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國藩的幕府與幕僚:名臣能吏,半出其門

曾國藩幕府之盛自古罕見,近世無匹。近20年間,他為了辦理軍政、糧餉及軍工科技諸務,所設機構不下數十,幕僚近于400,從中產生出一大批各類人才。他們不僅助成曾國藩一時之功,

且於其死後將他的思想政治路線傳遞下去,使之影響沛然,長期延續。

早在漢、唐甚至更早的年代,中國就已經有了幕府和幕僚制度。降及清代,幕僚制度仍是經久不衰。而曾國藩幕僚能夠不斷發展,主要原因在於戰爭的需要和督撫權力的膨脹。

若在平時,督撫所要承辦的公務畢竟有限,

聘請幾個幕僚,至多是十個八個,也就足可應付,綽綽有餘了。然而,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的清代咸(豐)同(治)年間,並不是什麼太平盛世,而是多事之秋。

當時,以太平天國為中心的各族起義已經遍及全國,相繼擊潰清王朝所賴以生存的八旗、綠營國家常備武裝,清政府無兵無餉,只得依靠各地督撫征厘募勇,同太平軍、撚軍等人民起義軍作戰。

這樣,清朝的安危存亡就主要系在這些統兵大員身上。

他們為了扭轉戰局,適應獨立作戰的需要,將昔日用以束縛他們手腳的各項制度一一破壞,把過去與之比肩而立的布政使、按察使,貶為自己的屬員,遂使兵、政、財、人大權集於一身,本屬中央的權力落入地方督撫手中。清政府深知此弊,而無可奈何,只好聽之任之。

與此同時,各地督撫既要帶兵打仗,又要兼理地方,所要承辦的事務和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地增長起來,

只好多多招聘幕僚,一再擴大幕府,將幕府作為自己的參謀和後勤機關,依靠幕僚解決戰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其時,最早建立幕府、征厘募勇者並非湘、淮各軍,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各帥,只不過他們辦理最著成效,異軍突起,後來居上,軍事上成為主力,其幕府亦最為突出、最為典型。

曾國藩幕府能以超越胡、左、李諸人,成天下一時之最,還有他個人方面的特殊原因。

首先,曾國藩地位最尊,權力最大,轄地最廣,統兵最眾,使其他三人望塵莫及。曾國藩自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擔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之後,一再加任,迨至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已身兼五欽差大臣之職,這在有清一代以至歷朝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就所管轄的地域而論,曾國藩統轄江西、江蘇、安徽三省之地,節制四省(外加浙江)軍事,這也是其他人所無法相比的。

就統兵而言,曾國藩統兵最多時達12萬人,僅由他供餉的軍隊即近于10萬之眾。毫無疑問,兵多則餉需亦多,地廣方便於籌餉。戰事最緊張時,曾國藩曾在江西、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廣東六省設局征厘,厘金停解前後又在三江兩湖遍設局、卡,徵收鹽課,先後斂銀不下三千數百萬兩,所攬利權之廣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由於戰爭的需要和督撫權力的膨脹,曾國藩承辦的事務已大大超過平時一個普通總督的職責,而這些事務又主要靠他的幕府去完成,所以,其幕府同平時一般督撫的幕府有了很大不同。

曾國藩幕府的一大特點是,大批幕友得保官職。平時,人們充任幕僚只是作為一種職業,謀求衣食而已。有人後來做官也多由科舉登進,尚未聞出自幕主奏保者。而曾國藩不僅奏保身邊秘書,亦保獎籌餉人員,數量之多,升遷之快,都甚為罕見。

曾國藩大批奏保幕僚,主要是在咸豐十年出任兩江總督後。咸豐四至七年,曾國藩第一次帶兵出省作戰期間,很少奏保幕僚,曾為此甚感苦惱,覺得很對不住與自己患難多年的幕友李元度、甘晉等人。擔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後,曾國藩既有地盤,又得清廷倚重,奏保候補官職自不待言。這一時期,曾國藩奏保人數之多、官職之高,都是空前的。

