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鄧散木的狂草25日在省博展出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

並宣傳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以博物館優美的展示環境和良好的藝術氛圍為依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一件件珍貴的館藏精品,1月25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一百零一期《怒猊抉石—鄧散木的狂草》特展正式在省博物館展出。

鄧散木先生(1898--1963),上海人。原名鐵,號糞翁。是我國現代屈指可數的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著名藝術家。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

他就以其精湛的書法、篆刻藝術崛起於上海藝壇。時人對散木先生的書刻藝術十分推崇,稱其書法為“江南祭酒”,其篆刻有“北齊(白石)南鄧(散木)”之美稱。

鄧散木先生治學嚴謹、著述豐富,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墨寶、印跡、字帖、專著等。為弘揚祖國的文化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可謂藝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此次展出的狂草作品是鄧散木先生的早期典型草書巨作:“滿目繁華盡是舊時手種紅藥 為誰攀折擬將幽恨試寫殘花。

”用筆佈局開張流暢如峰巒起伏,江河激蕩,給人韻律節奏之美感。

此聯為鄧先生在一九三七年國家遭逢艱難的多事之秋之時所作。彰顯了鄧散木先生堅定博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八•一三”事變之後,鄧先生的情緒便一直與戰事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他經常離家,參與許多勞軍等社會活動。八月二十三日,日機轟炸南京路、大世界等處時,

鄧先生冒著危險去醫院探望了傷者;二十七日,他清晨四點多鐘起床,繪製了時局地圖。十一月十九日,一口氣寫完了二萬多字的《倭事紀略》。隨後,他奮筆疾書寫成了這幅令親朋好友們都為之擊節稱絕的狂草長對,此對聯由鄧先生家的二樓西視窗掛出去一直落到了一樓底,引得弄堂裡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鄧先生家樓下看熱鬧。在當時藝壇轟動一時。

鄧散木先生在藝壇上耕耘不輟,不僅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在教育與書法研究中做出了卓著的貢獻。他的藝術、著作及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