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朋友圈被《蛙兒子》刷屏,煮了吃小心暗藏“凶機”!

這幾天,一款名為“青蛙旅行(旅かえる)”的遊戲風靡了。

昨天臘八,

你的蛙兒子回家了嗎?

“我的娃兒子在做什麼。”

“我的崽已經離家出走了2天還沒回來。”

“呱兒子,出門這麼久為啥還不給你的老母親寄明信片呢?”

你家的“蛙兒子”有沒有回家,小編不知道。

但是被端上桌的幹鍋牛蛙

卻是壞阿姨們最Love的菜肴,滋補養生。

1蛙蛙——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

我國餐飲業最常用的是牛蛙。民間俗稱的田雞是牛蛙、青蛙等多種蛙的統稱。經過正規途徑飼養的食用蛙是安全的肉類食物,蛙的肉質細嫩、清白、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

蛙肉的必需氨基酸全面且含量豐富,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每100g蛙肉蛋白質含量高達93.7%,但同時脂肪含量比較低(約1%左右),屬於養生圈推崇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類。

除了蛋白質,食用蛙肉還能讓我們攝入礦物元素鉀、鈣、鐵等。

2蛙肉雖營養豐富,但也暗藏凶機

秉承著“天然有營養、無添加劑”的原則,連牛蛙大家也喜歡在田間野生的這種。

殊不知這種非人工養殖的野生蛙類體內攜帶一種可怕的寄生蟲——裂頭蚴的幾率非常高。以杭州市以及周邊地區的調查結果為例,攜帶率可高達60%。

因食用野生生物而感染裂頭蚴的新聞並不少見。

裂頭蚴進入體內後,常寄居在皮下、眼部、口腔、頜、面部及中樞神經系統,

有時也會寄居在椎管、肺與泌尿生☆禁☆殖☆禁☆器官等部位。

網路截圖

裂頭蚴學名為曼氏迭宮絛蟲裂頭蚴,如果某次吃裂頭蚴的寄生蟲進入了身體,並隨著血液進入了大腦,然後就會產生噴射狀嘔吐、抽搐、昏厥、癲癇等症狀。

裂頭蚴病很難確診,絕大部分患者通過手術或病理組織活檢發現蟲體而確診。一旦患上裂頭蚴病,危害巨大且不易治癒,所以預防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圖片來源於網路

3安全吃蛙指南!

①該扔掉的部位要扔掉

烹調蛙之前,要剔除牛蛙內臟和足趾等附屬物。

② 殺死潛在的裂頭蚴

裂頭蚴的生命力頑強,可以耐受-10℃-56℃的溫度變化,在冰箱冷藏室內可以生存幾十天之久。

在56℃的溫度下裂頭蚴抗不過5分鐘就命喪九泉。但是寄生在食材中的裂頭蚴對高溫並沒有這麼脆弱,在56℃的高溫下3個小時,仍然具備生命活性和感染能力。

所以,我們需要用更高的溫度將食材徹底煮熟才是真正安全的處理方法。涮火鍋、油炸、燒烤的時候,都需要充分烹飪。

② 殺死潛在的裂頭蚴

裂頭蚴的生命力頑強,可以耐受-10℃-56℃的溫度變化,在冰箱冷藏室內可以生存幾十天之久。

在56℃的溫度下裂頭蚴抗不過5分鐘就命喪九泉。但是寄生在食材中的裂頭蚴對高溫並沒有這麼脆弱,在56℃的高溫下3個小時,仍然具備生命活性和感染能力。

所以,我們需要用更高的溫度將食材徹底煮熟才是真正安全的處理方法。涮火鍋、油炸、燒烤的時候,都需要充分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