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平涼方言:土錘的兄弟叫瓷錘

平涼方言:土錘的兄弟叫瓷錘

秦玉龍/文

曹臧恰我哩俺的甘肅平涼方言,

歷來以幽默風趣享譽西北,如土錘和瓷錘。

土錘,平涼人年輕人常說的一句方言,一般多用來嘲弄或戲謔那些沒見過世面出洋相的人。比喻某個人衣著老土不前衛,觀念、意識守舊或落伍。土錘還有一種解釋,用來形容那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明事理或不懂風月的人。土錘是一個純粹的貶義詞,半瓶子龍叔常自嘲:“我只是北原土錘,你是東川洋人!”

曹臧恰我哩俺的平涼人形容某個人比較木訥老實愚笨,一般都愛說:“看你喔瓷錘樣子撒!”其實,被稱作瓷錘的平涼人,多是沒眼色之人。

記得龍叔還是碎娃娃的時候,就常聽大人說:“某某人家那個娃有眼色的很,將來一定有出息。你看咱這瓷錘囊棒,一點眼色都沒有,

將來一定是個戳牛溝子的貨色……”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還曾經為“自己為啥沒眼色”偷偷抹過眼淚。於是,自打記事起,我就開始發動腦筋來認真琢磨這“眼色”到底是個啥東西?然而,直到今天,我才依稀明白了一點,所謂有眼色,就是會察言觀色,會拍馬逢迎,會見風使舵,會趨利避害的砝碼人。

然而,千萬不要小看這眼色,沒有一點“天賦”,那是學不來的。首先,有眼色的人必須要有一雙“鷹”一樣的眼睛,別人眼裡、臉上甚至心裡一點細微的波瀾或變化,都逃不脫你的火眼金睛。只有看得清,才能摸得透。只有摸得透,才能說出別人想聽愛聽的話來,才能做出別人想做不知道咋做的事兒來。

其次,有眼色的人還要有口才,

有學識,會表達。就是看上去很小兒科的舔溝子拍馬屁的騷輕話,也不是人人都會說,人人都能說到點子上,說得恰到好處,皆大歡喜,這需要先天的稟賦,更要後天的錘煉。

再其次,有眼色的人要受得了“旁人”的白眼,要有肚量,就是做不到“宰相肚子”,也至少能裝得下“閒話”,

更要有“媳婦熬成婆婆”的耐心跟毅力。這一點,很多浮躁、自戀且自以為是如“半瓶子”一般的人,是很難做到的。

當然,瓷錘不一定是瓜慫笨蛋,有眼色不一定就是舔溝子貨。他們都有自己的為人處世方式,有自己的得已或不得已,有自己的夢想或目標。只是,他(她)們採用了一種變通的手段、技巧而已。老話不是說“世事洞察既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嘛。

你覺得自己是土錘還是“洋人”,是瓷錘還是靈人?

是瓷錘還是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