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浙江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紀實:以民心為依託,靠改革找出路

杭州市富陽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辦事群眾提供服務說明和引導。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除了審議通過《中央有關部門貫徹實施黨的十九大〈報告〉重要改革舉措分工方案》等文件外,還審議了一個地方性的報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報告》。

“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源於群眾和企業對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服務品質的抱怨。正是從這種抱怨出發,浙江找到了自己工作中的短板,

也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該省以民心為依託,靠改革找出路,以“最多跑一次”撬動多方面改革,以實際行動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

“從群眾最渴望解決、最難辦的事情上改起”

作為“紅船精神”的發源地,浙江靠吃改革飯起家。而人民的需求,就是改革的第一動力。

針對群眾和企業反映的問題,2016年12月,浙江首次提出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時,

從受理申請到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需一次上門或零上門。

改革就是要為群眾排憂解難,群眾辦什麼事煩,就把什麼列入改革的範圍;群眾辦什麼事難,就把什麼納入必須解決的範疇。浙江那時提出的改革“小目標”是:到2017年底,基本實現民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跑一次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改革覆蓋80%左右的行政權力事項。

“一聲令下”,浙江各市縣均以改革發展排頭兵的姿態,

自我加壓,倒逼轉型,並且無時無刻不在思考,怎麼讓“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加速度,怎麼讓人民群眾有足夠的獲得感。

實際上,改革本身就體現著“首創精神”,展現著“浙江速度”——

2017年2月10日,時任省長車俊主持召開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題會議,並擔任推進“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協調小組組長。

6天后,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

啟動“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工作。全省分兩批完成“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公佈工作,59個省級單位梳理958項,設區市本級平均梳理1002項,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