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拜託,誰會真的笑著開槍

前陣子在電影院裡看了一部電影——[英雄本色2018]。

王大陸對著王凱咆哮,“我們是兄弟!”“要死一起死!”,觀眾席突然就笑了。

我覺得太不厚道了,此處的情緒應該是悲壯的嘛。

導演應該是這麼想的,

王大陸也應該是這麼想的,所以他咆哮了。

他咆哮到破喉嚨,眼淚奪眶而出,造型師給他精心化上了“傷痕累累”的妝。

但是看他的眉頭舒展,出賣了努力收縮的鼻樑,這個微妙的表情在說,這個咆哮,我已經準備了10分鐘。

▲這種表情,是一種平鋪直敘的凶而不怒,

常常營造出紙老虎的效果,較常出現喜劇裡([英雄本色2018])

這效果放在《當年情》的背景音樂裡,也別怪觀眾笑了,不上去撕掉銀幕已經算很客氣了。

微表情成功學

心理學裡有個詞可以完美詮釋這個現象——微表情。

微表情,英文“micro expression”,維琪百寇里對“微表情”有明確的解釋——

“微表情是一種人類在試圖隱藏某種情感時無意識做出的、短暫的面部表情。”

微表情是一種世界語言,

美劇《Lie to Me》裡有一個專門研究微表情的機構,可以通過觀察微表情戳穿各種謊言,不管你是來自哪個國家的人。

▲蒂姆·羅斯傾情演繹,一側的嘴角緊閉上揚,是輕蔑;鼻子起皺紋,上嘴唇上翻,是厭惡;眼皮下垂,兩眼無光,兩側嘴角下垂,是悲傷……

我覺得對此可以理解為,這些微表情雖然難以察覺,但是往往代表著真相。

這種微表情常常在影視劇裡被放大,通過特寫鏡頭讓觀眾察覺,讓觀眾做出一些判斷。

比如在無辜表情裡藏著微笑的兇手;比如通過假哭獲得同情的綠茶婊妹子;比如那些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血觀音]裡惠英紅演示影后級“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這裡面,“不失禮貌的微笑”是主要表情,也是我們一眼就能看到的表情。

而“尷尬”是那個潛藏的微表情,它出現在微笑的最後幾秒,她嘴角比原先收縮了大約1毫米,下垂了大約0.5毫米。

這個微表情按理來說會隨即消散,但惠英紅在它消散的同時,放大了這個表情,最終成就了一個“極其難看的微笑”。

一個優秀的演員可以表演出微表情,它們常以組合搭配出現,承上啟下,前呼後應,直搗人心。

阿米爾·汗做得最棒的一件事不是改變印度,而是挖掘了塞伊拉·沃西這個印度妹子的演技。

從[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才兩部電影,米叔不僅帶她成為“摔跤高手”和“神秘歌星”,大概還狂甩了好幾個“微表情升級包”給她。

▲[摔跤吧,爸爸!]裡,塞伊拉·沃西哭歸哭,笑歸笑,算是掌握了各種基本的情緒表情

但在[神秘巨星]裡,她的表情開始夾雜各路複雜的情緒,不再純粹,微表情穿梭自如,已然成為一個高級的戲精女孩。

看過[神秘巨星]的朋友,應該不難記起一個瞬間,男孩想逗尹希婭開心,反而把她激怒。

這個瞬間,尹希婭雙目怒視著眼前的男孩,斥他不知好歹,劈里啪啦說了一串羞辱人的話。

男孩投降了,她的眼裡突然閃過害怕、內疚、失落,轉而持續了好幾秒不知所措,不知所言。

這“怒不可竭”和“不知所言”中間夾雜的害怕、悲傷、內疚,發生在不到半秒的時間裡。

它們容易讓人忽略,卻讓人對後面的不知所措印象深刻,感概這個表情怎麼會來得如此自然。

▲[神秘巨星],一支棒棒糖引發的微表情進擊

微表情得失論

如果沒有微表情鋪墊,演員的表演就很容易脫軌,讓人察覺到表演痕跡,俗稱“用力過猛”。

在90年代末發展迅猛的瓊瑤劇是“用力過猛”的重災區,代表人物有馬景濤、林心如、周傑、蘇有朋等。

馬景濤的咆哮曾驚豔四方,橫貫古今。

如今這批瓊瑤劇演員也因“用力過猛”演技,在各大社交網路裡得勢,成為表情包幾大霸主。

▲林心如式葬花(網路表情)

而90年代出生的王大陸,則永遠地跟這個為他而生的舞臺擦肩而過了。

微表情的反義詞是誇張表情。微表情貼近真實,誇張表情則更戲劇化。

誇張表情表演絕不能和“用力過猛”混為一談,我舉個例子你就很好明白——周星馳。

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厘頭喜劇,常以誇張表演取勝。而誇張表演,正是建立在誇張表情和誇張肢體表現上。

