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所謂光榮,不是到達,而是出發!寒假閱讀推薦——凡爾納小說繪本集

儒勒·凡爾納

凡爾納的故事,很適合孩子們,科學、知識、想像力、熱情和勇氣,

都是我們希望孩子們能獲得,或者能保有的。那怎樣能讓孩子更早地去瞭解凡爾納筆下那夢幻般神奇的世界呢?

於是希臘童書作家安東尼斯•帕帕塞奧多羅,以及希臘插畫家愛麗絲·薩瑪爾茨共同合作,將凡爾納的五本經典作品,編繪成適合3-8歲孩子閱讀的這套《儒勒·凡爾納科幻繪本系列》。

為了以繪本形式重述凡爾納的長篇經典科幻小說,安東尼斯做了如下改編:

去掉了原著中深奧的部分;

精選出3-8歲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新發明、奇妙科學、冒險、探索未知等);

梳理並保留核心故事線和思想;

用幽默又富有兒童性的文字重新表達。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大多以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無法完成的額探險旅行為主題,

有的在時間軸上展開,穿越了過去、現在和將來;有的在空間軸線上展開,涵蓋了天上地下、地球內外;更多的是二者兼而有之。這一特點,我們但從他的一些代表作的書名中,便可窺一斑,這套“乘著凡爾納的想像去旅行”繪本所選擇的《從地球到月球》《地心遊記》《征服者羅比爾》《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遊地球》更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時間和空間

這五本凡爾納繪本除了《征服者羅比爾》(其實《征服者羅比爾》也是乘坐飛行器在天空自由翱翔穿越整個世界的故事)外,

《從地球到月球》《地心遊記》《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遊地球》的書名就很容易引起5-8歲孩子的注意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在從幻想世界走向現實世界,偉大的想像能力在他們身上還有一絲遺留,他們中的多數人還希望自己可以在時間和空間自由穿越,他們羡慕具有超能力的人。

這些故事給了孩子豐富的想像空間,也給了孩子多樣化的穿越的示範。自有人類一來,這樣的場景一直存在:夜晚望著月亮的時候,無數的孩子會想“月亮上有人嗎?我們能去月亮上嗎?”站在堅實的大地上,無數的孩子在想“我腳下的土地有多厚?我們能鑽進多深?”看到鳥兒在天空翱翔,

無數的孩子幻想著“要是我也能飛上天空該多好啊!”看到魚兒在水底遨遊,無數的孩子夢想著“要是我也可以在水下自由自在地遊該多美啊!”

凡爾納沒有停留在想像中,而是寫成了文字,變成了繪本。這五本繪本都有著浪漫而合乎科學的非凡想像力,把孩子們帶進了一個個超越時空的幻想世界。而且,繪本不僅保留了凡爾納文筆幽默流暢、情節波瀾起伏的特點,還在圖畫中也繼承和拓展了這樣的風格,更利用畫面中諸多的細節,讓孩子們閱讀起來更有樂趣;每一本書都有著電影般的景別、視角和節奏的設計,讓孩子們閱讀起來有著參與探險的緊張氣氛。因此,儘管凡爾納的小說不太適合學前的孩子,但是繪本經過這種童心、童趣的文字改編和圖畫再現,卻可以引發小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樂趣的。

虛幻與真實

這五本繪本都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科幻,但是它們的誕生與當時的歷史、社會背景分不開的。一方面,歐洲當時的發達國家處於經濟和政治的需要,掀起了一股探險狂熱。在短短的時間裡,他們相繼“發現”和征服了尼羅河的源頭、莎哈拉沙漠、非洲內陸、南北兩極……地球上人類未至之處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特別是機械動力、考古學和地質學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五本繪本所涉及到的探險目的、交通工具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都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