咸豐十年七月,曾國藩在一封奏摺之中,同時舉薦李鴻章、沈葆楨二人堪膺封疆之寄。同治二年十一月,又一次奏保塗宗瀛等九員皆學行修飭,可備任使。其他三三兩兩的陸續奏保者更是難以盡舉。

此時,清政府出於各種原因,對曾國藩等人的奏請幾乎有求必應,以致咸豐十一年至同治四年的五年之中,曾為曾國藩幕僚的五位道員皆被破格重用,分別超擢為江西、江蘇、廣東、湖南等省巡撫。可以說,曾國藩幕僚凡願意做官而又差可委任者,幾乎人人有官可做,這種現象在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在曾國藩幕僚中,得保既多且優者,主要是秘書人員和籌餉人員。差不多湘軍每打一次勝仗,曾國藩都在奏保作戰“有功”人員的同時,以勞績保薦一部分幕僚。有時來不及辦理保案,就在奏摺中留下話語,以便具折續保。而對於籌餉人員,則僅根據其籌款成績就可逕直保薦。

曾國藩之所以這樣奏保幕僚,一為實際上的需要,如整頓吏治、恢復被太平軍打亂的清朝地方政權等;一為籠絡人心,以使幕僚們為他出力賣命。當時,兵荒馬亂之中肯於出為幕僚者,多想混個一官半職。曾國藩只有不斷奏保幕僚,才能使人人覺得大有希望,死心踏地為他所用。

當然,曾國藩奏保幕僚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確實為他幹事不怕難苦,不講條件,否則,他是不肯保舉的。例如,幕僚中有個叫劉瀚清的人,曾以“忠義之士”召入幕中辦理文案,並已升至候補知府。同治五年正當曾國藩需人之際,他為家中事急,不聽勸告,執意請假回籍。其後,曾國藩即以其“缺乏耐性”為由,不予奏保實缺官職。

曾國藩的人才政策是“博取慎用”。取之欲博,則凡具一技之長,一處出色者即廣為延攬;用之欲慎,則使用之時,慎之又慎,唯恐用非其人,人非所宜。面對眾多的人才,要做到用之無誤,就要有安插之所,考察之方,不僅要察言觀色,還要試之以事,驗之以效。

據說,每有赴軍營投效者,曾國藩先發給少量薪資以安其心,然後親自接見,一一觀察:有膽氣血性者令其領兵打仗,膽小謹慎者令其籌辦糧餉,文學優長者辦理文案,學問淵博者校勘書籍。在幕中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使用,感到瞭解較深、確有把握時,再根據各人的才能和功績奏保官職,委以地方之責。曾國藩的這套辦法行之多年,卓有成效。

曾國藩認為,大才乃天然生成,而中等以下人才,則可通過培養教育造就出來。曾國藩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他的幕府一則治事,一則育人,既是辦事機構,又是有計劃培養各種人才的學校。他從軍從政多年,在部下面前始終保持著兩種身份:既是統帥和官長,又是老師和父兄。而幕府乃文人聚集之地,故他主要以老師的身份出現,不行軍營規矩,略似私塾約束,同幕僚之間猶如嚴師教弟子,館師課蒙童。

曾國藩培養人才的辦法主要有三條:讀書、歷練、言傳身教。他在專為幕僚擬定的勸誡條令中規定,凡入其幕府者,必於軍、政、餉、文四事之中精習一事,並結合實際進行學習,增長才幹。

他對身邊秘書人員抓得尤緊,不僅經常找人個別談話,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規定課程,定期考試。同時,他還利用茶餘飯後之隙談古論今,向幕僚傳授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實踐經驗。

對於不在身邊的幕僚,則主要通過書信和批劄,結合實際事項進行開導,傳授知識和經驗。

可以說,在培養人才問題上,曾國藩真可謂嘔心瀝血,終生不懈。不少幕僚受其感動,拜他為師。曾國藩幕僚中有如此眾多的人才,對他們大多數來說,恐怕是同曾國藩的教育、培養分不開的。

