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郭德綱的一部電影能請動那麼多明星,為什麼偏偏和相聲圈不和?

這個很顯然,同行之間才是刺裸裸的仇恨

這句話放在相聲圈效果更甚。

郭德綱與同行的不同

現在來說,相聲火了。明眼人都知道是誰的功勞。這樣的功勞誰也貪墨不了!可是,正是這種火爆讓一些人如坐針氈。

為什麼呢?

很簡單,你的火爆和一切人宣揚的一切相左,甚至是背道而馳。

再回到相聲瀕臨絕跡的上個世紀90年代。

非主流相聲演員郭德綱想要混口飯吃實在是太難了!就算輾轉北京郊縣,自嘲為“郊縣天王”,想要有個固定收入也是非常的困難。

可是學的是這門手藝,就得在這門裡面混下去。

那時候的相聲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亟需改革。可是,怎麼改,往哪個方向改變,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更有主流相聲演員抱怨沒有觀眾,沒有市場,這行沒法幹。一時間,紛紛轉行的也不在少數。

為了能混口飯吃,郭德綱嘗試著和幾個人合夥說小劇場,以期能有些改變。畢竟,沒有主流相聲演員的流量福利(上電視、固定演出),非主流的他們也只能自己找樂子。

三五個人撐起了德雲社的前身,就這麼著慢慢的找到了一條不是路的路。

郭德綱火了

相聲《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中,郭德綱細數了相聲自誕生以來的各種離奇曲折的故事和現狀,也讓人們見識到了一個敢說敢怒的郭德綱,原來小劇場的相聲還是這樣的激動人心。

可是,也是這種口無遮攔,讓郭德綱幾乎把整個相聲圈的人都得罪遍了。

一直到侯三爺力排眾議收郭德綱於麾下,才免過了許多同行的責難。

這一點來說,侯三爺這是伯樂

無奈何侯三爺過早的離世,也讓郭德剛看盡了相聲圈的是是非非,爾虞我詐。

好在德雲社已經立足了腳跟,不然,郭德綱也是難成氣候。

如侯三爺說所,他這一路坎坷走過來,勢必嫉惡如仇。

沒有辦法的事!

現如今,德雲社也已經買過了二十個年頭,就算相聲圈關係再不好

沒關係,有寶字輩的常寶華(噗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