凡爾納在小說中不僅講述了一個個的科幻故事,而且以他獨特的方式,表明了他在一個貫穿整個19世紀的重大科學爭論中所持有的立場。還有個小小背景要提一下,當時的生物學界在對於世界的看法上存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生物不辯論,另一種是生物進化論。前者認為所有生物從被創造的那一天起就是一成不變的,後者則認為所有生物都會在進化過程中發生演變。凡爾納支持後者,並把他的觀點寫到書中,傳播真理,支持科學。

我們可以從繪本中看到主人公們總是與各種科學權威們進行辯論,甚至是嘲弄,而這也是給孩子們一個“真”的提示,我們可以盡情地想像,哪怕與現有的秩序、現有的規則完全不同。

挑戰與成長

我給兒女推薦的凡爾納小說是從《地心遊記》開始的,只因為其中有個半大孩子阿克賽爾,這對於孩子來說更多了一個吸引點:讀者會把孩子當成閱讀中的代入對象,分享到阿克塞爾的感受,他的思想,他的情感的起伏波動,更可以與他並肩經歷冒險。

如前所述,這五個故事也都有著與科學權威“對抗”、“對賭”的意味,也都是在鼓勵孩子們勇於挑戰,在冒險和挑戰中成長。人生的第二個七年,我們應該引領孩子看探險、冒險、偵破、科幻等主題,甚至是具備英雄主義的作品,會讓孩子們學會敬畏、崇拜和模仿,這是符合兒童喜歡把自己代入到榜樣人物身上的心理。

閱讀科幻故事的過程也就成了探險,小讀者在兩個世界中穿梭往返,孩子們也就經歷了各種磨難。這些磨難也能給孩子們帶來回味和思考。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五本繪本既能延續童話的樂趣,又拓展了孩子們的精神需求,這是我們可以釋放給成長的兒童的一個“善意”。

科學和文學

知識在凡爾納的作品中已經不是外加的硬性的東西,而是情節的有血有肉的有機組成,我們可以從這五本繪本中就可以看出其中包含豐富的、各個學科的知識,並且這些知識不是枯燥的、刻版的陳述,而是和探險、旅行聯繫在一起。儘管也有並不科學的地方,比如《地心遊記》認為可以通過火山口進入地球內部,而且地球深處有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存在,但是凡爾納卻在豐富的地層學和地質學知識基礎上,非常文學的浪漫的把我們送入那個神奇的假像中。

其它四本也是如此,將科學與文學完美地結合起來。凡爾納是舉世公認的科幻小說鼻祖,正如後人對他的評價:“他既是科學家中國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而繪本是兒童文學,也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最佳讀物。和孩子共讀這樣的繪本,也是經歷一場“美”的探險。

這麼一分析,繪本化的凡爾納科幻小說也就成了適宜的兒童讀物,給他們“真善美童”的享受。特別是繪本還有這樣的妙處,為孩子的閱讀品位做了鋪墊,孩子們會被故事所吸引,會成為凡爾納的粉絲,不遠的將來就會開始凡爾納小說的閱讀。另一位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家吉卜林說過:“給一個英國小孩一本上半部是英語版、下半部是法語版的《海底兩萬里》,他讀完英語版的那半就會想辦法去弄懂法語版裡說得是什麼。”

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打開這“上半部”吧,乘著凡爾納的想像去旅行吧——

所謂光榮,不是到達,而是出發!

把孩子們帶進了一個個超越時空的幻想世界。而且,繪本不僅保留了凡爾納文筆幽默流暢、情節波瀾起伏的特點,還在圖畫中也繼承和拓展了這樣的風格,更利用畫面中諸多的細節,讓孩子們閱讀起來更有樂趣;每一本書都有著電影般的景別、視角和節奏的設計,讓孩子們閱讀起來有著參與探險的緊張氣氛。因此,儘管凡爾納的小說不太適合學前的孩子,但是繪本經過這種童心、童趣的文字改編和圖畫再現,卻可以引發小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樂趣的。

