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建GDP總量突破3萬億元,加快“海絲”核心區建設

△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

1月26日上午,

福建省代省長唐登傑在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五年來,全省生產總值從接近2萬億元到突破3萬億元,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前十。未來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GDP總量躍至全國第六位

唐登傑說,五年來,福建省生產總值從接近2萬億元到突破3萬億元,

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前十。

五年來,人均生產總值從5.3萬元增加到8.2萬元,2016年上升至全國第六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2.1%和60.7%。“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建設取得新成效。

2017年,福建全省生產總值32298.2億元,增長8.1%;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603.8億元,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26226.6億元,增長13.5%。

2018年,福建省設定的目標是,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7.3%,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

“海絲”核心區建設持續發力

此前發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對各省份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的定位予以明確。其中,福建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唐登傑說,“海絲”核心區建設加快,新增對外投資額年均增長1.2倍,台閩歐國際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

自貿試驗區推出創新舉措11批285項,其中全國首創103項,新增企業數、註冊資本分別是掛牌前的4.3倍、6.3倍,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成為全國典型案例。平潭“一島兩窗三區”建設扎實推進,福州新區管理方式創新,濱海新城建設提速,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特色園區、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成效。

今年,福建將加快建設21世紀“海絲”核心區,用好“9•8”投洽會、東盟博覽會等平臺。

推進古泉州申遺,加強優勢產業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園區,打造“絲路明珠”。此外,還將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持續推出創新舉措,加快複製推廣,加快推動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廈門航空維修基地、平潭國際旅遊島等重點平臺做強做大,建設兩岸檢驗檢疫合作試驗區。

福建將實施第五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福建省的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造福工程”累計搬遷87.9萬人;脫貧110萬人,基本完成減貧任務,貧困發生率從3.8%下降到0.02%。

福建籌集2.4億元實施精准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準,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面貌明顯改善。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海島等欠發達地區發展加快。

唐登傑說,福建將實施實施“千企幫千村”計畫,完成“造福工程”搬遷1.5萬人,實施第五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省定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期摘帽。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實習生 許麗瑩

完成“造福工程”搬遷1.5萬人,實施第五輪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省定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期摘帽。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實習生 許麗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