽、英國兩年簽、26個申根國的永居簽……嗯,差不多也能全球通行了吧。

氪金高配:對於高級氪金玩家來說,全套拼湊起來勉強通關全球副本的裝備實在是又麻煩又掉價。高級玩家跟屌絲玩家的終極區別的就是:高級玩家一件神器秒殺你全身——所以,沒有什麼比多拿一本全球130多個國家都直接免簽的第三國護照更方便的了!操作簡單,沒有移民監,同時可以享受護照帶來的各種便利和福利。

比如,賽普勒斯、聖基茨和尼維斯、格瑞那達、多明尼克……

最後,我願所有人都能左手簽證右手第三國護照,動不動就能來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哪怕想要藏到義大利的鄉下尋找詩與遠方幾個月都能隨心所欲。

【相關推薦】

除了能帶你出國帶你回家,在護照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這可能是關於美國B1/B2簽證的最強攻略了|收藏貼

聽最美聲優吉娜5分鐘談希臘

如何能“不假裝在生活”?

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出境旅行。

與年味日漸淡薄、缺乏儀式感、疲于應付的回家過年比起來,帶著家人走出去,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享受純粹的團聚,是越來越多人對抗不想或不敢回家所衍生的一種過年新方式。

4.

“2017年春節,線上旅遊平臺的大資料顯示,我國遊客從國內242個城市出發,到達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1254個目的地。其中,59%的遊客選擇出境游,最遠乘坐破冰船抵達了南極。”

出國,早已不是什麼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了。

早幾年看過一句玩笑話:說好的一起畢業,你卻偷偷辦了歐洲移民。這話說的是遊戲中的伺服器。

但放在今天,就很有可能發生在現實中了,甚至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和家一樣,移民也是件極為私密的個人事務。

就像上周,吉爾在大家八卦娛樂圈的時候一臉震驚的說:如果不是看網友們的八卦吐槽,我都不知道李小璐原來是美國籍!我又out了嗎?

在“移民不移居”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像吉爾這樣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後知後覺也正常的很。

所以,那些說走就走去國外過春節的人都是拿的旅遊簽嗎?不一定,畢竟像“我移民了”這麼私密的事誰會把它當歌唱呢?

敲黑板:我也想帶家人說走就走滿世界浪,需要些什麼裝備呢?

首先來看看基本標配:最基本的當然是簽證在手,才能說走就走。我有一本中國護照,上面貼滿了美國十年簽、加拿大十年簽、澳洲一年簽、英國兩年簽、26個申根國的永居簽……嗯,差不多也能全球通行了吧。

氪金高配:對於高級氪金玩家來說,全套拼湊起來勉強通關全球副本的裝備實在是又麻煩又掉價。高級玩家跟屌絲玩家的終極區別的就是:高級玩家一件神器秒殺你全身——所以,沒有什麼比多拿一本全球130多個國家都直接免簽的第三國護照更方便的了!操作簡單,沒有移民監,同時可以享受護照帶來的各種便利和福利。

比如,賽普勒斯、聖基茨和尼維斯、格瑞那達、多明尼克……

最後,我願所有人都能左手簽證右手第三國護照,動不動就能來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哪怕想要藏到義大利的鄉下尋找詩與遠方幾個月都能隨心所欲。

【相關推薦】

除了能帶你出國帶你回家,在護照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這可能是關於美國B1/B2簽證的最強攻略了|收藏貼

聽最美聲優吉娜5分鐘談希臘

如何能“不假裝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