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度城市交通出行報告》:滴滴大資料為中國城市交通把脈

1月25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共用出行分會、財新傳媒主辦,滴滴出行承辦的“2018智慧交通峰會”在京舉行。作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滴滴出行在峰會上發佈了《2017年度城市交通出行報告》,

為行業直觀呈現出中國城市交通在過去一年裡的運行狀況。

據瞭解,滴滴平臺目前的使用者規模已超過4.5億,每日出行規模達到2500萬,與此相關的每日路徑規劃請求超過200億次,每日處理資料超過 4500TB。

基於這些海量出行資料,《報告》對城市擁堵、交通事件、路口通行效率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其中,大眾最為關注的各城市擁堵狀況,是以交通運行指數的形式加以解讀。

哈爾濱成全國“堵王”

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加,交通工具和交通承載系統的壓力也隨之增大,交通擁堵成為全國很多城市的“共同話題”。

據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整體城市擁堵情況在第二季度最為嚴重,其次是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而由於春節因素,第一季度的交通運行情況反而表現最佳。由月度交通運行指數也可發現,3月和12月的數值高於其他10個月份,進一步表明較長的節假日成為交通運行狀況良好的一個因素。

(2017年月度交通運行指數)

這裡提到的交通運行指數,是衡量交通運行狀態的一項專業指標,由實際出行耗時/自由流條件下出行耗時計算得出,通俗而言,指數越高的城市則越擁堵。

基於豐富的出行軌跡資料,滴滴計算了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的交通運行指數和車輛平均速度,結果顯示,全國11%的城市處於擁堵狀態。其中,哈爾濱憑藉1.701的全天交通運行指數排名全國首位,

緊隨其後的是西安、北京、重慶、長春、西寧、蘭州、石家莊、濟南和呼和浩特等。

而如果將時間限制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城市的交通運行指數會有什麼變化呢?根據滴滴出行平臺的資料,哈爾濱、重慶和長春依次位列早高峰擁堵排行的前三名,西安、哈爾濱和北京則成為晚高峰時段最擁堵的三座城市。

(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全天交通運行指數排行)

事件上報量成都位列全國首位

除去交通工具、承載系統的發展狀況,及節假日、季節等宏觀因素,造成交通擁堵的客觀原因往往來自交通事件。在滴滴出行平臺上,全國月均交通事件上報量超過500萬,包括事故、施工、封路等多種類型。

報告選取了交通事件上報最多的10個城市,

按照上報數量由少至多分為了三個等級。可以發現,成都上報量位列全國首位,隨後是北京、深圳、廣州、東莞、佛山、長沙、上海、武漢和蘇州。

在成都,交通事件的主要上報地點位於火車北站附近,以及城守東大街-春熙附近,“封路”是最主要的交通事件類型,高達52.4%至70.6%。在北京,大望橋附近交通事件上報數量最多,“事故”、“封路”和“施工”三種類型的事件上報數相差較小。在深圳,交通事件的上報地點主要分佈在匯佳購物廣場、深圳北站和新綠島大廈,與成都類似,“封路” 依舊是交通事件上報中的主角,在35.1%到65.4%之間。

(成都市上報事件類型占比)

這些事件大資料準確客觀的呈現出城市交通運行情況,不僅有助於評估區域出行可靠性,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參考資訊。

滴滴智慧交通預判未來、佈局當下

在這些年的發展中,滴滴出行始終在分擔著各城市峰時的交通壓力,在公共交通資源稀缺的時段和地區,滿足著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積累了豐富的城市交通大資料。如今,互聯網技術與資料賦能智慧交通已成為各城市交通治理的戰略方向,滴滴智慧交通在過去一年裡取得的一系列成績,進一步確保了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行。

比如,滴滴發佈的智慧信號燈產品,上線了1200多個路口,平均擁堵緩解10%-20%。以濟南為例,在已優化的344個路口中,每天為濟南市民節省超過3萬個小時的通行時間,相當於每年節省1158萬小時,多創造 3.6億元收入。

同時,智慧紅綠燈還可以減少車輛怠速、緩行時間和排隊過程中停車啟動次數,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濟南市因此全年累計減少4.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北京、浙江和廣東等交通相對擁擠的一線城市,對環保的要求也往往也比較嚴格,這讓滴滴新能源車有了明顯優勢。僅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數量,就佔據總量的20%。目前,滴滴出行已接入26萬輛新能源車,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運營平臺,也為中國未來的綠色出行打下基礎。

另外,滴滴還上線了智慧交通資訊平臺“滴禹平臺”,可以即時反映50個城市交通的運行情況。發佈並上線了100多塊誘導屏產品;發佈並上線2條拉鍊潮汐產品;發佈5份全國報告,自動化生成50份城市交通運行周邊/月報等,這些智慧產品正在引領著中國未來出行的新趨勢。

在交通流動中,每一座中國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脈絡,滴滴海量出行資料一方面可以反映城市整體交通運行狀況,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出行角度觀察城市的動態和發展。當滴滴未來與更多元的資料進行深度融合時,將會構建出智慧交通的生態圈,最終改善城市交通、普惠大眾出行。

在深圳,交通事件的上報地點主要分佈在匯佳購物廣場、深圳北站和新綠島大廈,與成都類似,“封路” 依舊是交通事件上報中的主角,在35.1%到65.4%之間。

(成都市上報事件類型占比)

這些事件大資料準確客觀的呈現出城市交通運行情況,不僅有助於評估區域出行可靠性,也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參考資訊。

滴滴智慧交通預判未來、佈局當下

在這些年的發展中,滴滴出行始終在分擔著各城市峰時的交通壓力,在公共交通資源稀缺的時段和地區,滿足著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積累了豐富的城市交通大資料。如今,互聯網技術與資料賦能智慧交通已成為各城市交通治理的戰略方向,滴滴智慧交通在過去一年裡取得的一系列成績,進一步確保了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行。

比如,滴滴發佈的智慧信號燈產品,上線了1200多個路口,平均擁堵緩解10%-20%。以濟南為例,在已優化的344個路口中,每天為濟南市民節省超過3萬個小時的通行時間,相當於每年節省1158萬小時,多創造 3.6億元收入。

同時,智慧紅綠燈還可以減少車輛怠速、緩行時間和排隊過程中停車啟動次數,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濟南市因此全年累計減少4.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北京、浙江和廣東等交通相對擁擠的一線城市,對環保的要求也往往也比較嚴格,這讓滴滴新能源車有了明顯優勢。僅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數量,就佔據總量的20%。目前,滴滴出行已接入26萬輛新能源車,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運營平臺,也為中國未來的綠色出行打下基礎。

另外,滴滴還上線了智慧交通資訊平臺“滴禹平臺”,可以即時反映50個城市交通的運行情況。發佈並上線了100多塊誘導屏產品;發佈並上線2條拉鍊潮汐產品;發佈5份全國報告,自動化生成50份城市交通運行周邊/月報等,這些智慧產品正在引領著中國未來出行的新趨勢。

在交通流動中,每一座中國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脈絡,滴滴海量出行資料一方面可以反映城市整體交通運行狀況,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出行角度觀察城市的動態和發展。當滴滴未來與更多元的資料進行深度融合時,將會構建出智慧交通的生態圈,最終改善城市交通、普惠大眾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