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好“三隻眼” 事故遠一點,汽車後視鏡最詳細調整步驟!

汽車早期的後視鏡是沒有的,最早提出後視鏡想法的是英國女賽車手—桃樂西 萊維,她在《女人與車》這本書中提到,當車輛較多時,可以使用一面鏡子觀察車後情況。

1921年,汽車後視鏡正式誕生。然而這個汽車裝置也沿用了上百年了。

有些新手司機上路,只顧盯著前面的車輛,很少去看兩側的後視鏡,同時也不知道怎麼調整後視鏡才算標準,

其實這就和閉眼開車是一個樣子的,開車非常危險。

後視鏡其實就像我們的另外三隻眼睛,幫助我們隨時諒解車外的情況,想用好,就得先調整好。

第一步:保持正常坐姿,

第二步:調整兩側外後視鏡中,車身約占四分之一的位置

第三步:左後視鏡中,地平線調整到中間位置

第四步:右後視鏡中,地平線放在三分之一位置

第五步:中間後視鏡正對後風擋玻璃就可以了

這幾個步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調整方法

路面上常見的事故,除了追尾就是變道時和別的車蹭上,

出了這個事故,要麼是沒有養成看後視鏡的習慣,要麼就是不會用鏡子去判斷距離。具體可以參照以下參數:

1、當後車幾乎充滿鏡面時,兩車相距大概也就在1到4米左右的樣子,

2、後車占鏡面的三分之一面積的時候,兩車間距大概是10米的樣子。想要安全的變更車道,

至少需要這個距離。

內後視鏡也能大概判斷後車距離,具體距離可以參照以下參數:

從後視鏡看到後面的車前保險杠消失了,那後車與前車的車距大約是8米到12米的樣子。這個時候可以點刹提醒他遠一點。

當然用後視鏡判斷車距,與車型、車身形態等等都有一些關係,上述這些僅供參考,怎麼調整後視鏡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汽車盲區,先看後視鏡再轉頭觀察才是最靠譜的。

除了馬王爺,你的車也是有三隻眼的,別等撞上了才知道他的厲害。

人家正道是滄桑,來個關注好成雙!!

當然用後視鏡判斷車距,與車型、車身形態等等都有一些關係,上述這些僅供參考,怎麼調整後視鏡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汽車盲區,先看後視鏡再轉頭觀察才是最靠譜的。

除了馬王爺,你的車也是有三隻眼的,別等撞上了才知道他的厲害。

人家正道是滄桑,來個關注好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