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衰老“密碼”被發現:科學家聯手攻關,解構細胞生長因數

科技日報北京1月23日電 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生物醫藥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校堃教授23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透露,

他領銜的科研團隊與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Moosa Mohammadi教授團隊經數年聯合攻關,在國際上率先解析了生長因數FGF23等結構,發現了衰老“密碼”。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生長因數是參與人體修復、調控和再生的蛋白。在國際醫學界有一個長達20年的猜測,蛋白α-klotho是可獨立發揮衰老調節的因數。

但溫醫大研究團隊經攻關發現,調節衰老功能歸因於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FGF23)。α-klotho所謂的調節衰老功能,是與FGF23、FGFR1形成複合體並協助後兩者來實現的。

李校堃說,生長因數FGF家族中的某些成員,可參與代謝調控,治療創面潰瘍、促進損傷組織再生,促使衰老和瘢痕皮膚得以修復。

研究已證明FGF23還是慢性腎病關鍵治療靶點,溫醫大的研究也為新型腎病診斷試劑、治療藥物研發提供了清晰的結構藍圖。

李校堃說,目前他們團隊正在加速研發新型腎病診斷試劑、治療藥物。

李校堃帶領團隊25年來深入探索、研究細胞生長因數與人類疾病的關係,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長因數FGF開發為一類新藥的。截止到2017年,該團隊研發的三個一類新藥,在我國已累計用於8000萬人次創傷患者,為汶川地震、天津塘沽爆炸等事件提供重要的急救治療藥物。此次發表的論文,也是該團隊承擔863計畫課題和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的研究成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