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動起手來|5個零基礎色彩實驗,讓孩子從此愛上科學

眼為心靈之窗,而孩子用它認識世界,心理學家維爾納證明:孩子對於事物的認識、辨別、選擇多是根據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

因此越純的、明亮、飽和度高的色彩對視覺刺激越強,

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與興趣。那麼,為何不將科學與色彩結合,讓孩子沉浸在美妙色彩世界的同時,學習科學知識呢?

入門級實驗,建議從“彩虹糖的夢”開始,零失敗、現象明顯,而且材料實在太好找了:

1.彩虹糖的夢

材料:彩虹糖、白盤子(白色容易看出效果)、溫水

操作步驟

①把彩虹糖一粒粒碼在盤子裡;

②倒水。對,就這麼簡單,倒溫水!(這是一個超級簡單、零失敗的實驗)。

你看到了什麼?

彩虹糖裡的顏色跑到水裡去了!

下面是腦洞大開時間:如果按照顏色,把彩虹糖碼成不同樣子,還可以得到不同的色彩圖案。

想一想,你能用它們變出什麼圖案?

2.彩色陀螺轉起來

材料:白紙、彩筆、木棍、膠水

操作步驟

①將彩色的紙卡剪裁下來,

貼在陀螺上面;

②用力旋轉。

為什麼彩色陀螺轉起來會變成白色?

因為七色陀螺反射七種顏色的光線,由於人眼有視覺暫留景象的特點,陀螺較快旋轉時,給人眼的感覺就像七種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看起來就是白色的。

這個實驗有一個不小的來歷:

十六世紀末,以撒·牛頓發現,一束白光通過棱鏡,可以分成七個不同的顏色。於是,他第一個提出了這個“色輪實驗”。

3.彩色結晶糖

材料:白砂糖、水、晾衣夾、玻璃罐、糖棍、食用色素

操作步驟

①將白糖溶解並加入使用色素;

②在糖棍上粘上小糖渣,插入有顏色的糖漿中並用夾子固定;

③耐心等待幾天就可以啦!

為什麼小糖渣變大了?

那是因為飽和糖溶液在降溫的過程中會析出糖結晶,這些糖結晶附著在糖渣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結晶就變大啦~

4.彩色的雪

材料:造雪粉、水、食用色素

操作步驟

①將造雪粉倒入混有食用色素的水中;

②慢慢地造雪粉開始膨脹,並變成了彩色的雪堆。

繼續倒入水,雪堆還會變高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造雪粉是一種高分子吸水顆粒,它小小的身材,卻非常能吸水。吸飽了水之後,就變成了白色,看上去非常像雪。

造雪粉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影視作品裡的雪景,嬰兒用的紙尿褲,和媽媽敷在臉上的面膜裡,都有這種同類小顆粒。

5.彩色牛奶畫

材料:牛奶、食用色素、洗滌靈、棉簽

操作步驟

①在盤中倒入少量牛奶然後滴入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

②用棉簽沾少量洗滌靈,然後用它點在牛奶中的食用色素上;

擴散了,想一想,為什麼?

洗滌靈裡面的成份不融於牛奶,碰到牛奶,就跑掉了。

為了啟發孩子進一步探究,玩瘋了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除了牛奶,還買了優酪乳、酪乳,看看洗滌靈在其它乳製品當中是什麼樣的?

——結果完全不一樣。

文章轉自小學科學庫,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③耐心等待幾天就可以啦!

為什麼小糖渣變大了?

那是因為飽和糖溶液在降溫的過程中會析出糖結晶,這些糖結晶附著在糖渣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結晶就變大啦~

4.彩色的雪

材料:造雪粉、水、食用色素

操作步驟

①將造雪粉倒入混有食用色素的水中;

②慢慢地造雪粉開始膨脹,並變成了彩色的雪堆。

繼續倒入水,雪堆還會變高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造雪粉是一種高分子吸水顆粒,它小小的身材,卻非常能吸水。吸飽了水之後,就變成了白色,看上去非常像雪。

造雪粉用途非常廣泛,除了影視作品裡的雪景,嬰兒用的紙尿褲,和媽媽敷在臉上的面膜裡,都有這種同類小顆粒。

5.彩色牛奶畫

材料:牛奶、食用色素、洗滌靈、棉簽

操作步驟

①在盤中倒入少量牛奶然後滴入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

②用棉簽沾少量洗滌靈,然後用它點在牛奶中的食用色素上;

擴散了,想一想,為什麼?

洗滌靈裡面的成份不融於牛奶,碰到牛奶,就跑掉了。

為了啟發孩子進一步探究,玩瘋了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除了牛奶,還買了優酪乳、酪乳,看看洗滌靈在其它乳製品當中是什麼樣的?

——結果完全不一樣。

文章轉自小學科學庫,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