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後創業明星自殺身亡,負債6000萬,散盡家資已無能為力

我所哀者君去早

13年前,在年輕人大多選擇去企事業單位直接就業的年代,

他敢為世人先,選擇了最少人走的路:互聯網創業。今天,多次創業歷經風雨,本應是最有生命力的創業者,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人去的消息如風般送到耳邊,讓人猝不及防。多名業內人士證實,80後創業者茅侃侃於今晨自殺,享年35歲。

在他最後一次的朋友圈寫到:“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1983年出生,初中文憑,出版了《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像戀愛一樣去工作》等書。20歲出頭,他就創業並有了自己的公司。茅侃侃被媒體追捧,是最早成名的80後創業明星之一。

10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網的李想、康盛創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成了當時年輕人的創業偶像。

“電腦天才”初中輟學

茅侃侃上學時就顯得與眾不同。

他經常一天就睡4個小時,下午5點半放學回家,在電腦前坐到12點,第二天5點多就起床去學校做功課。

初一,他帶著校隊橫掃北京市電腦比賽。天才亦或是另類,他選擇初中結束就放棄了學業。2000年,他連續拿到了微軟和思科的電腦認證,可以在網站謀到月薪3600元的職位。

2004年,對於茅侃侃來說是轉折的一年,他遇到了曾有過交集的國企老闆。茅侃侃把自己的創業想法跟他說了以後,

兩人一拍即合。Majoy在同年11月開始運營。

“我們把網路遊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後臺資料運行,在實景中由玩家親自扮演角色。在技術上遠遠領先於市場上已有的真人CS,而且他們只是‘打槍’,我們在遊戲中融入了很多工,可以得到更多樂趣。”

初中輟學,80後,種種耀眼的標籤,讓茅侃侃在當時迅速成為年輕人的創業偶像。但,隨著80後創業先鋒光環慢慢地褪去,6年以後,茅侃侃辭職,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

茅侃侃曾自己總結:說好聽了叫勇氣,說難聽了叫做事不計後果。

平凡之路

高燃,視頻網站MySee的創始人,2015年創立風雲天使基金;李想,是泡泡網的創始人,近百億美元市值的汽車之家創始人,還與李斌一起做了蔚來汽車;戴志康的康盛創想賣給了騰訊,轉身成為天使投資人。

相比另外3個人來說,茅侃侃這十幾年來逐漸沉寂。

Majoy之後,他做了移動醫療領域的App和提供即時路況資訊的App“哪兒堵”;

2013年加入GTV,進入電競行業;

2015年9月,他與萬家文化合資成立萬家電競,任CEO;

2017年,陷入公司瀕臨破產、60多名員工仲裁、抵押車房的窘境。

2016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要開展電子競技遊戲遊藝賽事活動。2016年9月教育部公佈了2016年的13個增補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之後,有消息稱,電子競技將加入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和2022年杭州亞運會。

電子競技由於一系列利好消息,機會越來越多,市場也越來越大。

茅侃侃把夢想押在了電競上,還有他成名的專案Majoy,都與遊戲有關。一次次失敗再重來。

幾次創業失敗後,茅侃侃說,“真的是吊兒郎當,一度打算去大互聯網公司打工算了”,但又怎麼甘心呢?

2015年9月,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根據上市公司公告顯示,當時,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認購46%股份;茅侃侃出資340萬元,認購39%股權,而其餘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

然而,再次創業並不順利,新公司一直虧損。

有報導稱,除了註冊資本以外,公司其餘運營資金是上市公司“以借款形式”提供的。茅侃侃決定融資來推動專案發展。而這一切並不順利,最終,萬家電競宣告失敗。

茅侃侃也對媒體說過,其實自2016年11月以來,就沒有再用過上市公司方面的資金。萬家文化的運營費用均出自茅侃侃團隊。他抵押了汽車房產,還向朋友借款。

故事終了,竟是永別

去年9月,萬家電競無力發放員工工資。茅侃侃曾透露,公司債務已達6000多萬。茅侃侃散盡家資,面對龐大的債務已無能為力。

60名員工仲裁,創業失敗抵押房、車,也許是再一次的失敗,讓這位創業老兵身心俱疲。

茅侃侃,80後創業的先鋒,就這樣走了。

茅侃侃好友得知訊息後的求證截圖

關於這件事,大家還在等待更多的消息。

創業是一場長途旅途,但是人生更長。在創業的路上,他從未放棄,今天卻放棄了生命。他的離去,給同在創業路上的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

互聯網創業通常需要有投資方相助,但不是所有的錢都一樣,對投資人同樣需要盡職調查。是否更應當找到願意與自己長期相伴、願意肯定自己創業方向、在遇到困難能持續支持自己的投資人?貸款不適合小企業,抵押房屋創業是否給創業者帶來了更大的精神壓力?

在山窮水盡的困境面前,我們是否能更堅定、更堅強?創業者是否需要超于常人的心理素質與情緒管理能力,而這些能力又如何獲得?

找到商業機會固然重要,但怎樣的機會是適合自己的?需要怎樣卓越的戰略能力與判斷力,才能支撐創業者抓住那些所謂的“風口”?會放手,是否也是一種大智慧?

去掉光環,拿掉傳奇,當我們重新審視創業真相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條路有多難。

電子競技由於一系列利好消息,機會越來越多,市場也越來越大。

茅侃侃把夢想押在了電競上,還有他成名的專案Majoy,都與遊戲有關。一次次失敗再重來。

幾次創業失敗後,茅侃侃說,“真的是吊兒郎當,一度打算去大互聯網公司打工算了”,但又怎麼甘心呢?

2015年9月,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根據上市公司公告顯示,當時,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認購46%股份;茅侃侃出資340萬元,認購39%股權,而其餘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

然而,再次創業並不順利,新公司一直虧損。

有報導稱,除了註冊資本以外,公司其餘運營資金是上市公司“以借款形式”提供的。茅侃侃決定融資來推動專案發展。而這一切並不順利,最終,萬家電競宣告失敗。

茅侃侃也對媒體說過,其實自2016年11月以來,就沒有再用過上市公司方面的資金。萬家文化的運營費用均出自茅侃侃團隊。他抵押了汽車房產,還向朋友借款。

故事終了,竟是永別

去年9月,萬家電競無力發放員工工資。茅侃侃曾透露,公司債務已達6000多萬。茅侃侃散盡家資,面對龐大的債務已無能為力。

60名員工仲裁,創業失敗抵押房、車,也許是再一次的失敗,讓這位創業老兵身心俱疲。

茅侃侃,80後創業的先鋒,就這樣走了。

茅侃侃好友得知訊息後的求證截圖

關於這件事,大家還在等待更多的消息。

創業是一場長途旅途,但是人生更長。在創業的路上,他從未放棄,今天卻放棄了生命。他的離去,給同在創業路上的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考:

互聯網創業通常需要有投資方相助,但不是所有的錢都一樣,對投資人同樣需要盡職調查。是否更應當找到願意與自己長期相伴、願意肯定自己創業方向、在遇到困難能持續支持自己的投資人?貸款不適合小企業,抵押房屋創業是否給創業者帶來了更大的精神壓力?

在山窮水盡的困境面前,我們是否能更堅定、更堅強?創業者是否需要超于常人的心理素質與情緒管理能力,而這些能力又如何獲得?

找到商業機會固然重要,但怎樣的機會是適合自己的?需要怎樣卓越的戰略能力與判斷力,才能支撐創業者抓住那些所謂的“風口”?會放手,是否也是一種大智慧?

去掉光環,拿掉傳奇,當我們重新審視創業真相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條路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