虛幻與真實

這五本繪本都是充滿傳奇色彩的科幻,但是它們的誕生與當時的歷史、社會背景分不開的。一方面,歐洲當時的發達國家處於經濟和政治的需要,掀起了一股探險狂熱。在短短的時間裡,他們相繼“發現”和征服了尼羅河的源頭、莎哈拉沙漠、非洲內陸、南北兩極……地球上人類未至之處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特別是機械動力、考古學和地質學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五本繪本所涉及到的探險目的、交通工具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都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

凡爾納在小說中不僅講述了一個個的科幻故事,而且以他獨特的方式,表明了他在一個貫穿整個19世紀的重大科學爭論中所持有的立場。還有個小小背景要提一下,當時的生物學界在對於世界的看法上存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生物不辯論,另一種是生物進化論。前者認為所有生物從被創造的那一天起就是一成不變的,後者則認為所有生物都會在進化過程中發生演變。凡爾納支持後者,並把他的觀點寫到書中,傳播真理,支持科學。

我們可以從繪本中看到主人公們總是與各種科學權威們進行辯論,甚至是嘲弄,而這也是給孩子們一個“真”的提示,我們可以盡情地想像,哪怕與現有的秩序、現有的規則完全不同。

挑戰與成長

我給兒女推薦的凡爾納小說是從《地心遊記》開始的,只因為其中有個半大孩子阿克賽爾,這對於孩子來說更多了一個吸引點:讀者會把孩子當成閱讀中的代入對象,分享到阿克塞爾的感受,他的思想,他的情感的起伏波動,更可以與他並肩經歷冒險。

如前所述,這五個故事也都有著與科學權威“對抗”、“對賭”的意味,也都是在鼓勵孩子們勇於挑戰,在冒險和挑戰中成長。人生的第二個七年,我們應該引領孩子看探險、冒險、偵破、科幻等主題,甚至是具備英雄主義的作品,會讓孩子們學會敬畏、崇拜和模仿,這是符合兒童喜歡把自己代入到榜樣人物身上的心理。

閱讀科幻故事的過程也就成了探險,小讀者在兩個世界中穿梭往返,孩子們也就經歷了各種磨難。這些磨難也能給孩子們帶來回味和思考。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五本繪本既能延續童話的樂趣,又拓展了孩子們的精神需求,這是我們可以釋放給成長的兒童的一個“善意”。

科學和文學

知識在凡爾納的作品中已經不是外加的硬性的東西,而是情節的有血有肉的有機組成,我們可以從這五本繪本中就可以看出其中包含豐富的、各個學科的知識,並且這些知識不是枯燥的、刻版的陳述,而是和探險、旅行聯繫在一起。儘管也有並不科學的地方,比如《地心遊記》認為可以通過火山口進入地球內部,而且地球深處有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存在,但是凡爾納卻在豐富的地層學和地質學知識基礎上,非常文學的浪漫的把我們送入那個神奇的假像中。

其它四本也是如此,將科學與文學完美地結合起來。凡爾納是舉世公認的科幻小說鼻祖,正如後人對他的評價:“他既是科學家中國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而繪本是兒童文學,也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最佳讀物。和孩子共讀這樣的繪本,也是經歷一場“美”的探險。

這麼一分析,繪本化的凡爾納科幻小說也就成了適宜的兒童讀物,給他們“真善美童”的享受。特別是繪本還有這樣的妙處,為孩子的閱讀品位做了鋪墊,孩子們會被故事所吸引,會成為凡爾納的粉絲,不遠的將來就會開始凡爾納小說的閱讀。另一位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家吉卜林說過:“給一個英國小孩一本上半部是英語版、下半部是法語版的《海底兩萬里》,他讀完英語版的那半就會想辦法去弄懂法語版裡說得是什麼。”

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打開這“上半部”吧,乘著凡爾納的想像去旅行吧——

所謂光榮,不是到達,而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