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國聯軍侵華各國都撈了不少,為何日本卻認為自己吃虧了

文/寂寞的紅酒

19世紀末,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攻擊洋人,引來了八國的聯合干涉。英、法、德、俄、美、日、奧、意八國聯合出兵,組建了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一路勢如破竹,

很快打進了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西逃,並派人向列強求和。最終,經過激烈的談判,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合約》。在《辛丑合約》中,清政府除了答應各國提出的設立外務部,拆除大沽口到北京的炮臺等條件外,還賠償了列強4.5億兩白銀,可以說各國都賺翻了,全都在中國大大的撈了一筆。俄國公使甚至得意忘形的說:這是俄國歷史上少有的最夠本買賣。
不過在八國中,有一個國家卻抱怨自己做了賠本的買賣,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那麼日本人為何認為自己吃虧了?

其實日本認為自己虧了是有原因的。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日本是最積極的國家之一,也是最賣力的國家之一。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

日本是出兵數量僅次於俄國的第二大國家。不過俄國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東北,而日本的兵力主要集中在華北,日本在華北地區的兵力高達兩萬三千餘人,出動了18艘軍艦,是八國聯軍的絕對主力。八國在華北戰場的總兵力也不過六七萬人,奧匈帝國和義大利都只有幾百人而已。

當然,日本人如此興師動眾自然是有原因的,日本想借著侵華戰爭獲得更多的在華利益。日本人認為自己出力多,自然應該獲得更多的利益。但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這次戰爭中,日本人始終處於配角,因為不管是英國、法國、俄國、德國還是美國,日本哪個都惹不起。雖然日本出兵數量多,但分蛋糕的時候只能靠邊站,老老實實的聽其他大佬安排,

沒有什麼話語權,所以就被套路了。

清政府對列強的賠款數額主要是按各國在戰爭中的損失和出兵軍費來合算,日本沒有參加過這種大規模的多國談判,所以沒有像德國和俄國那樣漫天要價,老老實實的如數報了上去。

但讓日本人發狂的是,在美國的調停下,賠款額竟然被削減了,最賣力的日本只分到了7.7%的份額,而且賠款利息被壓縮到了年息4厘,這個賠款利息比日本在國際上借款的利息都低,所以賠完方案下來以後日本就傻了眼。不過雖然日本人非常不滿,也不願意接受,但在其他列強面前,日本的抗議沒有任何效果,再說這個數是日本人自己報的,所以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受。日本就這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中唯一一個感覺自己了虧的國家。所以在各國紛紛退款的浪潮中,日本人一分錢都不願意掏,成為唯一沒有退還庚子賠款的國家。

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中唯一一個感覺自己了虧的國家。所以在各國紛紛退款的浪潮中,日本人一分錢都不願意掏,成為唯一沒有退還庚子賠款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