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3歲後的孩子該如何管教嗎?這幾種方式可不能再做了呦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3歲後,身體各個方面都在飛速發育,尤其是大腦、情感方面,擁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而且學習能力非常強。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對自己的行為就需要多加注意了,

有些事情就不要對孩子做了,也許你的不經意,就對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危害。

首先,不要在給孩子擅自做決定了。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見這種景象:父母問孩子冷不冷啊?孩子說不冷,但是父母執意要孩子穿多點衣服。

這個看似是關心孩子的舉動,往往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父母經常用自己的“權威”替孩子做主,這樣不僅得不到孩子的認同,還會讓孩子早早的心聲叛逆之心,長久下去,只會傷及父母自己的心。

其次,不要亂給孩子貼“標籤”。家長們經常會有意無意的說孩子笨,

看似不經意的埋怨、嘲笑孩子等,無形的給孩子貼上了各種“標籤”。長久下去,孩子會因得不到鼓勵而逐漸消沉。對自我的否定,會讓孩子們變得自暴自棄。那天活潑聰慧的孩子,往往都是在父母的鼓勵下成長的。

不要再大聲的訓斥孩子了,

心理學家表示3-8歲的兒童,大腦意識控制部分更願意接受正能量資訊。家長長期訓斥孩子,只會無限量的增加負能量,這種負能量只會讓孩子感到傷心、害怕,根本不可能產生別的作用。這種看似“良苦用心”的舉動,往往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過程中都很隨性,

比如在管教孩子方面,有時會讓孩子連續看好幾個小時的電視,有時自己心情不好,就訓斥孩子不讓其看電視。如此管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好管。所以,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立下規定,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要遵守。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履行責任的能力,還能使家長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