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茅侃侃永遠離開了,但80後創業者們,屢遭挫折卻從未後悔過!

1月25日消息,據多家媒體報導,曾經被稱為80後最優秀創業者的茅侃侃,

今天淩晨離開了我們,以自殺的方式永遠離開了我們。價值兄發現,與李想、戴志康這些當年優秀的80後創業者相比,茅侃侃似乎是曾經走得最快,升得最高的,他曾經身價高達3億元,但也是摔得更慘的一位,公司遭遇破產和發不出工資來。我們不知道茅侃侃自殺的真正原因,但希望他走得沒有遺憾,也不會那麼痛苦。對於那些80後優秀創業者們,儘管他們遭遇挫折,
但卻從未後悔過。

80後創業優秀代表茅侃侃走了,好友紛紛表示惋惜

1月25日,有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撥打了茅侃侃的手機電話,顯示已經停機。隨後,獵雲網經多方求證,證實茅侃侃已經自殺身亡,享年35歲,自殺原因目前不得而知。

他的朋友圈最後一條資訊定格在1月13日,

內容為“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這也讓很多人覺得茅侃侃的自殺原因或是因為戀情,或者是創業項目失敗後的巨大壓力。

面對茅侃侃的突然離開,很多好友及創投行業的人士都表示非常震驚和惋惜。一位茅侃侃生前好友表示,

“痛失好友。以後見不到你了,就狠狠記住你。侃侃,一路走好”。另一位好友稱,“本來約好要見一面的,真不感相信,真的很痛心”。也有更多相關人士和好友對茅侃侃的突然離開,表示可不可相信和惋惜,“致敬創業者,年輕永遠定格。一個以這種哀傷的方式離開世界,我最早聽聞的80後創業者,能感受到這一代人所承受的一切壓力,註定要寫入歷史”,“也許英雄自古如美人,
人間不忍見白頭,年輕永遠定格,祝好”。

曾登上央視,與李想、戴志康等並稱“京城四少”

茅侃侃被我們廣泛熟知的,是他與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一起登上央視的舞臺,以“80後優秀創業者”的標籤。

當時,當時茅侃侃、高燃(當時是視頻網站MySee的創始人,2015年創立風雲天使基金)、李想(當時是泡泡網創始人,

後創立汽車之家並成功上市)共同作為80後的創業明星,登上了央視《對話》欄目,一時成為有為青年的典範。他們四人也被成為80後創業者的“京城四少”。

身價最高3億元,但創業屢屢遭遇挫折

據價值兄瞭解,從媒體整理出的茅侃侃創業經歷來看,1983年出生於北京,最終學歷僅有初中文憑;14歲就在《大眾軟體》等雜誌發表數篇文章,並自行設計開發軟體;2004年僅僅19歲就開始創業;21歲便做上了MaJoy總裁;在創立MaJoy之後,又先後多次創辦各類項目,如移動醫療領域App以及提供即時路況資訊App“哪兒堵”;剛過而立之年加入GTV,踏入電競圈;2015年9月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這些經歷可謂非常光鮮亮麗。但在光環和優秀履歷背後,則是茅侃侃頻頻遭遇挫折等不為人知的經歷。

外界有傳聞,茅侃侃是第一位80後創業成功的億萬富翁,最高時候身價超過3個億,而且創業經歷豐富,但是每一次的路走得都那麼不太順利。據媒體報導稱,在擔任Majoy的CEO期間,茅侃侃曾發出豪言壯語“5年以後,MaJoy每年能帶來收入應該有15億人民幣”。不過似乎並未兌現當初的諾言。在2014年加入GTV後,茅侃侃收斂了很多,“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

去年11月,茅侃侃及所在的萬家電競公司被傳“融資不利”、“破產”。據報導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大約200萬元,社保也都是由員工自行墊付。此前,茅侃侃憑藉自身能力接到一筆資金來救急,也被後來的公司實際控制人祥源集團拒絕。茅侃侃看似已經無力回天。

茅侃侃走了,個性張揚的80後創業代表從未後悔

價值兄發現,當年的四位80後創業代表——李想、戴志康、茅侃侃和高燃,除了李想依然活躍在創業第一線外,其他三人的境遇似乎都並不風光。李想在將汽車之家賣給澳洲電訊後與股東發生矛盾被迫離開,後創立車和家和蔚來汽車,繼續在汽車領域給我們更多期待。戴志康將社區產品康盛創想賣給騰訊後,現在職務是騰訊電商控股公司生活電商部總經理,但似乎很少在媒體中露面。高燃則為風雲資本創始合夥人,主要專注投資領域。

當年的80後創業者們,在本該求學的時候選擇了創業,代表著我們對未來的各種憧憬,血液中流淌著年輕、努力和不屈服的精神——“在高速上保持預見性,把自己變成導演”,“決斷了就不去改變,犯錯了也不後悔”,“如果我能最終成功,最重要的肯定是因為我的理想”,“只要一個機會來了,別管好壞,就沖上去通通拿住”。

這種的個性張揚的80後傳奇,儘管成為了我們的一種回憶,但他們所選擇的道路,從未後悔過。

又先後多次創辦各類項目,如移動醫療領域App以及提供即時路況資訊App“哪兒堵”;剛過而立之年加入GTV,踏入電競圈;2015年9月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這些經歷可謂非常光鮮亮麗。但在光環和優秀履歷背後,則是茅侃侃頻頻遭遇挫折等不為人知的經歷。

外界有傳聞,茅侃侃是第一位80後創業成功的億萬富翁,最高時候身價超過3個億,而且創業經歷豐富,但是每一次的路走得都那麼不太順利。據媒體報導稱,在擔任Majoy的CEO期間,茅侃侃曾發出豪言壯語“5年以後,MaJoy每年能帶來收入應該有15億人民幣”。不過似乎並未兌現當初的諾言。在2014年加入GTV後,茅侃侃收斂了很多,“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

去年11月,茅侃侃及所在的萬家電競公司被傳“融資不利”、“破產”。據報導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大約200萬元,社保也都是由員工自行墊付。此前,茅侃侃憑藉自身能力接到一筆資金來救急,也被後來的公司實際控制人祥源集團拒絕。茅侃侃看似已經無力回天。

茅侃侃走了,個性張揚的80後創業代表從未後悔

價值兄發現,當年的四位80後創業代表——李想、戴志康、茅侃侃和高燃,除了李想依然活躍在創業第一線外,其他三人的境遇似乎都並不風光。李想在將汽車之家賣給澳洲電訊後與股東發生矛盾被迫離開,後創立車和家和蔚來汽車,繼續在汽車領域給我們更多期待。戴志康將社區產品康盛創想賣給騰訊後,現在職務是騰訊電商控股公司生活電商部總經理,但似乎很少在媒體中露面。高燃則為風雲資本創始合夥人,主要專注投資領域。

當年的80後創業者們,在本該求學的時候選擇了創業,代表著我們對未來的各種憧憬,血液中流淌著年輕、努力和不屈服的精神——“在高速上保持預見性,把自己變成導演”,“決斷了就不去改變,犯錯了也不後悔”,“如果我能最終成功,最重要的肯定是因為我的理想”,“只要一個機會來了,別管好壞,就沖上去通通拿住”。

這種的個性張揚的80後傳奇,儘管成為了我們的一種回憶,但他們所選擇的道路,從未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