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節前夕,裘援平造訪大西北小縣城,為的是咱僑胞共同惦記的這群人!

春節

有時候是個讓人矛盾的日子

對傳統中國人而言

借著春節,與家人團聚

其樂融融

但對一些貧困家庭來說

買年貨、走親訪友

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為了讓積石山縣的困難群眾踏踏實實過年

咱們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

帶著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心意

又做了一件暖心的事兒!

圖為裘援平慰問積石山縣鄉親。 中新社 楊豔敏攝

不顧路途遙遠,裘援平26日來到了位於中國大西北的積石山縣。

這個小縣城是什麼來頭?

積石山縣,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屬於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自1998年以來由國僑辦定點幫扶。

圖為國僑辦資助貧困大學生獎學金和大病醫療救助金發放儀式。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在積石山縣,裘援平為吊坪村村民孟賢福鼓勁兒,叮囑領取獎助學金的大學生好好學習,

專門探訪“供出兩個大學生”的吊坪村貧困戶李得貴......

裘援平做的每件事兒

說的每句話兒

都暖到了鄉親們的心坎兒裡。

發放救助金&獎助學金

“家裡什麼人病了?現在怎麼樣了?”裘援平一邊發放大病救助金,一邊詢問鄉親們情況。

孟賢福的妻子得了重病,欠下近5萬元醫藥費。

圖為貧困戶領取救助金。 中新社 楊豔敏攝

裘援平得知後,立刻安慰道,“好好看病,再大的困難,我們幫著。”

圖為貧困戶領取救助金,左一為孟賢福。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看到前來領取獎助學金的大學生,裘援平感到非常親切,

“一定要好好學習,積石山的明天靠你們。”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而這也正是裘援平對大學生們的囑託,通過知識擺脫貧困,畢業後,為家鄉建設做一些事兒。

圖為裘援平為大學生發放獎助學金。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在天津讀大學的譚蘭蘭,是拿到獎助學金的大學生之一。

拿到獎助學金,別提她有多興奮了,不停感謝國僑辦和僑胞們的愛心。但她可不敢亂花錢,懂事的她還先和家人商量,想給自己添置一台電腦。

圖為裘援平和譚蘭蘭親切握手。 中新社 楊豔敏攝。

人家買電腦,可不是用來玩遊戲的。學習物流專業的她,想研究互聯網電商,將來把村裡的特產賣出去。

為懂事的蘭蘭點個贊!

在吊坪村,還有一個“響噹噹”的貧困戶,他叫李得貴。

李得貴是不幸的,妻子早年因病去世,一個人拉扯著三個孩子;但他也是幸運的,如今,兩個女兒已經上大學,兒子還在讀初中。

這天,裘援平專程去家裡探望他。

圖為裘援平在李得貴家裡。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父親一個人供我們三個上學,從來沒說過讓我們輟學,總讓我們吃好、穿好,自己從來沒喊過苦”。如今,大女兒即將畢業,準備回鄉做幼兒老師,幫助父親分憂。

圖為裘援平和李得貴及兩個女兒合影。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好樣的,孩子培養出來就是脫貧的根”。裘援平忍不住為默默無聞的李得貴點贊,更是叮囑李家三姐弟,要多關心父親,畢業了好好孝順父親。

送年貨

年貨發放現場,裘援平把咱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朋友們的心意帶足了。

圖為物資發放儀式現場。 中新社 楊豔敏攝。

“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朋友們,到年根兒上,很惦念積石山的人民,他們主動捐錢、說要讓我們把這些年貨送到村兒裡來,送到積石山老百姓手上。”

圖為裘援平在發放年貨時,與鄉親握手。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當天,裘援平和隨行人員共為26戶大病返貧困難家庭發放55萬元醫療救助金,為10名貧困大學生發放10萬元獎助學金,為5個村的貧困戶送去價值17萬元的麵粉、食用油等年貨......

圖為裘援平在發放年貨時,與鄉親親切交談。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嚴嚴冬日送真情

殷殷關懷暖人心

山再高、溝再深、天再冷、路再長,也要把積石山鄉親們的年貨、孩子們的學費、貧困戶們的看病錢送到手上。

圖為裘援平走在吊坪村路上。 中新社 楊豔敏攝。

自履職國僑辦主任以來,裘援平每年都將新年第一次離京出差安排到積石山縣慰問困難群眾。

20年來,國僑辦更是調動包括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在內的各方面力量,下大力氣,幫扶積石山縣的群眾。

1.給予積石山縣專案扶持、資金援助和智力扶貧,共落實捐資、引資和捐物折價1.26億元,實施了一大批教育、衛生、人飲、住房、產業開發等扶貧專案。

2.2013年起,每年資助積石山縣10名貧困大學生,每人發放獎助學金1萬元,目前已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50名,發放獎助學金50萬元。

3.2016年,國僑辦捐資100萬,在積石山縣設立大病返貧醫療救助基金,目前已累計發放醫療救助金86萬元,幫助40戶大病返貧困難群眾度過難關。

圖為2017年1月16日,國僑辦主任裘援平一行在甘肅積石山為小學生捐贈愛心書包。中新社 楊豔敏攝

圖為2016年1月27日,國僑辦赴甘肅積石山慰問貧困戶,並進行定點扶貧的調研。還為10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在幫扶的基礎上,積石山縣也鼓足幹勁兒,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去年開始,高關村已經脫貧,精准扶貧任務也開始對接吊坪村。

