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與你有關︱六個關鍵字看懂眉山市2017年民生工程完成情況

1月26日上午,眉山市召開2017年民生工程新聞發佈會,向新聞記者、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通報了2017年眉山市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完成情況、取得的成效等。

2017年,眉山全市十大民生工程114個專案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目標任務,累計籌集撥付資金153.29億元,超過計畫安排資金,較2016年增加19.36億元。

在脫貧攻堅方面,眉山推進“1593”脫貧攻堅,完成19949名貧困人口、30個市定貧困村達標退出,全市建檔立卡的10.94萬人、316個貧困村整體達到脫貧退出標準;特困人員供養標準、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調整到480元/月、285元/月,累計發放城鄉低保37055萬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特殊疾病門診做到應保盡保,代繳貧困人員基本醫保個人繳費161904人,報銷貧困人口縣域內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22943.42萬元。

在創新創業方面,該市大力實施“22345”創新創業攻堅,深化全民創業就業行動,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群眾致富。全市新登記小微企業5065戶,新培育個體工商戶28411戶、三產經營從業者26375人、現代農業業主1320戶,城鎮新增就業3.4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4%,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5.1%;進一步提升創業孵化園孵化能力,全年新吸納孵化專案51個(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47萬元,

幫助2335名大學生、6245名返鄉創業者實現創業創新;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130元,比2016年增加2439元,增長8.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203元,比2016年增加1268元,增長9.1%。

在教育事業方面,該市大力推進教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蘇轍中學、岷東中學、全民健身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市體育中心項目和13個教育體育PPP專案全部完成選址定點,新改擴建公辦幼稚園21所,新建、改擴建校舍6.2萬平方米,

完成教育基礎設施投入1.4億元;實現教育資助體系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資助資金累計達2.7億元,惠及學生26萬人;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2%,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2%,2017年本科上線8120人,錄取率位列全省前列;校地合作取得歷史性突破,與香港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知名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全市高校總數達9所,
位居全省前三,在眉高校生達5.6萬餘人。

在醫療衛生方面,該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取消市、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財政補償資金2154.99萬元,減輕群眾就醫負擔1.2億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電子建檔率達97.54%,免費治療4719名愛滋病、血吸蟲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患者;不斷夯實城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改擴建鄉鎮衛生院5個,新增醫療衛生機構面積15萬平方米。

在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全市新建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79個,全市養老床位數達2.45萬張,為81530名困難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全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00.73萬人,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參保人數29.1萬人、參保率全省第一。城市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7200元/年、6000元/年,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6000元/年、4800元/年,全市建成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機構5個,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在城鄉人居條件、環境、生態環境、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城鄉人居條件得到加快完善。全市改造危舊房棚戶區10210套、農村危房637戶,3667戶9962名貧困群眾實現易地扶貧搬遷,鞏固提升解決9.1759萬名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在全省率先成立“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2處,防災避險搬遷495戶,連續9年實現“零傷亡”;建成國家級生態縣1個、生態鄉鎮13個、百村綠色家園11個、幸福美麗新村162個、省級“四好村”83個。

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縱深推進“綠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園之市”三大工程建設,完成營造林6.69萬畝,新增和恢復水域面積26.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升0.46個百分點達49.07%、城鄉綠化覆蓋率提升2.73個百分點達54.62%,新建成公園10個,全市公園總數達128個。

城鄉生態環境得到強力整治。全面推進河長制,全力推進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垃圾處理,全市關閉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社區、戶)2217個、治理4992家,完成100個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全市17條河流(湖、渠系)水質明顯改善,城區通惠河系統治理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思蒙河、毛河、金牛河、醴泉河、球溪河主要污染指標全面下降。PM10、PM2.5濃度分別下降14.1%、19.5%,空氣優良率達73.7%,同比提升6.2個百分點,創5年來最好水準。

交通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眉山段、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眉山段、仁沐高速建成通車,成樂高速公路擴容項目、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太和大道等項目正加快推進;眉山到成都高鐵已達每小時一班,新開行3條城市公交線路,新投運新能源公車50輛,配置公共自行車1500輛,新(改)建農村公路481公里。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意,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眉山市政府秘書長吳江在發佈會上表示,2018年,眉山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努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績。

微眉山 | 在這裡讀懂眉山!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改擴建鄉鎮衛生院5個,新增醫療衛生機構面積15萬平方米。

在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方面,全市新建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79個,全市養老床位數達2.45萬張,為81530名困難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全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00.73萬人,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參保人數29.1萬人、參保率全省第一。城市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7200元/年、6000元/年,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6000元/年、4800元/年,全市建成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機構5個,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在城鄉人居條件、環境、生態環境、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城鄉人居條件得到加快完善。全市改造危舊房棚戶區10210套、農村危房637戶,3667戶9962名貧困群眾實現易地扶貧搬遷,鞏固提升解決9.1759萬名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在全省率先成立“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2處,防災避險搬遷495戶,連續9年實現“零傷亡”;建成國家級生態縣1個、生態鄉鎮13個、百村綠色家園11個、幸福美麗新村162個、省級“四好村”83個。

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縱深推進“綠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園之市”三大工程建設,完成營造林6.69萬畝,新增和恢復水域面積26.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升0.46個百分點達49.07%、城鄉綠化覆蓋率提升2.73個百分點達54.62%,新建成公園10個,全市公園總數達128個。

城鄉生態環境得到強力整治。全面推進河長制,全力推進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垃圾處理,全市關閉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社區、戶)2217個、治理4992家,完成100個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全市17條河流(湖、渠系)水質明顯改善,城區通惠河系統治理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思蒙河、毛河、金牛河、醴泉河、球溪河主要污染指標全面下降。PM10、PM2.5濃度分別下降14.1%、19.5%,空氣優良率達73.7%,同比提升6.2個百分點,創5年來最好水準。

交通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眉山段、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眉山段、仁沐高速建成通車,成樂高速公路擴容項目、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太和大道等項目正加快推進;眉山到成都高鐵已達每小時一班,新開行3條城市公交線路,新投運新能源公車50輛,配置公共自行車1500輛,新(改)建農村公路481公里。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意,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眉山市政府秘書長吳江在發佈會上表示,2018年,眉山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努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績。

微眉山 | 在這裡讀懂眉山!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