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百七十六年前的今天,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岳飛被害

如今人們再提起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那段驚心動魄歷史,可能最痛恨兩個人物。一個叫蔡京,一個叫秦檜。一個是斷送北宋大好河山的禍臣,一個是斷送一統北方社稷夙願的奸臣。

前者這裡不作討論。後者之所以如此罪大惡極,根本原因是他誣告陷害了被當世和後人所景仰的民族英雄——岳飛。

每當王朝面臨崩潰時,各地為求自保,往往會自發成立地方武裝,迫不得已擔負起維持秩序的任務,南宋初年就是一個非常類似的亂世。

一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青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待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讓人回味良久!

岳飛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恰逢亂世,長大後參軍當了兵,從軍十幾年時間,率領部隊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


1126年岳飛應招來到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金國大軍鐵蹄踏來南下江南,嶽飛彰顯英雄本色,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

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第二年春天,嶽飛收復襄陽六郡,此後岳飛威名傳四方,

引來了不少仁人志士,加入岳家軍。

1140年,金國四太子完顏兀術毀掉了當初的約定攻打宋朝,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趙構、秦檜卻一意求和,宋高宗怕嶽飛謀反,秦檜嫌嶽飛阻撓與金議和,而張俊嫉妒嶽飛,

兩人早就結下了私仇。此番張俊更是推波助瀾伺機報復,要置岳飛於死地,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嶽飛班師,後用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嶽飛。

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在民間看來,嶽飛此人大概就是那種不大會“講政治”、只顧埋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的“技術官僚”的絕佳樣板,也成政治上的矮子,軍事上的巨人。


從民間各種版本的嶽飛演義和傳說來看,他似乎都不那麼精通於官場的逢迎之道。而之所以能從一介屌絲,奮鬥到位居三公之高位,完全是時勢造英雄而已。

這類解讀框架中的嶽飛,追看其根本,他的悲劇就在於不講政治。因為不講政治,動不動就要迎還二帝,卻並不考慮最高統帥宋高宗到時還能不能繼續當家作主;因為不講政治,居然不在乎領導核心“金牌”的權威性,十一道金牌居然仍不班師,非要等老大發出催命的第十二道;因為不講政治,他居然不和善於領會領導意圖的秦檜搞好團結……

卻並不考慮最高統帥宋高宗到時還能不能繼續當家作主;因為不講政治,居然不在乎領導核心“金牌”的權威性,十一道金牌居然仍不班師,非要等老大發出催命的第十二道;因為不講政治,他居然不和善於領會領導意圖的秦檜搞好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