曾國藩幕府在歷史上存在了近20年,隨著曾國藩的去世,他的幕府也就不復存在了。但是,它的作用和意義卻並未隨之消失,而是通過其數目眾多的幕僚繼續發揮著作用,產生著巨大的歷史影響。

曾國藩幕僚出幕之後,所從事的工作各式各樣,但歸根結底不外兩途,一是從事科學文化活動,一是做了清政府的實缺官員。

不過,曾國藩幕僚中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是從政人員。他們有的身居要津,有的獨任封疆,一時形成“名臣能吏,半出其門”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出身曾國藩幕僚而後官至三品者達47人,位至督撫者33人,其中大學士一人,軍機大臣一人,大學士入值軍機者一人。他們就象曾國藩播下的“種子”,在其身後紛紛開花結果,致使清朝晚期的用人、行政、國防、外交無不打上曾國藩的思想政治烙印,一時形成風氣,影響到整個政局。

這種湘、淮軍系統,尤其是曾國藩幕僚出身的官員到處主持要政的情況,曾國藩在世時已經出現,而到了光緒年間,就變得更為明顯。僅就掌握地方最大實權的各地總督而言,當時除河、漕二督外,主持軍、政者只有八員。光緒元年至十年,全國先後擔任該職者共有18人,其中,湘淮系官員12人,曾為曾國藩幕僚者即有6人,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而光緒三至四年則情況尤為突出,不僅八名總督全屬湘淮系官員,且曾為曾國藩幕僚者竟有5名,占總數的將近三分之二。這種現象在歷朝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徵收鹽課,先後斂銀不下三千數百萬兩,所攬利權之廣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由於戰爭的需要和督撫權力的膨脹,曾國藩承辦的事務已大大超過平時一個普通總督的職責,而這些事務又主要靠他的幕府去完成,所以,其幕府同平時一般督撫的幕府有了很大不同。

曾國藩幕府的一大特點是,大批幕友得保官職。平時,人們充任幕僚只是作為一種職業,謀求衣食而已。有人後來做官也多由科舉登進,尚未聞出自幕主奏保者。而曾國藩不僅奏保身邊秘書,亦保獎籌餉人員,數量之多,升遷之快,都甚為罕見。

曾國藩大批奏保幕僚,主要是在咸豐十年出任兩江總督後。咸豐四至七年,曾國藩第一次帶兵出省作戰期間,很少奏保幕僚,曾為此甚感苦惱,覺得很對不住與自己患難多年的幕友李元度、甘晉等人。擔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後,曾國藩既有地盤,又得清廷倚重,奏保候補官職自不待言。這一時期,曾國藩奏保人數之多、官職之高,都是空前的。

咸豐十年七月,曾國藩在一封奏摺之中,同時舉薦李鴻章、沈葆楨二人堪膺封疆之寄。同治二年十一月,又一次奏保塗宗瀛等九員皆學行修飭,可備任使。其他三三兩兩的陸續奏保者更是難以盡舉。

此時,清政府出於各種原因,對曾國藩等人的奏請幾乎有求必應,以致咸豐十一年至同治四年的五年之中,曾為曾國藩幕僚的五位道員皆被破格重用,分別超擢為江西、江蘇、廣東、湖南等省巡撫。可以說,曾國藩幕僚凡願意做官而又差可委任者,幾乎人人有官可做,這種現象在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在曾國藩幕僚中,得保既多且優者,主要是秘書人員和籌餉人員。差不多湘軍每打一次勝仗,曾國藩都在奏保作戰“有功”人員的同時,以勞績保薦一部分幕僚。有時來不及辦理保案,就在奏摺中留下話語,以便具折續保。而對於籌餉人員,則僅根據其籌款成績就可逕直保薦。

曾國藩之所以這樣奏保幕僚,一為實際上的需要,如整頓吏治、恢復被太平軍打亂的清朝地方政權等;一為籠絡人心,以使幕僚們為他出力賣命。當時,兵荒馬亂之中肯於出為幕僚者,多想混個一官半職。曾國藩只有不斷奏保幕僚,才能使人人覺得大有希望,死心踏地為他所用。