圖為裘援平觀看吊坪村發展展板。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短短一年時間,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吊坪村辦了養雞場、蘑菇場、養牛羊等多樣化的經營產業,村委會完全舊貌換新顏,還建起了文化廣場。

看到發展展板上的介紹,裘援平叮囑鄉親們,脫貧首先要立志,各個村的發展能手,要做好樣板,帶動大家一起脫貧。

僑愛新居蓋起來了、文化廣場建起來了、廁所革命幹起來了,刺繡培訓辦起來了,第一書記在山下溝裡,忙得不亦樂……

圖為裘援平探望吊坪村婦女刺繡培訓。 中新社 楊豔敏 攝

貧困深 不可怕

只要下最大的力氣

就能拉著一戶一村脫貧

正如裘援平所說,“我們希望和省州縣、鄉親們共同努力,咱們一塊兒拔掉這個窮根!”

編輯:馬秀秀

學習物流專業的她,想研究互聯網電商,將來把村裡的特產賣出去。

為懂事的蘭蘭點個贊!

在吊坪村,還有一個“響噹噹”的貧困戶,他叫李得貴。

李得貴是不幸的,妻子早年因病去世,一個人拉扯著三個孩子;但他也是幸運的,如今,兩個女兒已經上大學,兒子還在讀初中。

這天,裘援平專程去家裡探望他。

圖為裘援平在李得貴家裡。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父親一個人供我們三個上學,從來沒說過讓我們輟學,總讓我們吃好、穿好,自己從來沒喊過苦”。如今,大女兒即將畢業,準備回鄉做幼兒老師,幫助父親分憂。

圖為裘援平和李得貴及兩個女兒合影。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好樣的,孩子培養出來就是脫貧的根”。裘援平忍不住為默默無聞的李得貴點贊,更是叮囑李家三姐弟,要多關心父親,畢業了好好孝順父親。

送年貨

年貨發放現場,裘援平把咱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朋友們的心意帶足了。

圖為物資發放儀式現場。 中新社 楊豔敏攝。

“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朋友們,到年根兒上,很惦念積石山的人民,他們主動捐錢、說要讓我們把這些年貨送到村兒裡來,送到積石山老百姓手上。”

圖為裘援平在發放年貨時,與鄉親握手。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當天,裘援平和隨行人員共為26戶大病返貧困難家庭發放55萬元醫療救助金,為10名貧困大學生發放10萬元獎助學金,為5個村的貧困戶送去價值17萬元的麵粉、食用油等年貨......

圖為裘援平在發放年貨時,與鄉親親切交談。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嚴嚴冬日送真情

殷殷關懷暖人心

山再高、溝再深、天再冷、路再長,也要把積石山鄉親們的年貨、孩子們的學費、貧困戶們的看病錢送到手上。

圖為裘援平走在吊坪村路上。 中新社 楊豔敏攝。

自履職國僑辦主任以來,裘援平每年都將新年第一次離京出差安排到積石山縣慰問困難群眾。

20年來,國僑辦更是調動包括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在內的各方面力量,下大力氣,幫扶積石山縣的群眾。

1.給予積石山縣專案扶持、資金援助和智力扶貧,共落實捐資、引資和捐物折價1.26億元,實施了一大批教育、衛生、人飲、住房、產業開發等扶貧專案。

2.2013年起,每年資助積石山縣10名貧困大學生,每人發放獎助學金1萬元,目前已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50名,發放獎助學金50萬元。

3.2016年,國僑辦捐資100萬,在積石山縣設立大病返貧醫療救助基金,目前已累計發放醫療救助金86萬元,幫助40戶大病返貧困難群眾度過難關。

圖為2017年1月16日,國僑辦主任裘援平一行在甘肅積石山為小學生捐贈愛心書包。中新社 楊豔敏攝

圖為2016年1月27日,國僑辦赴甘肅積石山慰問貧困戶,並進行定點扶貧的調研。還為10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 中新社 楊豔敏攝

在幫扶的基礎上,積石山縣也鼓足幹勁兒,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去年開始,高關村已經脫貧,精准扶貧任務也開始對接吊坪村。

圖為裘援平觀看吊坪村發展展板。 中新社 楊豔敏攝。

短短一年時間,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吊坪村辦了養雞場、蘑菇場、養牛羊等多樣化的經營產業,村委會完全舊貌換新顏,還建起了文化廣場。

看到發展展板上的介紹,裘援平叮囑鄉親們,脫貧首先要立志,各個村的發展能手,要做好樣板,帶動大家一起脫貧。

僑愛新居蓋起來了、文化廣場建起來了、廁所革命幹起來了,刺繡培訓辦起來了,第一書記在山下溝裡,忙得不亦樂……

圖為裘援平探望吊坪村婦女刺繡培訓。 中新社 楊豔敏 攝

貧困深 不可怕

只要下最大的力氣

就能拉著一戶一村脫貧

正如裘援平所說,“我們希望和省州縣、鄉親們共同努力,咱們一塊兒拔掉這個窮根!”

編輯:馬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