不知道是時代生對了人,還是人生對了時代,周星馳的誇張表情成功跟一些若有似無的內涵接軌,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誇張表情裡的“輕佻驕傲”([家有喜事])

▲連張國榮都曾受其“禍害”([家有喜事])

即便如此,周星馳並沒有放棄對微表情的運用,畢竟是讀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人。

[喜劇之王]裡,柳飄飄親了一下尹天仇要走,尹天仇把她喊回來,說“要擦就擦均勻一點”。

▲說完,他的嘴角在苦大仇深的臉上微微翹起了0.01秒

竊喜的,悲哀的,驚恐的,周星馳的每一個誇張表情幾乎都藏著一個令人遐想的微表情。

這就是周星馳式喜劇裡那點流露深沉的東西。

當年發哥為了追求小馬哥的玩味感,專門借用火柴等道具含在嘴裡,成就一個經典造型。

誰知道這張動來動去的嘴巴,隱藏著自信從容的微表情。

當小馬纏著紗布,耷拉著頭髮,穿著工服,提著跛腳再去跟人拼命的時候,火柴不復存在,嘴巴不再調皮,大家都相信,這個曾經叱吒江湖的人,不復榮光。

這個時候,誰又會笑著開槍?

從[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才兩部電影,米叔不僅帶她成為“摔跤高手”和“神秘歌星”,大概還狂甩了好幾個“微表情升級包”給她。

▲[摔跤吧,爸爸!]裡,塞伊拉·沃西哭歸哭,笑歸笑,算是掌握了各種基本的情緒表情

但在[神秘巨星]裡,她的表情開始夾雜各路複雜的情緒,不再純粹,微表情穿梭自如,已然成為一個高級的戲精女孩。

看過[神秘巨星]的朋友,應該不難記起一個瞬間,男孩想逗尹希婭開心,反而把她激怒。

這個瞬間,尹希婭雙目怒視著眼前的男孩,斥他不知好歹,劈里啪啦說了一串羞辱人的話。

男孩投降了,她的眼裡突然閃過害怕、內疚、失落,轉而持續了好幾秒不知所措,不知所言。

這“怒不可竭”和“不知所言”中間夾雜的害怕、悲傷、內疚,發生在不到半秒的時間裡。

它們容易讓人忽略,卻讓人對後面的不知所措印象深刻,感概這個表情怎麼會來得如此自然。

▲[神秘巨星],一支棒棒糖引發的微表情進擊

微表情得失論

如果沒有微表情鋪墊,演員的表演就很容易脫軌,讓人察覺到表演痕跡,俗稱“用力過猛”。

在90年代末發展迅猛的瓊瑤劇是“用力過猛”的重災區,代表人物有馬景濤、林心如、周傑、蘇有朋等。

馬景濤的咆哮曾驚豔四方,橫貫古今。

如今這批瓊瑤劇演員也因“用力過猛”演技,在各大社交網路裡得勢,成為表情包幾大霸主。

▲林心如式葬花(網路表情)

而90年代出生的王大陸,則永遠地跟這個為他而生的舞臺擦肩而過了。

微表情的反義詞是誇張表情。微表情貼近真實,誇張表情則更戲劇化。

誇張表情表演絕不能和“用力過猛”混為一談,我舉個例子你就很好明白——周星馳。

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厘頭喜劇,常以誇張表演取勝。而誇張表演,正是建立在誇張表情和誇張肢體表現上。

不知道是時代生對了人,還是人生對了時代,周星馳的誇張表情成功跟一些若有似無的內涵接軌,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誇張表情裡的“輕佻驕傲”([家有喜事])

▲連張國榮都曾受其“禍害”([家有喜事])

即便如此,周星馳並沒有放棄對微表情的運用,畢竟是讀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人。

[喜劇之王]裡,柳飄飄親了一下尹天仇要走,尹天仇把她喊回來,說“要擦就擦均勻一點”。

▲說完,他的嘴角在苦大仇深的臉上微微翹起了0.01秒

竊喜的,悲哀的,驚恐的,周星馳的每一個誇張表情幾乎都藏著一個令人遐想的微表情。

這就是周星馳式喜劇裡那點流露深沉的東西。

當年發哥為了追求小馬哥的玩味感,專門借用火柴等道具含在嘴裡,成就一個經典造型。

誰知道這張動來動去的嘴巴,隱藏著自信從容的微表情。

當小馬纏著紗布,耷拉著頭髮,穿著工服,提著跛腳再去跟人拼命的時候,火柴不復存在,嘴巴不再調皮,大家都相信,這個曾經叱吒江湖的人,不復榮光。

這個時候,誰又會笑著開槍?