當然,曾國藩奏保幕僚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確實為他幹事不怕難苦,不講條件,否則,他是不肯保舉的。例如,幕僚中有個叫劉瀚清的人,曾以“忠義之士”召入幕中辦理文案,並已升至候補知府。同治五年正當曾國藩需人之際,他為家中事急,不聽勸告,執意請假回籍。其後,曾國藩即以其“缺乏耐性”為由,不予奏保實缺官職。

曾國藩的人才政策是“博取慎用”。取之欲博,則凡具一技之長,一處出色者即廣為延攬;用之欲慎,則使用之時,慎之又慎,唯恐用非其人,人非所宜。面對眾多的人才,要做到用之無誤,就要有安插之所,考察之方,不僅要察言觀色,還要試之以事,驗之以效。

據說,每有赴軍營投效者,曾國藩先發給少量薪資以安其心,然後親自接見,一一觀察:有膽氣血性者令其領兵打仗,膽小謹慎者令其籌辦糧餉,文學優長者辦理文案,學問淵博者校勘書籍。在幕中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使用,感到瞭解較深、確有把握時,再根據各人的才能和功績奏保官職,委以地方之責。曾國藩的這套辦法行之多年,卓有成效。

曾國藩認為,大才乃天然生成,而中等以下人才,則可通過培養教育造就出來。曾國藩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他的幕府一則治事,一則育人,既是辦事機構,又是有計劃培養各種人才的學校。他從軍從政多年,在部下面前始終保持著兩種身份:既是統帥和官長,又是老師和父兄。而幕府乃文人聚集之地,故他主要以老師的身份出現,不行軍營規矩,略似私塾約束,同幕僚之間猶如嚴師教弟子,館師課蒙童。

曾國藩培養人才的辦法主要有三條:讀書、歷練、言傳身教。他在專為幕僚擬定的勸誡條令中規定,凡入其幕府者,必於軍、政、餉、文四事之中精習一事,並結合實際進行學習,增長才幹。

他對身邊秘書人員抓得尤緊,不僅經常找人個別談話,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規定課程,定期考試。同時,他還利用茶餘飯後之隙談古論今,向幕僚傳授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實踐經驗。

對於不在身邊的幕僚,則主要通過書信和批劄,結合實際事項進行開導,傳授知識和經驗。

可以說,在培養人才問題上,曾國藩真可謂嘔心瀝血,終生不懈。不少幕僚受其感動,拜他為師。曾國藩幕僚中有如此眾多的人才,對他們大多數來說,恐怕是同曾國藩的教育、培養分不開的。

曾國藩幕府在歷史上存在了近20年,隨著曾國藩的去世,他的幕府也就不復存在了。但是,它的作用和意義卻並未隨之消失,而是通過其數目眾多的幕僚繼續發揮著作用,產生著巨大的歷史影響。

曾國藩幕僚出幕之後,所從事的工作各式各樣,但歸根結底不外兩途,一是從事科學文化活動,一是做了清政府的實缺官員。

不過,曾國藩幕僚中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是從政人員。他們有的身居要津,有的獨任封疆,一時形成“名臣能吏,半出其門”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出身曾國藩幕僚而後官至三品者達47人,位至督撫者33人,其中大學士一人,軍機大臣一人,大學士入值軍機者一人。他們就象曾國藩播下的“種子”,在其身後紛紛開花結果,致使清朝晚期的用人、行政、國防、外交無不打上曾國藩的思想政治烙印,一時形成風氣,影響到整個政局。

這種湘、淮軍系統,尤其是曾國藩幕僚出身的官員到處主持要政的情況,曾國藩在世時已經出現,而到了光緒年間,就變得更為明顯。僅就掌握地方最大實權的各地總督而言,當時除河、漕二督外,主持軍、政者只有八員。光緒元年至十年,全國先後擔任該職者共有18人,其中,湘淮系官員12人,曾為曾國藩幕僚者即有6人,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而光緒三至四年則情況尤為突出,不僅八名總督全屬湘淮系官員,且曾為曾國藩幕僚者竟有5名,占總數的將近三分之二。這種現象在歷朝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